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卫红:一根一茎总关情

时间:2022-07-03 07:00:44

文文弱弱、细声细语、笑容羞涩,省农科院食用菌遗传育种与栽培专家彭卫红,一眼看去还像个刚走出校园的女大学生。但这位“女生”却已是位名副其实的“山珍大王”――那些灵芝、木耳、香菇,在她十数年的坚持下、在她成百上千次的实验中,是如此的芳菲满园

采访彭卫红,是件苦差事。一苦她的不善言辞:谈到自己,她就那两句话,“工作都是集体做的,我只做了一点本分”,任凭记者怎样“诱导”,也爆不出什么“亮点”;二苦她的专业:谈到科研,她的话多起来,核融合、双膜两段、无耳基栽培,记者虽事前做了功课,可还是很“茫然”。下面是记者的“扫盲”之路,但愿读者们能看明白。

精神感召:从袁隆平到肖在勤

写彭卫红,先得从袁隆平院士说起,因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彭卫红最佩服的人之一。

袁隆平为我们所熟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所从事的水稻育种研究与现今人类的口粮问题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吃饭”是天大的事,特别是在中国。而彭卫红有着与袁隆平相近的工作性质,不同的只是,她研究的是食用菌“杂交”――品种选育。虽然专业性很强,实际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彭卫红1993年大学生物系毕业时,选择了攻读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的研究生。这个不“时髦”的选择,将彭卫红带到了今天食用菌研究领域。

1996年,彭卫红进入省农科院土肥所工作,从此开始了她十年如一日的食用菌科研工作。身处新的岗位、新的集体,一切对彭卫红来说都特别新鲜。然而,几个月的新鲜期一过,彭卫红就感到前所未有的枯燥和单调:每天一上班,就是蹲在实验室制作培养基,观察、记录生长状况。“那段时间,我甚至有一种职业失望,难道以后天天就是这样。”彭卫红说。

日复一日的实验是枯燥的,但很幸运,这个团队是充满活力的。同事们纷纷安慰这名刚走出校园的小姑娘:“这可是新品种产生最关键的环节。我们刚来时也不习惯,过后就好了。”更有两位老前辈、老科研工作者以自己的精神、人格在鼓舞着她。

刘芳秀,一位彭卫红素未谋面的老前辈。彭卫红来到农科院时,刘老师已经过世。不过,从同事们的口中,彭卫红“认识”了这位“很独立、很坚强”的女科学家。在当时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她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食用菌研究领域,为四川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创造出这一领域在西南地区的最高水平。彭卫红对这位老前辈充满了敬意,刘老师成为她心中的楷模。

肖在勤,在艰苦的条件下,靠着一台显微镜、一台培养箱、一个灭菌锅长期从事食用菌遗传育种、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的老专家,成都市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他的食用菌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食用菌原生质体融合的世界性难题,使我国的食用菌育种研究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肖老先生是彭卫红进入食用菌研究领域的导师和领路人,从他的身上,彭卫红学到了很多。

同事的帮助、肖老师的无私传授,使初出校门的彭卫红渐渐进入角色,很快适应了单调的科研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完成每一个任务。一个食用菌新品种,要经历从亲本选择到杂交组合到筛选后代再到实验栽种等过程,其中杂交组合环节就要进行六七种甚至十几种不同方式的组合,每个组合会产生几百甚至上千个菌株。“食用菌育种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这种偶然是建立在千百次的试验基础上的,从这个角度讲,又是必然的。”彭卫红暗下决心要将这种偶然变成必然。她真正从工作中找到了乐趣。她用心思考,认真试验,仔细分析每一个数据,从偶然中寻求几百分之一、甚至上千分之一的必然,她说:“看到选育的品种长得壮壮的,感觉就像是从自己心里长出来的一样,特别高兴。”

