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会展业国际认证的对比研究

时间:2022-07-04 01:40:00

国内外会展业国际认证的对比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UFI(全球展览协会)认证成员的相关数据统计,利用关键字搜索各大主要展会国家的认证会员列表,按照“名称”、“类型”、“成立时间”、“认证时间”、“官方网站”、“认证展会”等6大类目进行统计。并通过数量、类型分布、地域分布、成立与认证年份等指标,分析我国UFI认证会员的情况。通过与德国相关数据的对比,研究两国会展业发展的差距,并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会展业;UFI认证;中德对比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02

一、研究背景

欧洲的会展业发展到现在,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展览会的组织、展览业的理念、展览业的服务等系统工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标准,国外会展业成熟的理念或标准对于发展中的我国会展业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指导及推动作用[1]。UFI原为法文Union des Foires Internationales的缩写,是“国际展览联盟”的名称,英文写作Union of International Fairs。UFI于1925年在意大利米兰成立,并将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在2003年,该组织决定更名为全球展览业协会(The Global Association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仍简称UFI[2]。参加UFI认证有两种情况,一是成员单位(展览公司),二是成员项目(即由UFI所认证的展览会)。UFI成员最初集中在欧洲,后来开始向欧洲以外扩张,而类别也从展览公司扩充到展览公司以外举办展览会的单位,如展览馆、贸易协会、展览服务机构、展览媒体等都能申请加入[3]。

除认证外,国外第三方非政府组织、行业协会的作用还包括行业培训、行业指导等,有一种“中介”的性质。在国内类似“中介”组织不是很发达[4]。近几年来,UFI开始重视亚洲的会展业发展,而我国诸多会展企业也利用这个契机加入UFI,接受国际会展认证标准发展企业。由于我国国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权威的对展览项目、展览公司和展览服务企业的评定标准和级别设定,所以UFI认证一直代表国内高水平的标志。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内地一批规模大、专业性强、国际化程度高的展览会较早地加入了UFI。在宣传中使用UFI Approved Events标志,借助UFI认证的国际权威性,享受与之相应的、国际认可度和知名度。

二、研究内容与数据

本文主要通过UFI认证成员的相关数据统计,比如数量、类型分布、地域分布、成立与认证年份等指标,分析我国UFI认证会员的情况,并且通过与德国相关数据的对比,研究两国会展业发展的差距,最后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本文通过UFI官方网站,搜索最新的认证数据,利用关键字搜索各大主要展会国家的认证会员列表,按照“名称”、“类型”、“成立时间”、“认证时间”、“官方网站”、“认证展会”等6大类目进行统计。

三、我国UFI认证会员地域分布分析

通过选择国家关键字“China”搜索,共有107家认证会员,其中包括香港和澳门,以及内地共18个城市。从表1看,我国UFI认证会员的数量远远超过其他主要的会展国家。这是我国比较重视UFI认证以及UFI向欧美以外扩张的结果。由于在国内,会展行业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权威且公认的第三方认证非常欠缺,这样的情况下,引进参与国外成熟的第三方认证是需要的。另外,近年来,UFI向欧美范围外的扩张,他们先后在上海举办展览业务培训班;在北京指定机构发行出版物;积极参加在中国举办的各种展览专业会议和论坛。这也是促进我国加入UFI的原因。

而实际上,如德国拥有AUMA展会认证,美国有IAEM,英国有,这些老牌的会展国家已经发展一套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认证标准,因此没有中国那么热衷加入UFI。国际认证是展会规范化的一个方面,在目前的阶段下有较大的参考性质,但并不一定完全符合我国会展业实际情况,政府和行业应共同努力发展一套属于本土国情的认证。(详见表1)

表2是按照个数排名的城市、占总数的百分比以及按降序排列的累计百分比。可以看到,我国会展UFI国际认证会员分布出现明显的地区差异,北上广深和香港已经占80%。在统计的过程中,从企业的性质来看,政府与外企色彩更浓厚,认证展会基本集中在这类型的会员当中。(详见表2)

四、中德UFI认证会员的类型与时间对比分析

从类型来看,我国的分布非常集中,主要集中在展览组织者(Exhibition Organizer only),就是展览公司,占领70.48%,场馆所有者(Hall Owner /Manager only)17.14%,而配套服务(Partner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以及行业协会Association却寥寥无几,这却好跟德国的情况不一样。根据对德国UFI认证会员类型的统计,展览组织者(Exhibition Organizer only)、展览组织兼场馆所有者(Exhibition Organizer & Hall Owner/Manager)和展会配套服务行业(Partner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比例比较均匀,并且展馆配套服务的企业种类齐全,有媒体、印刷、交通、物流等等,基本涵盖会展服务的行业。会展业的产业链除了场馆、会展设计、搭建、组织,还有相关的行业支持,如饮食、酒店、交通、零售、物流、广告等,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德国与中国的UFI认证会员的类型分布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展会的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的原因,是由于对这些配套服务行业对会展支持的不够重视。(详见图1、图2)

从UFI认证会员成立以及认证时间统计来看,我国UFI成员主要集中在1990年以后成立,其中2000年以后几乎占一半,而1980年以前的基本分布在香港,内地凤毛麟角,而成为正式成为认证会员时间2000年后接近95%。对比德国,会展发展底蕴的时间积累形成强烈的对比。德国UFI认证会员的成立时间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约占30%,而我国是75%,且时间跨度大,最早的1872年。从德国的UFI会员认证时间看来,在UFI成立之后的20年间比较积极的参加,2000年后再呈现一个高峰。但这组数据对于德国会展业意义不大,因为这里只有46间会展企业,而德国本土也有比较权威的第三方认证。这两组对比的目的在于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到我国与德国会展业发展的差距。两国按照UFI认证会员成立的年份按远到近排列,计算个数累计百分比发现,达到25%时年份分别是1924年和1989年,达到50%时年份分别是1969年和1999年,达到75%时年份分别是1996年和2003年,按照这三个节点年份差距的平均数计算,中国会展业的发展与德国相差35年左右,而也可以看出,差距逐渐缩窄。(详见表3)

五、结论与研究展望

从2000年以来,我国会展开始重视第三方认证来提升展会的质量,在目前欠缺本土权威认证的情况下,这是需要国际权威认证来引导我国会展认证的发展。然而这个意识并没有在全国得到普及,会员地域分布高度集中在北上广深港。类型分布情况也看出我国会展配套服务行业的不足,而德国会展产业链上各行业类型分布较为均匀,这也是两国展会质量差距的原因之一。从成立以及认证的时间来看,我国会展业发展与德国有较大的差距,但差距逐渐缩小。我国在会员的数量上比其他国家多,其他会展大国除了拥有自己的本土认证之外也不见得对UFI的热衷,UFI近几年也降低会员认证的门槛,另外,国内有些实力的展会并没有参加UFI认证,那么,UFI认证是否很适合我国会展的实际情况,需要做哪些本土化的改变,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丽.走在争议之路上的UFI[J].中国会展,2006,19:30-33.

[2]王健素.躁动的UFI――关于我国会展UFI认证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会展,2006,(17):22-27.

[3]黄玲.我国会展UFI国际认证热潮的冷思考[J].商业研究,2008,5:105-107.

[4]季鹏洋.会展认证路漫漫[N].北京商报,2013,3,28:A08.

上一篇:个人信息备份活动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 下一篇:供水行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估体系建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