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唐代诗文中“马”意象的嬗变

时间:2022-07-04 01:16:46

摘 要:“马”作为一个重要的动物意象,被众多文人所吟咏。早在《诗经》中咏马的诗作就占了50多篇。而在唐代诗文中“马”意象也占有一定的数量,但是其意象却随着唐代分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初、盛唐文人笔下的马多为“宝马、骏马、千里马”;而中晚唐文人笔下的马多为“老马、病马、瘦马”,本文通过对唐代诗文中“马”意象嬗变的分析来全面地了解唐代文人的复杂心态。

关键词:马 转变 文人心态

马是相对较早进入文人眼中的动物,也是

《诗话总龟》中引有这样的概括:“《杜集》及马与鹰甚多……盖以壮心,未甘伏枥;嫉恶刚肠,尤思排击。”杜甫笔下的马不但有宝马、骏马等,还有老马、瘦马,而这些不同的“马”意象也有着鲜明的时期区分。杜甫在38岁之前,唐王朝正处于鼎盛时期,这时杜甫笔下的马苍劲有力、“万里可横行”。而之后,随着唐王朝的逐步衰落,杜甫笔下的马也发生了转变。如《瘦马行》:

东郊瘦马使我伤, 骨骼?兀如堵墙。

绊之欲动转欹侧, 此岂有意仍腾骧。

细看六印带官字, 众道三军遗路旁。

皮干剥落杂泥滓, 毛暗萧条连雪霜。

去岁奔波逐馀寇, 骅骝不惯不得将。

士卒多骑内厩马, 惆怅恐是病乘黄。

当时历块误一蹶, 委弃非汝能周防。

见人惨澹若苦诉, 失主错莫无晶光。

天寒远放雁为伴, 日暮不收乌啄疮。

谁家且养愿终惠, 更试明年春草长。[2]

作者通过对马外形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令人同情、孤立无援的瘦马形象。此时,杜甫的“马”意象不但在外形上而且在主题上都发生了变化,由快马、宝马变成了老马、瘦马;由壮志豪情变成了骐骥不遇。正如宇文所安所说:“他(杜甫)最后变形于老马,作为自我精神的象征,而不再留连于景色之中。这里他依然是被放逐的,是超群的。这匹老马的处境对普通老马而言是不相宜的。与它们不同,他必须踏上长途。他如此超群,而这种差异来自于当别人在安逸舒适中死去的时候,他的放逐与孤独最终拯救了他。”[3]

以韩愈笔下的马为例,《马说》是世人广为流传的篇目,是韩文的名篇之一。“世有伯乐,然后又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韩愈把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谱写成千古名句,而古人也非常喜欢用伯乐相马比喻人才的得与用在于有无识拔人才者。韩愈除了在《马说》,还在《为人求荐书》和《送温处士序》中引用了这个典故。韩愈为何频频使用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呢?原因就在于韩愈的怀才不遇。贞元十一年,韩愈28岁,为了求取功名三上宰相书却没有得到录用。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匹没有被发现、赏识的千里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但是他不甘心于现实,不甘心“骈死于槽枥之间”,他渴望能够有人像伯乐那样发现他、重用他。

上一篇:浅析论郑振铎的侠文化批评话语 下一篇:“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体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