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苗木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时间:2022-07-03 02:45:31

园林绿化苗木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近年来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园林绿化总是跟不上扩张的脚步,并且在一些建好的园林中,出现缺苗死木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城市园林的美观。如何才能避免死木现象呢!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认为要深入了解园林绿化苗木病虫害的相关基础知识,并通过采取综合性的技术防治手段和措施,提高园林苗木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从而实现园林绿化中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综合防治;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原则

1)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首先要强调安全为主,采取物理、 生态防治方法和高效低毒的化学药物进行综合防治;2)以园林技术措施为基础 ,因地制宜协调好生态、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方法,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3)使用化学药剂时,注意对人、环境、天敌及植物的安全,根据城镇园林绿化特点,贯彻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采取一些行之有效、 安全可靠措施,使城市园林绿化创造出"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地,从而发挥城市绿化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园林绿化苗木多发病虫害的原因

1、果树、蔬菜病虫害影响

有些园林绿化苗木常常与周围的果树、蔬菜等农作物相邻,这就造成了园林苗木除了受到自身特有的病虫害威胁外,还会常常遭受到很多来自果树及蔬菜等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导致园林植物病虫害多于农林作物病虫害。

2、病虫害种类繁多

由于园林植物在种类上较为丰富,且生长周期不一,再加上地质条件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使得园林在小范围的气候和环境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这就给病虫害的成长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进而孕育出了种类繁多的病虫害物种。

3、化学防治受限

由于城市园林大多是处于城市中人口密集区,因此,为了保证人、环境、动植物以及天敌的安全,在进行苗木病虫害防治时,对化学类农药制剂的使用限制较多,再加上城市绿地的线长点多,且交通繁忙、人口集中、树木高大,也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化学防治,从而导致对病虫害的治理速度低,预防效果差。

4、人为因素干扰

城市园林主要是为人们休闲活动提供场所,这就导致人们在进行活动时,其行为常常干扰到城市绿地系统中生态功能的平衡和稳定,造成同林植物的抗性下降,从而导致病虫害的多发。同时,街道、工厂、住宅等对城市的划分也削弱了城市生态的互补功能,从而加剧了病虫害的多发。

5、城市热岛效应作用

随着城市中热岛效应的加剧,使得园林绿化中的生态系统在气温、空气以及生态环境方面的条件较农林生态系统条件差,再加上城市中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的污染严重,导致苗木病虫害的多发。

三、园林绿化苗木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科学种植,合理养护管理

要从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目标出发,根据园林苗木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通过为园林苗木创造不利于病虫害滋生的生态环境,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园林绿化苗木自身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达到降低病虫害发生的目的。通过科学的种植,结合合理修剪、浇水、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养护措施,增强苗木的抗病、抗虫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它们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2、植物检疫

要加强对引进园林苗木的病虫害检疫,以防止有危险性的病虫害侵入到园林的植物系统。例如,潜叶类、美国白蛾、美洲斑潜蝇等外来病虫害对我国的园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极强的危害作用,一旦发现,必须予以就地消灭。

3、物理机械防治

物理机械防治的措施简单实用,容易操作,见效快,可以作危害虫大发生时的一种应急措施。利用简单的工具以及物理因素(如光、温度、热能、放射能等)来防治害虫的方法,称为物理机械防治。特别对于一些化学农药难以解决的害虫或发生范围小时,往往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

1)毒饵诱杀。利用有些害虫的趋化性特征,在其所喜好的食物当中加入相应的毒素剂,从而达到诱杀害虫的目的;2)灯光诱杀。利用大部分害虫(如蝶类、蛾类、金龟甲等)的趋光性特征,对害虫在成虫阶段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3)潜所诱杀。利用有些害虫具有特定时间通常呆在特定环境中的习性特征,通过人为设置一些类似的环境来对害虫进行诱杀。

4、选用无病虫种苗及繁殖材料

在苗圃地的选择及处理方面,一般应选择土质疏松、排水透气性好、腐殖质多的地段作为苗圃地。在栽植前进行深耕改土,耕翻后经过曝晒、土壤消毒后,可杀灭部分害虫。消毒剂一般可用50倍的甲醛稀释液,均匀洒布在土壤内,再用塑料薄膜覆盖,约14d后取走覆盖物,将土壤翻动耙松后进行播种或移植。在选用种苗时,尽量选用无虫害、生长健壮的种苗,以减少病虫害危害。如果选用的种苗中带有某些病虫,要用药剂预先进行处理,如桂花上的矢尖蚧,可以在种植前,先将有虫苗木浸入氧化乐果500倍稀释液中5 ~ 10min,然后再种。

5、化学防治

即利用有关的化学药剂对苗木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它通常在园林突然或大面积发生严重病虫害时运用。考虑到城市中人们的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平衡,在运用化学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时一定要谨慎,不能长期或者无节制的使用。

6、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当前最为推广的一类病虫害防治方法,它是依据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生物物种之间的斗争,利用有益的生物或生物、微生物制剂,通过以菌治虫、以虫治虫、以鸟治虫等手段进行防治。这种方法从自然生态平衡角度来抑制有害昆虫和病变的发生,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生物防治能够大量的消灭病虫害,不会对人、畜、植物以及天敌的安全造成危害,也不会污染到城市环境,能够从根本上遏制各类病害虫的发生,促进和推动城市生态的健康,良性循环。

7、合理配施肥料

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平均肥料利用率还不到30%,不同区域的利用效率存在较大差别,尤其在东部沿海地区出现过量施肥现象,不仅导致肥料资源浪费,也带来严重的耕地污染隐患。因此,合理配施有机肥与无机肥非常的重要。如有机肥如猪粪、鸡粪、人粪尿等,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使土壤疏松,透气性良好。无机肥如各种化肥,其优点是见效快,但长期使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会产生不良影响,故两者以兼施为宜。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施:氮、磷、钾是化肥中的三种主要元素,植物对其需要最多,称为大量元素;其他元素如钙、镁、铁、锰、锌等,则称为微量元素。在施肥时,强调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合施用。在大量元素中,强调氮、磷、钾配合施用,避免偏施氮肥,造成花木的徒长,降低其抗病虫性。微量元素施用时也应均衡,如在花木生长期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则可造成花、叶等器官的畸形、变色,降低观赏价值。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在施用有机肥时,强调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原因是未腐熟的有机肥中往往带有大量的虫卵,容易引起地下害虫的暴发危害。

结束语

总之,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是病虫控制的系统工程,要掌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病虫害预测工作。在园林养护过程中,使栽培环境尽量符合园林植物生长要求, 使植株生长健壮抗性增强,病虫害发生减少到最低限度。一旦发生病虫危害,要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做到“治早、治少、治了”,把病虫害控制在景观效果允许的范围之内,杜绝扩大蔓延。

参考文献:

[1]孙江南.赵晓梅.关于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建议[N].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2]孙一兵.张晓芬.关于控制和管理好城市园林的建议与思考[J].现代园艺,2012(5).

[3]刘小琴.刘冬梅.关于加强园林绿化管理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思想[J].中国乡镇企业管理,2008(4).

上一篇:居住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设计浅析 下一篇:探究汽机危急遮断系统通道故障及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