广西高速公路养护运行机制改革研究

时间:2022-07-04 05:49:39

广西高速公路养护运行机制改革研究

摘要:随着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客流大幅度增加,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的要求日益迫切。目前广西的高速公路,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高速公路的需求,这为广西高速公路发展带来了需求压力与发展契机。本文列举广西高速公路发展的现状,对目前的高速公路养护机制进行了细致分析,并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广西;高速公路;养护;改革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高速公路不仅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十年来,伴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1997年广西建成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桂柳高速公路投入使用后,对全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广西高速公路的不断建成和投入运营,如何管理好和运营好高速公路,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已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但从总体来讲我国的高速公路养护运行机制改革还处于探寻和摸索的阶段,还需要寻找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原则来指导这一工作的进行。下面本文列举广西高速公路发展的现状,对目前的高速公路养护机制进行了细致分析,并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建议。

2广西高速公路养护机制的现状

2.1广西高速公路发展现状

随着交通量迅速增长及超限超载车辆增加,广西高速公路损坏严重,早年建成的高速公路相继进入了病害发展期,特别是1997年建成通车的桂柳高速公路,水泥砼路面出现了断板、破碎、沉陷等严重病害,且发展迅速。

目前,广西已通车高速公路的路面病害呈迅速发展态势,以桂柳高速公路为例,路面病害造成行车道平整度下降,车辆长时间占用超车道行驶,危及行车安全;路面维修点散、面多,车辆行驶速度大大降低,过往旅客反映强烈,带来各种社会负面影响,也给广西高速公路管养提出了新的问题、带来了压力。高速公路的路面养护日渐成为高速公路管理中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以往的修补性养护已不适应现在的养护需求。

2.2对于目前高速公路养护运行机制的深入分析

广西省从1997年到2004年的七年时间里,广西省高速公路养护的运行模式是小修工程由各高速公路管理处下辖管理所自行选择或成立施工队伍,进行日常小修工程施工,小修金费的使用由管理所(管理区、工区)根据当年度上级下达的养护指标调整使用。大中修工程通过招标进行确定施工单位的模式,这种模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因其便于调度和养护灵活的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的养护需求。但是随着市场化运行的深入以及高速公路养护需求的逐渐增加,这种养护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明显,最为突出的表现是由于公路养护人员的国有性,管理成本逐年增加,且养护人才的质量难以提高。在2004年以后进入主流养护市场的运行模式转变为招标运行,也就是在公路养护单位确定了相关的养护标准之后通过招标与具有相关技术和经验的单位事先通过合同签订约好管理、施工及监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真正形成了“管养分离”的模式,在提高养护管理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养护的施工质量。

2008年,全区高速公路管理单位全部实现了由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统一由高速公路管理局进行行业管理,提高了高速公路的运营效能。高速公路养护全面进入市场化、资本化,提高了管养的质量和水平。目前,部分运营公司为了解决单价计量模式的弊端,对部分路段进行了试点改革,采取了费用包干、目标管理和年度评比的养护总承包模式,所谓的总承包即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了养护期限以及期限内养护路段的年度养护指标并一次性约定养护费用总额。这种招标养护模式合同签订的最低年限一般为三年,由公路养护管理单位提供相关的路况信息和数据,并制定养护期内的综合养护指标和路面国际平整度指数等。

3 提高高速公路养护运行的措施

3.1 合力构建广西高速公路主骨架

“十一五”期间广西高速公路主骨架已基本形成,广西将大幅度增加公路建设投资,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发展、承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发展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及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需要进行布局,建成出省出边出海大通道,使高速公路通到每一个地级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县。

广西将继续配合国家实施国道主干线、西部通道建设,按照国家及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尽快建成通往周边省份及东盟国家的高等级公路通道,重点建设通往广东、贵州、云南、越南等高速公路。加快建设鹿寨-阳朔、玉林-铁山港等区内高速公路,进一步完善路网布局,建设和改造连接市、县和沿海港口、新兴重大产业基地的高等级公路,形成纵横交错、环路迂回的高等级公路网络,实现全部地级市行政中心所在地通高速公路。

要实现上述目标,资金需求无疑是巨大的,我们要立足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拓展投融资渠道。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指导下,除了争取国家、地方政府对高速公路建设的投入外,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市场机制,吸引各种资金。

3.2 着力打造高速公路服务品牌

对于广西高速公路来说,如何打造高速服务品牌已成为当前发展的关键之一。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文化和品牌的含义,系统研究文化品牌,注重文化品牌设计,同时认真总结、提炼和升华以往的做法与经验,创设内部文化、研究和借鉴外部文化,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管文化,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打造“微笑高速服务、星级服务区、高速反应”这三大品牌。

3.3 建设平安高速

3.3.1切实深化五大事故隐患整治

①深化对路上施工点的安全整治,认真落实施工许可证、施工牌、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和施工质量管理规定;②深化对路上散落物和人为摆放障碍物的综合治理;③深化对运营客车上下客问题的治理,及时纠正高速公路上违法、违规、违章的运输行为;④深化对服务区的安全隐患整治,做好服务区以防火、防雷、防暴、防盗和防食物中毒为主要内容的“五防”工作;⑤深化对高速公路设施特别是沿线标志标牌被损、被盗问题的整治,确保其完整、准确和清晰。

3.3.2 切实搞好五大危险源监控

①做好桥梁的日常检查,特别是特大桥梁和重点桥梁的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桥梁的安全;②做好高边坡的监控,特别是雨季前后的巡查要到位,做好防范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遏制重特大责任事故的发生;③做好事故多发路段的监控,加强对事故多发路段的巡察,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治理,抓好整改防治工作;④做好食品卫生监控,加强对服务区、职工食堂食品卫生管理,联合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进行检查,把好饮食卫生关,防止食物中毒事件;⑤做好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的监控。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分析研究路面病害的处理问题,优化配置试验、检测设备设施,提高养护科技含量和水平,努力把高速公路建设成为平安大道。

3.4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要反应快,行动快。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我们要针对高速公路管理的特点,建立以路政、排障为主,整合各管理部门的应急联动网络,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快速反应的机制、标准、流程和要求,制定安全防护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和水毁事件,应急联动网络应全面启动,快速施救,以最大限度减少事故的损失。争分夺秒地保安全,保畅通,尽一切可能为司乘人员抢时间,保障司乘人员的利益和权利,维护司乘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对上级的指示、决策、工作部署反应要快,学习领会要快,贯彻落实要快,只有这样的组织才是有执行力的组织,只有这样的团队才能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洁.浅谈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4):46.

[2]甄玉婷.浅谈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及建议[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10):316.

[3]陈剑飞,粟华林.广西陆路交通气象服务的现状与思考[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31(3):38—40

[4]孟繁军.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事故分析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7:212

上一篇:试论1000MW塔式锅炉再热汽温偏低原因和对策 下一篇:某水电站改扩建工程常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