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民:用面子来挣钱

时间:2022-07-03 02:01:10

第一印象中,张英民,这个双桃精细化工的董事长便带着一股“技术宅”的气质:高大的身材,朴素的工作服,热情的笑容和飞快的语速。这一切都表明,他是―个风风火火的实干家。

在近一个小时的交谈中,他对双桃精化在搬迁中以及搬迁完成后的技术改造、工艺革新、设备引进、管理提升等方方面面的做法与打算讲述得头头是道。遇到复杂的化工流程,他便随手拿起纸笔,向笔者一步步解释,令人为双桃精化巧妙的循环经济拍案叫绝。

实际上,从距离环湾高速仅几公里的宜昌路搬迁到平度新河,双桃精化的改变,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变化。现在的双桃,也并非老厂区的简单复制。双桃人、海湾人挂在嘴边的“二次创业”,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总停留在过去,不肯转变,那是穷要面子。什么时候能用面子挣钱了,企业才是真正发展起来了。”简单质朴的话语,表露出张英民所代表的双桃人对待转型升级的态度。

视野决定高度

“你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觉得自己是数一数二的,但是你到更大天地里,就会发现自己只是一般水平。要是放到全国、世界去比,就更落后了。老坐在井底,看到的就是那么大的一片天。青岛市总提‘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这几句话要好好学才行。”

――张英民

谈到目前双桃已经引进的意大利KT公司裂解炉,张英民颇为感慨,在搬迁之初,双桃购买了国内的裂解炉,当时,很多人认为那已经是最先进的了。但是,经过率队去四川五粮液集团考察,看到人家生产醋酐的裂解炉,张英民深感差距:既然是搬迁,就要拿出魄力,不能再搞过去那一套。先进不先进,指标说了算,两套设备对比起来,国外设备热效率、产品收益率都大大高出国内设备。

经过计算,意大利KT公司的醋酸裂解炉在生产成本上,每吨可以节省1200-1500元。张英民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好的炉子用煤又少,获得的热量又多,顺便还能做锅粥。差的炉子可能用了五六块煤球,火也烧不旺,还会弄得满屋子烟,甚至带来生命危险。性价比,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急功近利,只考虑短期成本低,这对企业长远的利益,是没有好处的。”

因此,经过与海湾集团的慎重考虑,双桃眼睛向外,在二期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裂解炉。尽管引进国外设备价格稍高,但是张英民认为,设备性能提高之后,节省的成本是直接经济利益,而产品质量的提高又为企业带来了间接经济利益,毕竟对于精细化工来说,纯度97.5%和99.5%,差两个百分点,很可能会为产品带来致命的隐患。至于进口设备产生的环保效益,那更是无法估量的。

选择大于努力

“过去那套模式已经不行了,走到头了,你把它搬到新河,还是不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能‘劣汰’就不能‘优胜’。‘腾笼换鸟’当然是要换上一只好‘鸟’,不能再继续养过去那只‘小麻雀’了。”

――张英民

从原来设备全部购自国内,到现在主要设备全部从国外采购;从原来数量众多的单体设备,到现在单体设备缩减大半;从原来的污染企业,到现在循环经济实现“零排放”;从原来依靠工人进行生产操作,到现在实现DCS自动化控制。双桃在真正实践着海湾集团提出的“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的“四化”要求。

为了实现“四化”,以张英民为代表的双桃精化上上下下职工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五个月干十个月的活”绝非夸张,而是这里的真实写照。但是与努力相比,双桃所作出的选择同样重要。套用一句人们常常说的话“选择大于努力”,首先,需要选择对了方向,若是方向错误,再多的努力也于事无补。正如公司副总经理陈安源所言:

“多年来,企业在技术上大大小小的革新也不少,但是难以实现根本性的转变。”

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齐,这是双桃的选择。目前,裂化炉、反应釜、搅拌、干燥、分离、包装等主要设备,技术全部来自意大利、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生产工艺全部实现DCS自动化控制。双桃的转变,是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的转变。

这些转变,使双桃真正走上了一条“国际化”的道路。过去在老厂区,与双桃一墙之隔的是全球领先的纺织品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亨斯迈纺织染化。这家公司制造和销售各类化学品及染料,为纺织品增添色彩,改善效能,如抗皱易护理,防水抗污等。亨斯迈在全球7个国家拥有11个主要制造点。其业务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的客户超过10000家,称得上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同行。多年来,双桃与亨斯迈并无太多业务往来,但是亨斯迈在了解到双桃引进了丹麦的干燥系统之后,决定与双桃“一起玩耍”,并将其老厂区的设备以1美元的价格转让给双桃。

在张英民看来,先做好重点的项目,以点带面,才能将企业拉向更高端。无论是海湾集团提出的“双乙烯酮强,双桃强”还是亨斯迈的例子,都说明了这一点。

观念成就梦想

“固守着过去的成绩,不肯放下姿态转型,那是‘穷要面子’。什么时候能用面子挣钱了,企业才真正发展起来了。”

――张英民

无数企业的事例说明,转型,如果只是学习先进的技术,那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真正从观念、文化的层面实现转变,那就难了。很多成功企业中,创新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传统。

从张英民个人的经历,也能看出这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之前在同属海湾集团的海晶化工,张英民就带领企业进行了如“离子膜电解”之类的一系列技术革新。后来张英民又担任海湾集团总工程师,对整个集团的搬迁、二次创业、“四化”理念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013年7月,他被任命为双桃精化的董事长,便一直坚守在生产一线,为双桃的搬迁工作兢兢业业。

“你说你比别人强,就要告诉我你强在什么地方,用指标来说话,别的都没用。当年海晶生产聚氯乙烯的电石消耗率是1.38,同行业其他企业是1.5,要是谁说自己比海晶强,打死我也不相信。”张英民就是这样一个认真而倔强的人,从海晶到双桃,不断突破,已经成了他骨子里的一种本能。

人如此,企业也应具备这样的性格。张英民认为,企业应当具有创新自发的原生动力,主动、自觉地向世界一流水平靠拢,不断地学习、提高,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现在某些地方的化工企业观念还停留在过去,只看短期利益,不注重环保。有的企业偷埋固废、偷排污水。这样的企业如果不转变观念是无法获得长远发展的。因为环保不但是化工企业的硬性指标,更是世界大势所趋。”张英民如是说。

目前,整个海湾集团都在学习“HSE”的理念,H,代表健康;S,代表安全;E,代表环境。学宁波万华,学美国杜邦,学习的是一种将安全生产贯彻到底的态度,双桃要将这种态度变成自己坚持的理念,切切实实地向着现代化工企业迈进。有人说,杜邦的十大安全理念,是其长寿的基因。而双桃精化已经走过了近百年,下一个十年,下一个百年,它应当以怎样的姿态生存下去?这是张英民的梦想,也是双桃的梦想。

上一篇:浅谈园林绿化景观规划 下一篇:激“萌”的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