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注意力,是课堂效果的关键

时间:2022-07-03 05:14:41

学生的注意力,是课堂效果的关键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这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常说带新的话题。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时间,如何有效、高效地合理利用、提高课堂效果,我认为关键在于能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大多数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容易开小差,爱说小话,小动作比较多,有些呢,逃避要持续用脑的工作,看上去像懒动脑子心不在焉的神情,针对这种种情况,如何才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本人探索性总结以下几点,通过平时的训练,孩子们的注意力有所提高。

一、提出学习目标

上课之前,给全体学生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不要太难,免得有些学生逃避,当他们知道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有目标有意识去追寻答案,学生只有集中注意力去理解文中所讲,聆听老师所教,才能优化课堂效果。

比如学习《古代英雄的石像》就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开体现学习目标。

1、石头为什么故意让语气柔和些,用商量的口气“说话”。

2、找出石像说的话,想一想石像具有什么特点。

3、小石头如何反驳石像的话?表现小石头什么性格。

4、石像忽然倒下来,石像为什么倒了?

5、石像倒了以后,如何结局。

二、培养对课堂的兴趣

有些孩子成绩差,上课无精打采,不愿动脑动手,而我们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特点去启发,引导到课堂中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哪个孩子,都有兴趣爱好,一个有意思的游戏一个是有探索性的学习情境,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事例,一句知心的导语,一次实验操作,这些都是能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四九我的母亲》一文中,我就播放阎维文演唱的《母亲》,让孩子来感受音乐魅力,陶冶情操,让音乐爱好者跟着一起唱,听后道出自己感受。

在学习《钱塘江观潮》时,由于教师观看过并摄有视频,拿来与同学分享,引出孩子们兴趣,让他们加以想象,创新地勾勒出钱塘江观潮时景色,在对比本人所见到观潮情景,让学生更直接与老师交流,从而更好理解课文。

三、发挥榜样的作用

有些优秀学生上课也容易走神,比如突发事件,教室外其他活动,都会分散他们注意力,他们本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少年,老师可以利用那些伟人,科学家的成功事例,为学生树起榜样的力量,来鼓励他们,科学家们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让“神九飞天”,得集中注意力,不出丝毫错误。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刻苦钻研的精神、专心致志的作用。

《的少年时代》年轻时为了训练自己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曾经为自己立下一个训练科目,到城门洞里,车水马龙之处读书,就是为了训练抗干扰能力。

通过这些人物的介绍,为学生树立榜样,他们就会集中精力听讲,控制自己的思维。

四、排除学生内心的干扰

初中生的内心是丰富的,有些已有早恋现象,整天想入非非,有些孩子对学生已失去信心,神志有些乱,心头有各种浮光掠影的东西,就浑浑噩噩、糊糊涂涂、庸庸俗俗过一生,针对这类孩子,在课堂上,要予以提醒多给他们一点微笑,多给孩子一些关心,让他们知道你在关注他,他就会集中注意力来听讲,光这些还不够,课后要进行心理疏导,心与心的交流,对他们平时优点予以肯定,对这种青少年现状不要予以打击,讲述老师也曾是青少年,也有此想法,拉近距离,对于“早恋”、“混日子”的危害进行分析,讲述成功人士不一定有渊博知识,但有一颗对生活炙热的心,他们去拼搏、去努力,对事情认真态度,以致他们在事业上、爱情上成功,明白自己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他人的人,有一颗健康的心理。

五、节奏分明,处理好学习与休息的关系

同学们平时有这种情况,一天就是复习功课,从早晨开始就好像在复习功课,书一直在手里,但是效率低下,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针对这种重复`厌烦的学习现状,老师应让学生休息片刻,抛开一切,闭目养神,定下心来几分钟,清理大脑,重新上课,而这时,老师要把握最佳学习时间,保证在最佳时间内完成任务解决关键问题,努力控制节奏,做到课堂尽量无废话,教师讲解不在于多少而在于精要。

对于“春困”现象,我经常用齐唱歌方式,唤醒孩子们意识,睁大眼睛,来迎接新的一课,偶尔讲些幽默笑话来愉悦他们大脑,这也叫学习,休息劳逸有节奏的结合吧。

六、不能停留难点上

教师讲授时,时常碰到难点,而自己非得把它整明白,但又不易理解,往往纠结某个结果,学生听得模糊,思绪不清,容易走神。

我时常方法是尽量让它简单化,明了化,让大众学生能接受,不是很深奥,对学生确实缺乏理解又缺乏兴趣的失误,尽量不去研究它,学习它。对孩子是一个特别艰难的训练,这个问题不理解不要紧,接着听老师往下讲,这一段不懂,放下来,接着往下阅读,不能让学生对书望而却步,对你的课似懂非懂。

只有普通的孩子都能理解的内容,才会对他有热情,才会去集中精力弄懂问题。

对学生做些集中注意力的训练,才会提高课堂效果。只要学生的注意力逐步提高,增加学生的参与度,知识的传播度才会更广,真可谓“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上一篇:运用多解性数学题培养学生能力 下一篇: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