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女人的名义――中国当代艺术中女性主义的言说

时间:2022-07-03 09:01:12

以女人的名义――中国当代艺术中女性主义的言说

【摘要】女性主义艺术在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以来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受到很大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些作品受到西方女性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在作品中呈现出女性主义的色彩。这些作品中的女性主义大多是以女人特有的生理、心理和生存经验而进行的创作和观念表达。

【关键词】当代艺术;女性主义;生存关照

女性主义艺术是一种源自西方的艺术思潮,对生命情境和生存状态的关注是女性主义艺术作品的共同特征。“女性主义艺术家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和世界,运用多样的材料、媒介和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心理和思想,创作出了极为丰富多彩和富有挑战性的艺术。”①在西方艺术史中,20世纪初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洛被尊为女性主义艺术之母,她将自己的生命遭遇和女性特有的敏感融入到作品中。她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自画像,如:《带荆棘项链和蜂鸟的自画像》、《系扎发带的自画像》、《迪亚戈和我》、《在墨西哥和美国边界线上的自画像》、《两个弗里达》……这些自画像以身体和身体器官为表现主题,同时衬托以热带植物、猴子、黑猫、鹦鹉等物像,完全摒弃了传统肖像画的审美标准,集中表现了鲜明的自我意识。“卡洛的作品将历史、现实、幻想、传说以及个人意象化的符号拼接在一起,超越了直线性的现实主义描述手法,从而以自我心中的意象,打破了现实中父权制话语的秩序感。”②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野洋子、舍妮曼、克鲁格等女性艺术家从女性独特的视角观察、审视着生活和世界,创作出的作品使女性主义艺术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而今,女性主义艺术已经发展和演变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

“女人”与“女性”的涵义在艺术范畴中是有明显区别的,“女人”往往是指从生理层面的界定,而“女性”则强调从社会和文化层面的观照。中国当代艺术中女性主义的言说是以女人的名义对女性生存状态的观照。其中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艺术的表现对象是女人;另一方面是说女性艺术家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生存体验融入艺术创作,在作品中表达了女性主义意识。

在改革开放、人性复归的时代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一些女艺术家在作品中出现了一种对自我内心世界关照的迹象。如新生代艺术家喻红的《紫色肖像》,虽然依然是肖像的形式,依然采用写实主义的手法,但这种带有主观色彩的肖像画明显脱离了女性作为男性观看对象的藩篱,成为了女性艺术家表达自我的符号。刘虹的《自语》系列作品,采用单纯的黑白灰色彩或红色,用广告画式的手法进行描绘,而人物头部则被艺术家用布满褶皱的布进行遮盖,以突出表现女性的身体。或许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是这些被遮蔽的思绪只有女性自己才能真切地体会,外界对她的认识往往是错位和片面的。“虽然,这些作品将体验借助超现实手法中物象的象征意味转化出来,带有很明显的叙述性,还依赖于公共化的语言方式,但其对个人内心的关照和表达,摆脱了以往妇女绘画狭隘的主题和题材。”③这是在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当代艺术家女性主义意识的萌芽。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艺术在整个中国当代艺术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大批女性艺术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语言方式阐释着女性特有的生理、心理以及生活体验。如陈羚羊的观念摄影《十二月花》,以一年十二个月中艺术家本人的经期为题材,用古典的镜子折射出女性经期身体的局部影像,这种局部影像再配以当月开放的花朵,组合成一幅幅既神秘而又唯美的画面。这十二张照片分别命名为:一月水仙、二月玉兰、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荷花、七月兰花、八月桂花、九月、十月一品红、十一月山茶、十二月腊梅,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把十二个月的作品名称写出来,是因为它既是对女人如花的隐喻,同时也是艺术家对女性身体和生命的关注。另一位艺术家蔡锦的《美人蕉》系列作品,艺术家用独特的油画语言和技巧,以溃烂般的笔触把美人蕉刻画的黏糊糊、油腻腻,再以强烈而炫目的色彩刺激观者的视线。

进入21世纪以来,一批年轻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中不断散发出女性主义的色彩。兰艳的装置作品《月,经常高高挂在空中》,艺术家用各种花色的布料做成几百个女性生理期护理用品形状的物品,用透明的鱼线如“月”一般吊在空中,而“月”本身即代表着女性的意思。艺术家以女性特有的生理和生命体验并以女性细腻的表现方式,表达了对女性生命的呵护和关注。沈娜的油画作品《右手系列》,作品表现的女同性恋题材是艺术家对女同性恋这一特殊群体社会处境的关照,使观者重新去看待和思考两性情感和社会文化生态。王春燕的油画作品《仕女系列》,与其说她在绘画,不如说她在劳作。艺术家从女子绣十字绣的生活经历中得到创作的灵感,她的作品就是不断地画十字,如同在画布上不断地绣十字绣一样,各种颜色的十字在画布上重叠和排列,直到形成她想达到的意象为止,意图使观者从她这种女性方式的劳作中生发出对女性的敬意,并体会到生命的深刻意义。

在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许多作品呈现出了女性主义的艺术观念,女性艺术家以女人特有而敏感的生理、心理和个体生存经验进行艺术创作和观念表达,而且女性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了对材料的高度敏感,使材料更好地服务于作品的表达,这些作品表现了对女性生命的关注和对女性生存情景的关照。虽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中的女性主义表达没有如西方女性主义艺术一样猛烈、丰富和更富有挑战性,但是女性主义意识在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中的萌芽和不断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艺术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意义。

注释

①《破碎的痕迹――重读西方艺术史》耿幼壮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P295

②《女性艺术――女性主义作为方式》廖雯著,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P91

③《女性艺术――女性主义作为方式》廖雯著,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P124

上一篇:慈善,任重而道远 下一篇:对综艺演出的舞台监督工作和职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