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招标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7-03 04:59:06

建筑工程招标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为确保招标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企业必须充分重视对招投标活动中的问题逐一进行破解,达到有效管控招投标活动的目的,从而使建设工程项目如期按照计划稳步进行,保证项目结果与计划的同步性。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招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完善建筑工程招标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标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的招标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与政策性较,同时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招标工作人员应不断的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严格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护招投标工作的严肃性与公平性,要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增强管理水平、加强监督力度、不断探索招投标管理的新举措,为我国建筑工程招标市场良性、健康地发展。

一、建筑工程招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招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有很多, 最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对投标单位资格审查不严格

业主在选择招标单位时没有深入实际了解其管理水平、技术力量、机构装备、历年来的经验效益及信誉等情况, 而是凭据其关系好坏、投标书编制完善与否予以确定, 标书编制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企业的形象。为此, 有些施工企业为了承包工程,高薪聘请经验丰富的人员编制标书, 从标书看, 其全面、完善、合理。很明显从表面上看确实很完善, 实际上根本不具备相应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另外, 还有一些跨行业的施工单位, 通过关系也进来了, 业主也没有分析其行业的性质与公路工程的差别, 使一些低劣的施工队伍中标。

2、标底较实际造价偏低

作为承包企业从工程中获利是根本目的, 然标底较实际造价偏低。对于讲信誉的施工企业则通过加强管理、提高工效、节省管理费用等来弥补工程承包资金的不足, 然而对于大多数承包企业则想方设法寻求偷工减料的机会以达到有利可图的目的, 皮包企业更是如此。另外, 过低的标底还会导致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投资不足、计划拨款不到位, 建设中产生停工待料的情况, 从而使一些该紧密衔接的工程而没有及时施工, 导致工程质量低劣。

3、业主过分注重标底, 施工企业盲目报价

有的业主过分注重将标底作为评标的尺度或把最有利于自己的条件作为评标的杠杆, 由此有些企业就抓住这个特点本就对设计意图、工程面貌和现场情况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 为了揽到工程, 承诺虚假条件, 盲目报价, 低价抢标。然对于业主也没有按实事求是地去考察投标单位能否按报价完成任务,而是以自身的利益出发, 结果导致让盲目或有意降价的投标单位中标, 并且对于有些中标单位自己还不愿意去做, 还要分包下去, 自己抽管理费, 这样一层剥一层、层层克扣, 每一个包头都想从中获利, 然工程本身标价已经很低了, 若确保质量的话就根本无利可图, 从而导致偷工减料, 或延长工期等情况,使得工程在实际过程中不能顺利开展, 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隐患。

4、招标中有未尽事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

招标文件中有些工程量的差错, 特别是增加或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新增的项目, 业主对这些增加的投入往往采取打折或回避甚至否定的态度, 这样导致承包者在难以承受这笔难以兑现或不能得到认可的工程投入时, 便从其它项目中通过节省工料机等费用予以补偿。

另外, 有些承包者本应对招标中的某些未尽事宜可向业主提出索赔, 然而为了搞好关系却不敢索赔, 使明正言顺的赔偿变成偷工减料的黑径。

二、完善建筑工程招标管理的对策

1、健全法规制度,加大执法力度

健全、完善、可行的体制机制,是避免和遏制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中串标、围标行为发生的有效保障。《招标投标法》的出台,在程序上把住了各种不正当的竞争,阻断了不少违规交易行为,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招投标的相关制度建设也呈现滞后现象。因此,必须加快完善《招标投标法》的配套法规,以保障该法的顺利施行。加大对围标合谋参与各方的惩罚力度,包括经济、行政和刑事处罚,从而降低预期收益,尽可能使参与围标各方被查处后综合损失接近或小于围标合谋收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黑名单清出制度,严厉打击围标、低价抢标、忽视工程质量等违规行为,提高投标人的违法违规成本。行业协会也要完善行业内部的诚信行为记录、信息和信用评价等工作。

2、严格把好资格预审关

加强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对其资质、业绩、信誉等内容进行详细考察,以判断其履约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防止投标人进行挂靠投标等情况的发生,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要对投标人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授权书等进行审查。

(2)对投标人信誉进行审查,看投标单位是否在交通运输部和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黑名单之列,是否处于被责令停业、投标资格被取消、财产被冻结、接管或破产状态,是否有骗取中标和严重违约及出现过重大的质量事故。

(3)投标人要求的项目经理及项目主要负责人、主要机械设备的审查,主要看项目经理及主要负责人是不是和招标人要求的相符,最好查看有关证书的原件,防止制造虚假材料;机械设备最好进行实物考察。

(4)投标人的施工业绩也是资格审查的主要内容,看投标单位是否做过类似的工程项目,是否有这方面的施工经验。

(5)对投标人的资金落实情况进行审查,假如投标人的资金没有落实,其他方面的优点再突出也是没有作用,因为中标后投标人没有良好的资金规模和资金计划,项目将无法实施,有可能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带来很大隐患,甚至造成工程无法实施。

3、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下,由招标人提供统一的工程量清单,投标人根据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自主填报单价和合价,有利于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并有利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所有投标人均在统一的工程量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力考虑风险竞争价格,有利于公平竞争。工程量清单计价一般采用单价合同,工程“量”的风险由招标方承担,工程“价”的风险由投标方承担,利于风险分担。

4、要重视标底的确定

对于一个招标项目应如何编制标底,标底在评标过程中起什么作用,这取决于招投标项目的性质。应根据招标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编制标底,如果需要必须经过项目法人或项目法人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招标机构编制,但标底必须严格保密,以防止某些单位或个人获取这些信息后进行串标活动;对于招标控制价可在开标前几天(如广西就规定为开标前7天)公布,尽量不要给那些想串标单位或人员留下更多的时间去准备,降低他们串标成功的概率。

5、科学评标

评标办法应结合不同的招标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定,它是在招标项目开标后确定中标单位前,各评委和评标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准则。评标办法应把工期、质量、投资三项结合起来,不能片面追求最低报价,忽视工程质量,也不能只追求质量和建设速度达不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评标专家必须符合招投标法规定的条件,必须熟知招投标法律、法规,必须选择具有认真、公平、公正、诚实、廉洁素质的技术人员。

参考文献:

[1] 吴文平,王志刚.新时期中国的建筑市场发展[J]. 科技咨询导报. 2007(25)

[2] 杜渐.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到了一个拐点——由德国建筑业的现状展望我国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J]. 科技资讯. 2007(32)

[3] 鲁志强,万昊周.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探索[J]. 科技资讯. 2008(17)

上一篇:提高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能力的设计以及措施分析 下一篇:对房地产开发中设计管理工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