科学研究:那条路是如此崎岖

科学研究的路途是不平坦的,它要求其创造者必须具备奉献的精神。彭卫红和她的同伴们说:认真是他们在崎岖的科学研究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他们认真对待工作,对待每一次的挑战,不肯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他们能耐住寂寞,拒绝诱惑。为采集食用菌野生资源,他们先后登过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山,也到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获得了大量珍贵的食用菌资源。他们工作在食用菌科研工作的第一线,深入实际,为解决生产和研究中的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

应用细胞融合技术是一种食用菌选育技术。国内外食用菌细胞融合技术的研究者们都遇到过几乎相同的难题:如果双亲细胞质和细胞核都发生融合,后代难以出菇;如果细胞质融合,细胞核未融合,后代又不稳定,不能用于生产。

彭卫红与课题组同志一起,建立了食用菌原生质体“核融合-融合核分裂技术”,攻克了这个世界性的难题。获得了世界首例科间融合食用菌新品种“金凤2-1”,该品种朵大肉厚,口味鲜美,已在全国19个省市大面积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行专家鉴定认为:“该项成果在世界上首次研究成功了食用菌科间细胞融合技术,特别是突破了融合核分裂技术,获得了科间融合子菌株五个,在国内外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此技术育出的新品种,在四川省推广应用后创产值超过15亿元,纯收益8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项目研究中,彭卫红作为项目的主研人员,并作为项目的第一答辩人和主讲人,两次赴北京进行国家发明奖成果答辩,答辩效果好,受到与会专家好评,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的审核。

彭卫红和她同事的试验研究紧密结合四川农业生产实际,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先后主持选育了“金地灵芝”,“金白1号”和“融平2号”等食用菌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并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全省农业生产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食用菌利用农林废弃物,如秸秆、棉壳和木屑等生产出优质美味的产品,如普通的平菇、香菇、金针菇、双孢菇以及珍稀菇类的白灵菇、杏鲍菇、茶树菇、真姬菇等。当前,“一荤、一素、一菌”的健康膳食观念已经逐步被人们接受,作为21世纪“白色农业”的重要内容,食用菌产业正焕发出巨大的活力。我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和食用菌生产大省,如何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如何充分利用好丰富的工农业下脚料资源优势,把食用菌产业培养成一个既能为国创汇、又能真正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产业?这些都是摆在彭卫红和同伴面前的任务。

淡薄名利:人生的又一境界

彭卫红说:“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生活在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的年代,科技人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有幸遇到了好的老师、好同事,好领导和好的团队。”

10年来,彭卫红先后参与国家、部省级10多个课题的研究,主持、主研选育食用菌新品种16个,在生产推广中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对此,彭卫红却很淡然:“我们是一个团队,我只完成了我应该做的工作,如果我在其中有贡献的话,那也仅仅是因为运气比较好而已。”

彭卫红说自己只是一位普通的科研人员,但我们知道,她的工作不仅和我们每家每户的餐桌有关联,更和我省的农业发展密不可分。

彭卫红介绍说:“四川省独特的气候资源,年产一亿吨以上的农作物秸秆量以及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使食用菌产业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我国加入WTO后,食用菌产业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四川食用菌产业也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透过彭卫红的工作和业绩,我们似乎看到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强人。她在生活中是怎样的一个人,幸得有她的同事们来介绍:她呀,不多言不多语,但却是个好同事、好邻居、好妻子、好母亲,工作之余相夫教子,乐于助人,热心公益,一句话,是个好女人。

是呀,这才是一个立体的彭卫红:好女人、好专家、好党员。

【主人公简历】

彭卫红,女,硕士,研究员,中共党员。从事食用菌的遗传育种和栽培研究,主持(主研)国家、部、省各级基金项目10余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0余篇,主持选育通过食用菌审定的新品种3个,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2002年被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004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四川省直机关授予“十大女杰”荣誉称号。2006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四川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中共十七大代表。

上一篇:民生为什么如此重要 下一篇:温江模式:演绎“百亿”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