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时间:2022-07-03 11:39:42

(续2002年第9期)

四、"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这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

列宁称他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他这句话是说河在不停地流动,当人第二次踏入这条河流时,接触到的已经不是原来的水流,而是变化了的新的水流了。这句话告诉人们:世界上的事物,永远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一切皆变,无物常往"。对于这一思想,恩格斯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际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韩树英主编:《通俗哲学》)

社会犹如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种种社会现象,犹如河中泛起的涟漪或浪花。某种社会现象出现后,它不可能永远保持下去,还要发展、变化,变的既是它,又不是它。因此,我们说记者要善于捕捉某种社会现象,还要善于发现它的变化,抓住它的变化,作进一步的观察和报道。

2000年济源市广电学会曾送评过一篇名叫《地方话 普通话 外国话的三部曲》的电视长消息。讲的是有一个叫水洪池的小村子,是该市自然条件最为恶劣的村庄之一,1988年时全村人均年收入尚不足百元。由于封闭和经常与山西省阳城县人民交往,村民说话常讲阳城方言,本市的话已经说不好了。

经过10年艰苦奋战,该村修通了下山的公路,办起了工厂,开发了风景区,装上了有线电视,安上了程控电话,打开了致富的大门。吸引了不少外地客人参观、考察。但由于语言障碍,他们的话外地人听不懂,普通话他们听不懂,无法交谈。于是聘请了老师进山教讲普通话。到1999年年底,90%以上的年轻人都能用普通话和客人交谈。

由于"路先行,语言通,百业兴",旅游资源的开发又吸引了一些外国人、港商前来洽谈投资。光会普通话也不行了,村党支部于是又聘请了英语教师,在学校教年轻人学英语。

这篇消息因为角度新颖,内容独特,被评为省好新闻一等奖。村民们学习语言的经历,反映了他们渴望了解外部世界,与外部进行交流的迫切愿望,是小山村纳入改革开放大潮的一个表现。它本身表现出不断的进取精神,记者的消息也反映了这种进取精神。

还有一种社会现象,当其出现时具有很强的新闻性,而再次出现时就不再有什么新闻方面的意义了。记者要对它进行再次报道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寻找已经变化了的新的特点。比如《农机千里走中原》现象,就有这方面的典型意义。

1995年,河南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国道上出现了大批滚滚南下收麦的收割机,这引起他们高度的兴趣,于是立即做了采访。他们的报道说:"据河南农机部门的负责人透露,从5月下旬到6月初这十几天已经有500多台大型联合收割机从山西、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源源不断开往夏粮成熟最早的河南。农机手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开的都是自家的收割机。他们或是三四辆车一组,或是十几、二十辆一队,昼夜兼程,利用夏粮从南到北陆续成熟的时间差,从河南南部的夏粮主产区开始,边收割边向北推进,形成了农机千里走中原的壮观景象。"这个电视片在河南台播出后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反响很大,被评为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农机千里走中原》,不仅场面壮观,而且昭示着,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新的机械化服务的方式和体系也出现了。值得各方关注。后来几年,直到现在,"农机千里走中原"成了每年五六月份的一种常见现象。有什么新的特点值得报道又该如何报道呢?以前的人们发现"农机千里走中原",走得并不顺畅,沿途随意拦截的有之,设卡刁难的有之。记者们又发了消息,引起各地关注,沿途开始清理"农机千里走中原"的障碍,是对原来新闻的补充。

再后来,人们发现,"农机千里走中原",农机太多,会造成国道堵塞,长途南下,也不经济、合理。铁道部门于是出招儿,在南方开镰收割小麦之际,集中装运北方散户的联合收割机南下,保证了长途行车的安全,减轻了国道的压力。记者们也对此作了报道。这是对于原有报道的延伸,使人们对"农机千里走中原"现象的发展、现状有了新的了解。

注意寻找一个新的视点,对原有现象进行连续、追踪报道,记者必须有"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那样的感觉和认识,才能不落窠臼,有所发现,使旧的现象报道常报常新。

