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政策对中国轮胎行业的影响

时间:2022-07-03 07:56:41

税收政策对中国轮胎行业的影响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其具有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特点。税收特征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者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一、税收政策对中国轮胎行业的影响

轮胎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劳动密集型产业。税收政策对它的影响极其敏感,包括原材料进口关税、产品出口退税政策以及相关联行业的税收政策等等。

(一)税收政策对轮胎行业的不利影响

1、惩罚性关税(美国轮胎特保案)对中国轮胎行业的影响

2009年9月11日,美国公布了对中国输美轮胎发起特保调查的结果,连续3年分别征收35%、30%、25%的惩罚性关税,并于2009年9月26日生效。美国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一方面迫使轮胎供应商提高轮胎价格,失去了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使得轮胎出口受阻,出现轮胎行业新的产能过剩。

贵轮作为中国轮胎生产企业前七强,近年来,积极拓展国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出口美国的轮胎比例约占公司出口总量的10%。其中,2009年,该公司在国内外市场共销售轮胎523.30万条,营业总收入为47.37亿元,但出口仅为1.2亿美元,同比下降1.64%。据预测,该公司在未来3年内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美国市场出口压力。

2、原材料进口关税对中国轮胎行业的影响

轮胎主要原材料NR(天然橡胶)和SR(合成胶)的供应情况及价格波动情况将对轮胎行业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轮胎行业的毛利率水平与NR价格趋势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性。2008年我国进口NR168万吨,自产量53.31万吨,自产量仅占到全部需求的20%左右。我国70%的天然橡胶依靠进口,进口关税高达20%。然而天然橡胶在轮胎成本中所占比例高达40%左右,又加之近期天然橡胶因西南以及东南亚旱灾等原因而价格同比上涨近一番,达到2.5万元/吨。轮胎行业期盼取消或降低天然橡胶进口关税。

3、降低出口退税政策对轮胎行业的影响

轮胎出口退税率的下调,这对本来利润很低的出口企业、或靠出口退税来维持出口的企业,压力很大,企业负担加重。2009年由于出口退税税率较低、轮胎特保案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三方面影响,2009年贵轮收到的税费返还较上年减少100%,本年度没有出口增值税退税,而2008年度为4261054.70元。

4、反倾销税率对中国轮胎行业的影响

2007年6月,美国帝坦轮胎和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递交申诉书,要求对来自中国的某些非公路型轮胎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最终,美国商务部于2008年7月9日公布对我国输美非公路用轮胎“双反调查”案终裁结果:国内轮胎企业反补贴税率最高达14%;反倾销税率最高达19.15%,而未应诉企业惩罚性反倾销税率则高达210.48%。贵轮在这次终裁中反补贴税率为2.45%,国内同行业最低,反倾销税率为4.08%,国内同行业第二低,给该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出口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二)税收政策对轮胎行业的有利影响

1、减半征收汽车购置税对轮胎行业的影响

汽车行业作为轮胎行业最受关联行业之一,它的发展现状对轮胎行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家相继实施了燃油税改革、1.6升及以下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减半征收、汽车下乡等政策,有效刺激了汽车消费市场,汽车产销呈高增长态势,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2009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万辆和1364.5万辆,同比增长48.3%和46.15%。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038.38万辆和1033.13万辆,同比分别54.11%和52.93%;商用车产销为340.72万辆和331.35万辆,同比增长33.02%和28.39%。

特别是受惠于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减半减收购置税政策,小排量乘用车和自主品牌乘用车成为拉动汽车整体高增长的主力军。2009年,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累计销售达719.55万辆,同比增长7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70%,比上年同期提高近8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为历年最高。

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大好形势,也为未来汽车轮胎市场的发展奠定基础。我国汽车和工程机械行业的增长确实带动了轮胎行业的增长,这对轮胎行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09年,贵轮共销售轮胎523.30万条,同比增长17.51%;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47.37亿元和3.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31%和603.78%。

2、降低出口退税率对中国轮胎行业的影响

轮胎出口退税率的下降是长期趋势,这将有助于轮胎行业的整合。中国的轮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之前由于出口退税率较高,一些小厂家趁机向发展中国家大量出口,造成整个轮胎的出口价格上不去,使得国际贸易摩擦不断。降低出口退税率将倒逼轮胎出口价格上涨。由于大厂家主要对高端客户出口轮胎,涨价较为容易;而小厂家主要对低端客户出口轮胎,涨价相对不容易。长期而言,降低轮胎出口退税率将有助于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进而带动行业内整合力度的增加。贵轮作为中国轮胎生产企业前七强,有能力有必要参与整个行业的整合,规范国内轮胎市场,共同引领中国轮胎行业的发展,提升中国轮胎的国际竞争力。

二、寻求解决轮胎行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瓶颈

税收政策充分发挥其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科学制定轮胎产品和轮胎生产原料进口关税税率,统筹兼顾轮胎工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

一是取消轮胎出口关税或提高轮胎出口退税率。将退税率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其中子午线轮胎实行全征全免政策,这是立竿见影的好办法。二是降低NR进口关税。将NR关税税率从现在的20%降至7%,化解轮胎行业生产困难,调整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比例,保持适量出口。三是支持国内橡胶企业“走出去”。国家应该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导向和杠杆作用,支持国内企业到境外去发展天然橡胶事业,以降低轮胎企业的生产成本。四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日益频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减少贸易摩擦,坚决抵制贸易保护主义。

税收政策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它在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产业布局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税收政策对中国轮胎行业的影响,力求让国内轮胎生产企业充分认识到企业所面临的生产经营环境、行业未来的发展走向和前景;力求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参考,从而最终达到撰写本文的目的。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学院财政与税收学院)

上一篇:旅游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发展... 下一篇: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间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