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农村小额信贷支农效果分析

时间:2022-07-03 07:26:59

恩施州农村小额信贷支农效果分析

摘要: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村小额信贷和农村人均收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10-2013年间,恩施州农户贷款总额逐年增加,但从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所占的比例较低,仅占15.43%~17.96%;从小额贷款公司获得的贷款总额逐年增加,所占比例在16.23%~24.52%之间。2009-2012年小额贷款公司10万元以下的贷款总额逐年增加,但在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为1.95%~5.53%,表明恩施州农村小额信贷具有较大发展空间。2009-2015年农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是湖北省农村人均收入的55.81%~66.31%。小额信贷对农民收入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长期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村;小额信贷;农民收入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4-3787-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4.062

Abstract: Influence of rural microfinance on farmers’income in Ensh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had been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amount of household loans had increased,however,it is a low proportion between 15.43% and 17.96% in the total loan amount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 in Enshi. Total amount of household loans from microcredit companies showed an increase,and its proportion of total loans amount of microcredit companies was between 16.23% and 24.52%. Total loans of less than 100,000 yuan in microcredit companies increased from 2009 to 2012 year by years,but had a lower proportion between 1.95%-5.53% in total loan amount.Rural average personal income increased from 2009 to 2015 by years, but it was lower than whole province average personal income,its proportion is between 55.81%-66.31% of whole province average personal income.Rural Microfinance in Enshi autonomous prefecture has a larger space for development,but also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farmers' income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Ensh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village; microfinance; farmers' income

小额信贷(Microfinance)是指专向中低收人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1]。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金融机构,以满足中低收入农民“小额、分散”的信贷需求,助力中低收入农民脱贫[2]。

因为历史、地理、自然等种种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量较低、经济基础较差、社会发展较慢,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较为落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地处鄂西南边陲,下辖恩施、利川2市和建始、巴东、宣恩、咸丰、来凤、鹤峰6县,共有土家族、苗族、汉族、侗族等27个民族,全州的8个县市都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内的贫困县,其中部级特困县6个,到2013年底,恩施全州贫困人口还有108.64万人,约占农业人口的1/3,占湖北全省贫困人口的1/5[3]。有研究者指出,“就民族贫困地区而言,农民对脱贫致富、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日益强烈,而农户分布广、户数多且单个规模小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有相应的零星分散、额度小、总量大的金融服务与之相适应”[4-7]。本研究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村小额信贷现状及其支农效果进行分析,为农村小额信贷在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发挥较为有力的作用奠定基础。

1 恩施州农村金融机构分布现状

中低收入农民能够获得农村小额信贷服务的前提条件是金融机构能够覆盖小额信贷的需求者所在地。从表1可以看出,恩施州金融机构主要有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汉口银行和湖北银行。从表1可以看出,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汉口银行和湖北银行主要分布在州城和县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汉口银行和湖北银行在乡镇没有经营网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邮储银行的网点分布在乡镇的比例较高,分别为67.67%和71.30%。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在恩施州经营网点较少,并且主要在州城和县城。小额贷款公司在乡镇没有经营网点,村镇银行在乡镇仅有1家经营网点。

2 恩施州农村小额信贷分析

在2010-2013年间,恩施州农户贷款总额处于41 382万~793 589万元之间,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恩施州农户贷款不仅绝对数额偏低,并且在恩施州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中所占的比例相当低,所占的比例仅处于15.43%-17.96%之间(表2)。

2010-2013年间农户从村镇银行获得的贷款总额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由2010年的16 693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54 622万元,在村镇银行贷款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处于62.26%~69.64%之间。从小额贷款公司获得的农户贷款总额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由2010年的3 368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34 837万元,在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为16.23%~24.52%。

农村小额信贷是一种针对中低收入人群提供小额的信用贷款的金融服务,从表3中看到,2009-2012年小额贷款公司10万元以下的贷款总额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由2009年的93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2 826万元,但在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处于1.95%~5.53%之间,而50万元以上的贷款总额处于1 830~102 759万元之间,在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为36.09%~87.02%。

