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紫外光对丙烯酸聚氨酯涂层耐蚀性影响的研究

时间:2022-07-03 10:58:40

单一紫外光对丙烯酸聚氨酯涂层耐蚀性影响的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丙烯酸聚氨酯防腐涂料,采取人工加速老化,结合常规检测技术、表面机械技术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单一紫外光对涂层耐蚀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三种检测技术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丙烯酸聚氨酯;耐蚀性能;单一紫外光;人工加速老化

1?引言

丙烯酸聚氨酯涂料,污染少毒性小施工性能好,是当今重防腐涂料的发展方向之一,但其性能指标波动性大,采取不同技术从不同角度研究涂层耐蚀性能,可全面深入研究涂层防腐机理。

2?主要材料和仪器设备

紫外加速老化箱; 马口铁板:50×100×0.3mm;A3钢板:200 ×100×2 mm;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环氧树脂双组分胶粘剂;拉拔仪;不锈钢试柱:Φ20mm×3mm;电化学测量仪。

3?实验部分

3.1?涂层吸水率的测试

涂层制备和老化:按GB 1765-79预处理马口铁,按GB 1727-79喷涂面漆,放置通风处固化干燥。然后置老化箱分别进行100h、300h、500h、800h的老化,每3组一周期,光照温度63±2℃。

重量法测试吸水率,主要是研究紫外光对涂层抗渗透性的影响。其公式为:吸水率ω=(G3-G2)/(G1-G)*100,由实验数据可知,随着老化周期延长,吸水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表明涂层破坏越来越严重,屏蔽性和抗渗透性下降。吸水方式有两种:通过涂层孔隙和缺陷的“宏观”物理吸附和与亲水基团形成的氢键吸附。在紫外作用下,涂层分子间发生结合和交联反应,分子键断裂,导致表面出现孔隙,吸水率增大。

3.2?涂层结合强度的测试

拉拨法定量测试,是通过测量拉开试柱使涂层从基体上剥离所需力的大小,得到结合强度[1]。

按3.1中方法处理A3钢板,老化周期满后取出,在试柱胶接面涂均匀薄层胶粘剂,贴合压紧,保持3~4h初步固化,再放入60℃恒温箱6h,取出冷却,进行结合力测试,得到2:

周期\编号 结合力MPa 破坏形式 均值MPa 均值MPa

B —表示内聚破坏,涂层自身破坏;

C —表示胶粘剂自身破坏或被测涂层的面漆部分被拉破;

+表示完全破坏;

-表示部分破坏;

结合力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00h之前增强,表明涂层内部吸附力增强,形成化学键力,抗机械性能增强;300h之后减弱,表明膜-基间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原因可能是表面出现孔隙等,导致界面残余应力减小甚至消失,降低了界面的结合强度。

3.4?涂层交流阻抗的测试

将A3钢板除锈除油后,喷涂涂料,完全干燥后,测量涂层厚度,选择样板均匀的涂层进行老化试验。电化学阻抗测试采用PARC 378系统,涂层先在3% NaCl溶液分别浸泡4个周期,所得电容值Cp、Cd衡量涂层吸水量,电阻值Rp、Rt衡量防蚀性能[2],进而估算腐蚀速度。实验电化学参数和腐蚀特征数据见表3:

随着老化周期延长,涂层耐蚀性和抗渗透性先增强后下降,原因在于300h前涂层内部发生固化反应,300h后内部结构稳定,涂层性能受紫外影响明显,表面出现微孔并向深处发展,腐蚀微电池增多。

4?实验结论

有机涂层在保护金属基体时,耐蚀性是决定性因素,关系到涂层寿命。结果表明:(1)300h前,涂层耐蚀性和抗渗透性出现“反常的”增强,在于涂层内树脂与固化剂逐步反应,表现出涂层固有的防护性能;但结构稳定后耐蚀性下降,受紫外影响明显,800h后屏蔽作用和抗渗透行性严重破坏,金属基体开始出现腐蚀;(2)三种测试技术的结果协调性较好,互相补充,弥补了单一技术的的缺陷,更全面准确的解析了涂层防腐性能。

参考文献:

[1] 苏修梁.张欣宇.表面涂层与基体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及其测定.Electroplating &Pollution Control

[2] 周陈亮等,电化学方法在涂层/金属体系耐蚀性能评估中的应用,涂料工业.1998.9

上一篇:试论“她”时代女性消费文化对室内设计风格的... 下一篇:对安装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