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例谈生物教学策略

时间:2022-07-03 07:19:12

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例谈生物教学策略

摘 要: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例谈了师生如何共同探究学习,如何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如何做好学生的分工合作,如何分配好学生的课上学习时间等,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中学生物教学这一学科有自己的特点,本文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例谈生物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一定要充分发扬学习小组的团结合作精神。所以这就要求教师给每个班分好学习小组,课下预习的时候,我们要先让学生自己主动完成学案中该做的题目,然后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讨论研究那些较难的题目,并且要共同完成本小组分配的任务,并精心策划课上该如何展示。

首先,在上节课教师就把制订好的导学案发到学生的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用的方法,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2)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重难点是:(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然后告诉学生,主要就是把书中的这两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自己弄会,当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这个实验不太容易理解,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

教师要进行细致的分工。比如,我所教的班级有六个学习小组,我就把导学案中知识链接部分分给了一个学习小组,把自主学习部分分给了三个学习小组,把当堂检测中的习题分给了两个学习小组。课下的时间就是学生们的准备时间,学生先自己对课本上的基础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再来完成学案中的题目,然后就是讨论探究。

上课的时候,主要是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的时间,45分钟的一节课我们具体的安排是5+30+10。也就是说,前5分钟是学生将自己要讲的内容展示在黑板上,比如我给二组的学生分配的任务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过程的讲解,他们的展示内容就是:

30分钟是学生讲解的时间。讲解的时候,他们只需要按照自己在黑板上展示的内容,讲解就可以了,讲完之后教师会给予适当的评价。

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总是认为这个噬菌体的转化实验就能够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了,其实不然,这个实验只能证明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只有我们证明了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我们才能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当各小组都展示完后,老师要给予系统的总结,并再一次强调一下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是考试中经常涉及的内容,提醒学生注意。

最后剩余10分钟左右的时间,教师把下一节的导学案发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进行下一节课的预习。

以上是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与体会,它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地去改进它,去完善它。

参考文献:

.课堂评价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河南省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

上一篇:公立医院改革的公益性问题探究 下一篇:浅论初中语文教学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