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的构建及完善

时间:2022-07-03 08:50:39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的构建及完善

摘 要 自主创新是中小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唯一途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从整体上来说,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足,各项创新机制也还有待完善。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针对性建议,以期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自主创新 企业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新形势下,积极探究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的构建及完善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创新意识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热衷于技术引进,这种方式风险小、见效快且投资少,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这些企业忽略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认为自主创新风险大、耗时长,不是中小企业该做的事情。而中小企业如果不创新发展自身的技术,其发展势必大受影响。

(二)政府支持不足

从本质上来说,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活跃的、最能动的部分。但由于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无法直接通过市场获得补偿,且无法与大企业对抗,故而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而我国政府在这一方面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各项措施的实施效果不明显,尚未建立完善的政府行政体系,思想、行动不一致的问题突出。

(三)缺乏激励机制

中小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很多技术人员由于无法得到应有的报酬,因此缺乏创新热情。一方面,中小企业没有为科研人员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导致其主动创新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技术人员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体现。这严重挫伤了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的构建及完善

(一)企业创新机制

首先,应积极培育中小企业的创新意识,使其真正意识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具体可从如下方面入手:第一,大力提倡创新精神,积极培养创新意识,鼓励企业员工敢冒风险、敢为人先,宽容失败、奖励创新,积极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氛围。第二,中小企I应鼓励员工加强个人学习,建立知识共享机制,积极构建学习型团队,进而为企业创新提供土壤。加强员工培训,定期向企业员工宣传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使员工真正意识到自主创新是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增强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并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良性开展。第三,以企业为根本,积极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大对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力度,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与目标责任机制,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人才开发机制

人才是中小企业全面提升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企业最为稀缺的资源。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必须全面建立人才开发机制,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第一,中小企业员工要不断提高思想水平,与时俱进,绝不能墨守成规、不敢突破,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方法理论和方向指导,将宏观思维和微观思维、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有机结合,全面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第二,加大中小企业员工的学习与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其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能力是员工完成任务的根本,而知识是完成任务的条件和保障,两者缺一不可。中小企业可积极聘请资深的创新专家开办管理讲座,普及创新知识,使正确的舆论导向理念深入人心。中小企业还应加强培训考核,对培训过程进行不定期考核,并制定针对性奖罚措施,奖优罚劣,进一步激发企业员工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应加大人才选拔力度,积极引入工作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道德素质高尚、具备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注入新鲜血液,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三)动态管理机制

综合自主创新工作的实际发展特点与需求,在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应积极建立完善的动态管理系统,并完善自主创新目标体系、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创新进度体系。中小企业在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工作的过程中,必须站在市场发展的角度,积极探寻动态优化管理方式。第一,自主创新项目必须是动态的,故而,需要结合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项目类型。第二,保证自主创新技术的动态性。结合市场发展的情况,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积极调整自主创新技术与目标,从而全面提升自主创新技术的实用性与先进性。第三,保证自主创新人员的动态性,结合技术以及项目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相关配套人员,充分发挥项目技术人员的优势与特长,各尽其力,全面提升企业创新水平。

(四)人才激励机制

中小企业应加大对人才激励机制的建设力度,并重点加强对智力资本的评估力度,保护智力资本的价值与地位。这可以从合理设计薪酬方案入手,合理的薪酬体系必须遵循经济、合法、竞争、激励、公平原则,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考虑职位与能力、职位与人才、创新等因素,明晰岗位要求、正确传递公司价值导向,优化薪酬管理体系。中小企业必须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特点以及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推出如下工资制度:第一,绩效工资制。按照任务完成情况给予员工奖金,工资随着企业盈利以及员工个人盈利情况上下浮动。第二,薪点工资制。把员工岗位职务、个人素质、职业风险、企业绩效、工资平均额度等因素换算成薪点点值,并据此确定工资标准。第三,岗位工资制。按照员工岗位责任、工作环境、人员能力确定岗位工资系数,并通过合理的晋升渠道,将业务能力、才能素质较高的人才调到高级岗位上去,从而体现工作的价值差距。第四,全方位考核评价。薪酬考核是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通过科学方式,对企业人员的工作绩效、品德、能力、创新等进行多方面评价,从而确定工作成绩与潜力的方法。考核是员工薪酬管理的重点,准确考核、评价员工绩效,是实行激励、改进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具体考核过程中,需区别对象、目的等不同,合理选择评价方式。笔者建议,对于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创新能力等考核需采用客观性、指标性描述,从而对员工工作性质、内容以及表现进行全面考核,积极优化岗位设置与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提升企业薪酬体系的竞争力。

(五)加强政府支持

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关注与投入力度,各级地方政府要增加资金拨付,必须保证流向中小企业的资金比例的合理性。其次,合理划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权利和义务,使其在各自层次上完成共性技术投入,全面加大对共性技术的研究力度,并无偿提供给中小企业使用,以此为基础全面加大企业的创新力度。最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设,全面加强对公共信息网络的服务力度,更好地指导、服务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

三、结语

本文以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从企业创新、人才开发、动态管理、人才激励、政府支持等方面入手,详细论述了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的构建及完善策略,旨在为全面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方法参考。

(作者单位为辽宁省葫芦岛经济开发区公用事业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 李静,马宗国.基于RJVs的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8).

[2] 杨应杰.构建和完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财税激励机制[J].现代企业,2012(2).

[3] 姜方艳.创新视角的中小企业发展约束及财税政策研究[J].中国外资月刊,2014(2).

[4] 崔庆梅.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财政政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4(36).

[5] 马宗国,李静.联合体视角下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10).

上一篇:以胜任能力为基础的医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创... 下一篇: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