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城千辆”再来

时间:2022-07-03 11:47:08

从2009年推出的新能源“十城千辆”计划已经于去年收官,不容乐观的现实并没有打击政府对于新能源示范的热情,新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或区域名单近期公布。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路到底有多远?在计划与市场的博弈中,我们是不是可以解读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未来?

11月26日,财政部等四部委公布了《四部委确定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或区域名单》,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以城市或城市群为单位示范运营的第二阶段。从2009年推出的新能源“十城千辆”计划已经于去年收官,看来不容乐观的现实并没有打击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示范”的热情。然而,曾经在2009年登在第一批“十城千辆”城市名单里的济南市并不热情,在第二阶段,济南自动放弃了申请资格。

当政府再次介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寄希望以政策扶持的办法来推广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时,业内更多人开始思考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新能源汽车普及的瓶颈在哪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市场经济情况下,这样的“计划”形式本身就是对于市场的阻碍?政府在其中要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计划”失败之后

“十城千辆”工程,全称为“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由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09年启动。通过提供财政补贴,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涉及这些大中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力争使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到2012年占到汽车市场份额的10%。

2012年年底,“十城千辆”三年示范运营期结束。2012年12月,四部委组织专家对25个示范城市(包括6个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进行了验收,验收工作主要依据国家对示范工作的要求及四部委批复的各城市实施方案,对相关工作展开实地检查。经过核实,截至2012年底,25个示范城市共推广各类示范车辆27432辆,其中公共服务领域各类车辆23032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4400辆。这与三年前的目标相距甚远。

与三年前的高调相比,“十城千辆”计划低调落幕,最终的验收结果迟迟也没有出来。而在诸多碎片化的数据里,人们可以看到这个计划的落寞,济南的放弃更成为了最现实的例子。

当然,依然有更多的城市对新的一轮计划进行申请。新能源试点城市是不是能够吸引政府驻足,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参考是本市管辖范围之内是不是存在新能源汽车以及配套企业,也正因为此,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在政绩面前都以地方利益为重,地方保护壁垒也在无形中形成。从某种层面来说,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是为了普及到广大的私人消费市场,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最终还是要依靠市场本身的调节功能。目前我国恰恰运用行政手段来实现对市场的调节,利好的政策无疑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意义深远,然而,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本身的解读不明以及地方政府的干预都造成了政策流于形式。

另一方面,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主体――汽车制造商更处于迷茫状态,企业并没有从市场的角度来制定自己的策略,他们的策略的风向标依然指向政府政策,北汽新能源今年的目标是3000辆,而这个数字的由来只是因为北京市政府预计在北京推进5000辆的目标。作为本土企业,北汽将会承担大部分。很多大中企业在传统汽车产业上利润不低,成立电动车项目更多的看中政府对企业的支持政策,比如对土地的放宽、资金的补助等等。一些小企业则希望能凭借电动车机会来给自己造血,希望能通过电动车领域的发展开拓一条新路,当地政府也更乐于见到汽车产业的发展,这个产业链丰富的产业将带来更多元的发展机会。

探索新路

在全球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其是电动车的发展也并不如意。Better Place、菲斯克相继破产,美国调整了“2015年销售100万辆”的计划,这个目标与现实实在差距太大,与之对应的,在中国,“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计划惨淡收场。

即便新能源之路并不是很好走,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在能源趋紧的大环境之下,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车发展是未来趋势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徐大全在最近的一次论坛上表示:“要想让电动汽车大众化,让大家都买得起,还需要电池的能量密度再提高一倍、价格再降一半。这是一个刚性要求,虽然要求技术上有大的突破,但是确是汽车未来必然的发展方向。”电池能量密度提高,增加续航里程,降低使用成本,这是新能源汽车得以推广到私人消费领域必须要跨越的门槛。

除了政策上的利好,更多人忽略了背后的主体――新能源汽车的制造企业,依靠输血一定不是一个企业长久发展之计,或许我们应该从豪华电动车特斯拉身上找到新的思路。这个似乎突然横空出世的品牌在电动车行业引起人们注意,当然,与将要走向大众消费的新能源汽车不同,特斯拉被誉为“富人的玩具”,然而,它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或许值得我们思考。

电池要取得突破需要解决三个致命问题:安全问题、电容问题、充电时间问题,在目前阶段,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但是特斯拉反向思维,他换一种方式颠覆了行业习俗,它让汽车从一个代步工具变为互联网时代的移动终端,就像人们从来不会介意智能手机也需要随时准备充电。

或许,特斯拉的成功为电动车行业亮起来一盏灯,这盏灯也应该为政府政策指引、企业战略布局指向一个创新的方向。无论如何,当年式的喧哗散去之后,我们应该对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更加理性。

上一篇:丰田混动阵地转移 下一篇:电动车的销售模式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