3 恩施州农村人均收入分析

恩施州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常住人口占比63.9%。农业仍然属于弱质产业,基础设施薄弱。从图1中看到,2009-2015年农村人均收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由2009年的2 810元增加到2015年的7 194元,但是与全省农村人均收入平均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是湖北省农村人均收入的55.81%~66.31%。

4 恩施州农村小额信贷支农分析

恩施州少数民族聚居零散、交通不便,需要农村金融机构设在村镇,但农村金融机构在恩施州经营网点较少,并且主要州城和县城,山区、贫困区不仅没有网点,连ATM自助存取款机也十分稀少。此外调查发现,县域农村金融机构很难在支农义务和商业利益做到兼顾。

恩施州农村人口占比高,生活水平较落后,对农村小额信贷需求较大,但是只有极少数的农民可以获得贷款。从表3可以看出,10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占全年贷款总额都低于5.53%,在2012年仅为1.95%,而50万元以上贷款占全年贷款总额都高于36.09%,在2012年高达70.76%,表明小额贷款公司全年贷款总额中向并没有多少抵押担保物的中低收入的农村人口提供小额信用贷款比例较低,大部分的资金并没有流向中低收入的农民,贷款额度并不符合小额、分散的原则,偏离了小额信贷需求者的需求。恩施州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农村小额信贷的覆盖面、贷款额度等方面还不符合小额信贷的要求,提供小额信贷的能力较为有限。农村、农业以及农民收入的提高和改善迫切需要农村小额信贷有力的支持。

从恩施州农村小额信贷和农民收入分析,表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村小额信贷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农民收入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长期的积极促进作用,尽管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供需之间失调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发挥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的作用,需要充分发挥农村小额信贷对于农民收入乃至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5 结论与建议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户贷款总额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小额贷款公司10万以下的贷款总额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在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农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恩施州农村小额信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对于农民收入乃至农村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农村金融机构在恩施州经营网点较少,并且主要分布在州城和县城,农村金融机构在商业利益和支农义务上很难做好平衡。小额贷款公司全年贷款总额中向并没有多少抵押担保物的中低收入的农村人口提供小额信用贷款比例较低,大部分的资金并没有流向中低收入的农民,贷款额度并不符合小额、分散的原则,偏离了小额信贷需求者的需求。

建议进一步转变观念,剖析农贷商机,必须在认清支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前提之下,解决并平衡商业利益与支农责任之间的关系,全面支持“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将搞活县域农村经济作为自己的责任,促进支农水平的稳步提升。进一步强化支农资金管理,促进县域内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及农产品加工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在不断扩大并搞活资本金的前提下,促进单户贷款比例的提高,使得惠民政策真正满足农户生产生活的需要。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机构基本设施建设,提高支农金融服务覆盖面。恩施全州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建设资金的投入,在人口密集的乡镇设点,在较为偏远而又有相当人口数量的地区设立ATM机。在较为偏僻的地区,可以根据农业生产周期的需要,安排在适当的时期开设送款下乡流动服务车,真正使农民得到实惠。

参考文献:

[1] 朱乾宇.民族贫困地区农信社推行农户小额信贷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2009(5):24-31.

[2] 王佳楣,罗剑朝,张 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基于陕西与宁夏20家机构的调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4,14(4):72-78.

[3] 朱乾宇.民族贫困地区农信社推行农户小额信贷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2007(4):24-31.

[4] 朱 扬.精准扶贫的恩施路径[N].2014-05-06.

[5] 刘 娟.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回顾,成效与创新[J].探索,2009(4):87-90.

[6] 杨占国,于跃洋.当代中国农村扶贫30年(1979~2009)述评[J].北京社会科学,2009(5):80-87

[7] 黄荣华,冯彦敏,路 遥.国内外扶贫理论研究综述[J].黑河学刊,2014(10):135-137.

上一篇:同侧异侧互化巧解距离和差最值问题 下一篇:5月投资策略:积极把握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