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调脂干预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浆CRP及NO水平的影响

时间:2022-07-04 03:49:06

辛伐他汀调脂干预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浆CRP及NO水平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浆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干预的作用。方法 符合ACS诊断标准的病人73例,随机分成辛伐他汀组(治疗组)和常规组(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8 d后,清晨空腹抽静脉血5 mL,应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CRP,同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一氧化氮(NO)等水平。结果 治疗组CRP,LDL,TC,TG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而NO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 辛伐他汀调脂干预治疗,能够降低ACS应激反应,减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

关键词:辛伐他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反应蛋白;一氧化氮

中图分类号:R543.4 R2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10-0930-0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表面破损,引起完全或不完全性血栓的急性病变。C-反应蛋白(CRP)是组织受损后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的反应蛋白。参与了脂质过氧化、内皮细胞功能失常、冠状动脉炎症反应等病理过程,可能是导致ACS的始动因素。本研究观察了辛伐他汀治疗前后,ACS病人血浆CRP、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以及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旨在探讨辛伐他汀对ACS病人CRP,NO及血脂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急诊入院符合ACS诊断标准病人进行监测,共人选73例,其中男37例,女36例,年龄(49~74)岁。剔除4周内服用降脂药物及维生素E等抗氧化作用药物者,以及伴有严重高血压病、糖尿病、风湿性疾病、甲状腺疾病和严重肝、肾疾病者。将73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组男18例,女19例;年龄(58.3±0.4)岁;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9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57.1±0.7)岁;UAP 20例,NSTEM 8例,STEMI 8例。另外,选取健康查体者35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18名,女17名,年龄43岁~75岁(56.1岁±7.0岁),经心电图以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排除心脏、脑、肾脏、肝脏及内分泌、感染、免疫等方面疾病,并且采血前两周内未服用过任何药物。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病人第2天采血后即给予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

1.3 标本采集 病人分别于入院后第2天和治疗28 d后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30 min,分离血浆,-20℃保存待测。

1.4 观察指标 ①CRP浓度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试剂盒测定(Sigma,美国);②LDL-C酶标多克隆抗体夹心法试剂盒测定(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上海);③TC,TG采用过氧化物酶-终点法测定;④血清NO采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试剂盒测定(Sigma,美国)。

1.5 统计学处理 各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自身对比及组间对比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两组比较,CRP及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病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RP水平显著升高,NO水平显著降低(P<0.01);TC,TG,LDL-C水平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CRP,TC,TG,LDL-C均有所下降,以治疗组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 论

ACS是一种临床急危重疾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其主要发生机制是由于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破裂后血小板聚集活化、血栓形成所致,而不稳定型斑块与斑块内炎症、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脂质代谢异常等密切相关。CRP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的急性时相反应性蛋白,属炎症标志物中的一种,在预测斑块稳定性上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被认为与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着密切关系,是心血管疾病一个独立的危险预报因子。据Ridker等报道,高CRP水平病人心肌梗死率是CRP水平较低者的3倍,而在女性中,高CRP水平者罹患心血管疾病比率上升4倍,患心肌梗死率更是高达6倍。

血脂和NO水平是反映体内脂质氧化损伤及内皮功能状况的重要因素。体内LDL-C,TC和TG增加,可加速了巨噬细胞的结合及泡沫细胞的形成和脂核的增大,导致冠心病病人粥样斑块的不稳定;还可启动细胞内的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促使内皮细胞产生内皮因子,进一步加剧血管粥样病变的炎症反应。NO是内皮细胞分泌最主要的舒张因子之一,具有血管扩张、抑制黏附分子对炎症细胞的黏附和血小板聚集的功能。在动脉粥样硬化环境下,内皮细胞NO的合成下降,低水平的NO可使炎症因子大量生成与分泌诱导产生大量CRP,使血管粥样病变处的炎症反应增强,斑块不稳定,促进ACS的发生发展。本研究资料亦显示ACS病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NO水平下降,CRP水平增高,提示ACS病人存在着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和冠状动脉血管的炎症反应。

如果能阻断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及其周围的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恢复内皮细胞功能,可使斑块趋于稳定,ACS会大大减少。研究调脂干预可使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和病死率下降30%~42%。辛伐他汀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他汀类除调脂作用外还有抑制炎症、改善内皮功能、干扰血小板聚集和凝血等非调脂作用。其机制主要是调节脂蛋白酶的胆固醇水解酶的分泌和活性,加速低密度脂蛋白的降解和胆固醇的酶化,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和消退,炎症反应减弱。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辛伐他汀20 mg/d治疗28 d后CRP水平明显下降,NO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28 d后CRP水平亦有所下降,NO水平有所上升,但变化幅度较辛伐他汀组小,考虑除未进行调脂治疗外,本组也服用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这些药物亦有改善内皮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减低血管重构的作用。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辛伐他汀治疗28 d后ACS病人LDL,TC和TG水平下降,CRP水平下降,NO水平明显上升。表明通过辛伐他汀的调脂干预,能够阻止ACS病人的血管粥样病变的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阻止脂质过氧化损伤,减轻了机体的应激反应,避免长时间持续存在的过度应激反应引起的病理损伤,从而减少ACS的损伤。

上一篇: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高凝... 下一篇: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