五、"拔出萝卜带出泥",要善于挖掘现象背后的新闻。

有些社会现象是完整的,可以独立地显示某种意义,体现某种性质。有些现象则是极其表象的和零碎的。应当挖掘它背后的东西,否则这种现象便如一堆泡沫,没有任何意义。

比如英雄与歹徒搏斗,司机、乘客或街头人群却做麻木的"看客",这种报道多少年来都不绝于耳。但却很少有人对"麻木的一群"为何如此麻木做深入的、具体的采访和分析。仅仅是泛泛地谴责,很难让人进一步警醒。从鲁迅有感于日本人在中国土地上杀中国人,中国人做麻木的看客,已近100年了,为什么中国人在歹徒和义举之间还不能当机抉择?这里的原因恐怕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发掘现象背后的新闻,往往比报道现象本身更有意义。郑州有一家报纸曾有一篇报道,题目叫《四万温州客绿城掘金》,就只报道了现象,没有做进一步挖掘。比如:温州比郑州富裕,为什么他们来郑州掘金?郑州有些什么"金"可掘?为什么温州人能掘得,郑州人却掘不得?郑州人是富得不屑于掘还是不会掘?等等。这些问题如一步一步剖析,会写出一篇很有深度和厚度的报道来。

我们知道,国外有经验的记者往往抓住一种现象紧追不放,从而搞出很好的报道来。比如2000年10月13日的《参考消息》曾载路透社文章《诺贝尔奖为何经常光顾美国人》,文章抓住美国人获得诺奖比较多的现象,紧追其原因,道出了美国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基础资金投入上的可取之处:许多国家存在"论资排辈的做法",而美国能够在基础研究上"资助那些最优秀最杰出的人";许多国家不敢打破现状,对长者或上司总是毕恭毕敬,而在美国,人们"总是提出疑问,并朝着新领域迈出下一步"。这就从深层次回答了人们的疑问。

六、对某种现象赋予感情,写出感受。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文绘画讲究"化景物为情思",要有"弦外之音"、"象外之旨"。

记者在观察社会现象时,由于对对象的认识、领悟,往往"能将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兴趣、意志的目的指向性融入于当下对象的知觉之中,使知觉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事物感性面貌本身,而附着特定的观念和情绪意义"。(刘叔成等《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写出对于某种现象的感受,往往就是赋予某种事物以生命,以动感,以有情化。它能更深刻地影响受众。这些年来,记者运用这种手法,写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康群先生的《二七塔的变矮》,就是其中的一篇。

郑州市"二七塔"是为纪念"二七大罢工"而建的。20世纪50年代初,建了木塔,1971年重新建筑,塔有14层之高,而在1978年以前郑州市最高的建筑是市委的七层办公大楼。二七塔当时在郑州的建筑中无疑如"鹤立鸡群"。但1980年以后,郑州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一座座拔地而起。于是作者感到"山高月小,绿肥红瘦,以二七塔这位'将军',并不那么高大,反而日益变矮了"。

《二七塔的变矮》一文,对比中写出了作者的一种感受,其目的还是反衬改革开放以来郑州市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成就,反衬"座座高楼平地起"的喜人现实。

同上述写法,还有《郑州,离海近了》,也是从感受中看变化,以感受写现象。郑州,位居神州腹地,属于内陆省省会。离海的距离缘何会"近了"呢?原来是说:

过去人们只能通过海盐、海带之类品尝一下海的味道;如今,郑州人想吃生猛海鲜,几乎像萝卜白菜一样容易寻找。

过去,郑州没有口岸,进出口货物需到沿海沿边去办理繁杂的手续;如今,就地装上国际标准集装箱,就等于交到了海外客商的手里。

……

于是作者以此写了郑州航空港、陆路港的建设和观念的更新,说明郑州"正在全方位、多层次地架桥拓路,走向大海,走向世界"。

观察一种现象,感受这种现象,并赋予这种现象以生命,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郑州商战漩涡中心再爆新闻:二七纪念塔"下海"了》,也是这样一篇有特色的报道。郑州二七纪念塔及其二七革命纪念馆地处郑州商业中心的二七广场,原来每年约有120万人次参观。近年商战激烈,游览者少购物者多。而纪念塔及纪念馆仅维修费用等开支每年就需几十万元,单靠门票和国家补贴已犹如杯水车薪。在不影响塔身原始结构的基础上,纪念塔工作人员"走'以塔养塔'之路,有效地减轻了国家负担"。这里用了个"下海"的时髦词语,概括了二七纪念馆工作人员解放思想、利用可用空间增加收入的事迹,形象有趣,让人过目不忘。题目好,文章就活了。可见,对无生命的事物赋予生命的意义,是写活某一类文章的诀窍之一。

(续完。全篇合作写成,上下篇由作者分别署名。)

上一篇:“做事”与“作秀” 下一篇:成长不可无书

文档上传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