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往来账款管理的研究

时间:2022-07-03 06:18:14

关于企业往来账款管理的研究

摘要:为了扩大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或者增加收入,企业通常利用商业信用开展业务,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往来账款管理情况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影响企业经营状况。文章分析了企业目前往来账款管理的现状,就如何加强企业往来账款的管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企业;往来账款;管理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2009年国务院宣布全面开放化肥流通市场,整个农资市场80%以上的商品已经实现了完全开放市场化。市场发展趋势呈现流通开放化、各级环节(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加速集中、流通环节减少,渠道结构下沉的局面。我公司在市场竞争激烈、行业环境不诚信不规范、受城镇化进程影响大的环境下,作为以批发业为主的农资经营企业,如何通过加强往来账款的管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就显得犹为重要。

在早期的经营过程中,公司采取了通过商业信用的方式来获得竞争优势,但是由于管理上的疏忽,为企业带来资金挤占严重、往来账款形成呆账、坏账无法收回等后果,为企业带来损失。因此,往来账款直接关系到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影响企业经营目标和经济目标。加强往来账款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合理规范商业信用的使用,帮助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呆坏账损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企业往来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往来账款基础管理工作不扎实

1.限制商业信用方式影响业务发展。公司在前几年的销售业务活动中,采取了利用商业信用的方式(还有其他诸多因素影响),主营销售收入达到上亿元。但由于内部往来账款基础管理工作不扎实,导致公司在采用应收账款方式开展业务时,大量的应收账款收不回来,形成坏账,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在最近几年的销售业务活动中,限制利用商业信用方式发展业务,应收账款减少甚至不允许存在,造成业务量缩小的后果。

2.会计核算不规范。往来账款核算不规范导致企业业务发展实际情况与会计核算不一致,往来账款真实情况无法准确反映,企业目前还存在往来账款多、账龄老化的情况。企业参与市场经营,市场瞬息万变,业务经营情况千差万别,企业无法就业务性质对往来账款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无法对企业呆账和坏账及时清收等,直接影响企业管理效果。

企业在进行的账务处理时,存在以下情况:预付账款与发票不符,大量白条子入账,发票金额小于预付账款;不区分业务明细,不按照业务内容进行记录,仅简单的将往来账款发生额记录入同一账户,无法区分具体业务情况;或虽然记录了业务明细,但是业务交叉,未按照明细进行分类记录,甚至将营业外应收应付款项也计入业务账户内。同时也存在原始凭证不齐对经济业务进行挂账的情况,该部分业务由于未能取得完整的原始凭证形成挂账,不同于实质意义上的往来账款。但是由于账务处理的原因,使得这一部分挂账可能与企业往来账款相混淆,企业难以对真正的往来账款进行区分,影响往来账款的核对和清理,占用企业资金,影响资金效率。

账务核对不清。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销售与收款之间往往存在着时间差,业务成交时间与收到货款时间通常是不一致的。企业没有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未能定期与客户就债权债务进行对账,对往来账款的具体情况无法准确掌握;企业虽然与客户进行了账务核对,但是仅仅对往来账款本身进行了核对,未对往来账款的具体情况和形成原因进行核实,甚至只是进行口头对账,未能形成合法的对账依据,最终形成呆账和坏账,导致企业资产流失。

3.往来账款相关信息沟通不够。财务部门应重视往来账款的管理,与其他部门特别是业务部门的信息沟通至关重要。企业财务部门只关心往来账款的记录和核算,不了解销售部门的业务情况,缺乏和业务部门的信息沟通,导致账龄老化,对欠款的清收也不加以督促;企业业务部门不主动与财务部门进行联系,只负责业务开展,将产品进行销售,有的拿到货款发票也不及时交给财务部门入账核算,甚至遗失原始凭证,导致财务部门无法准确进行核算记录,客观上加大了往来账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往来账款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虽然意识到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缺乏具体的内部控制制度。一般情况下,企业较为重视业务发展,通常将员工收入与销售情况挂钩以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但是忽略了将应收账款或者呆账、坏账率与奖励制度进行结合。因此,往往造成销售人员盲目追求销售任务和市场份额,采取赊销和回扣等方式进行产品销售,从而形成大量的应收账款。这部分应收账款的索回,未与业务部门和销售人员的收入挂钩,因此可能成为呆账和坏账,使得企业承担不必要的损失。

企业的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都清楚企业存在着应收账款,但是没有相关内控制度明确应收账款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因此形成大量应收账款无人清理和无人核对,在对债务人进行欠款清收时,没有相应的往来账款管理办法,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缺乏必要的配合和沟通,没有明确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对损失的账款追究责任。

(三)忽视往来账款管理重要性

为了不断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份额,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除在产品价格、产品成本和广告宣传等方面下功夫外,还应充分运用商业信用进行促销,以达到降低存货、增加产品销售量、扩大业务渠道、增加企业收入和利润的目的。但是企业在运用赊销的方式进行销售时,往往未考虑往来账款管理的风险,盲目赊销,在发展业务时即使意识到赊销可能为企业带来种种损失时,仍积极使用激进的商业信用策略,忽视了加强往来账款管理,未重视由于赊销可能带来的种种风险。

三、加强企业往来账款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一)健全和完善往来账款管理制度

应加强往来账款管理,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如将企业采购部门与采购申请部门分离,将下订单进行采购的权限放在采购部门,其他部门若需要采购某些物资,则按照既定制度提出采购申请,经过相关流程进行审批后,由采购部门统一进行采购,同时采购部门在进行采购时,应进行多方比价,必要时进行招投标,采购过程应公开透明,并经过审核才最终购买,以防止企业相关人员或者部门与其他单位进行勾结牟取不法利益等情况。又如可将企业付款执行和付款申请岗位进行分离。在相关部门提交付款申请后,由财务部门进行实际付款操作。付款时必须设置审批环节,限额内付款由会计负责人进行复核、财务部门经理进行审批,超过限额的付款申请应由财务总监批准。通过多环节的复核和审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付款差错和舞弊行为,防止收款人错误或者付款金额错误等现象发生。

为了提高应付账款的效率,公司采购部应全程监督采购流程,严格执行采购内部控制制度。要建立应收账款监控制度,对销售部门的赊销流程监控、财务部门的流程监控和信用管理部门跟踪监控。权衡收账费用和减少坏账损失,制定合理应收账款收账政策。还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积极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制度。

(二)加强往来账款基础性工作

要加强企业往来账款的基础性工作,建立良好的管理环境,提高往来账款基础工作质量。要不断提高财务人员和销售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通过举办培训班的形式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培养相关人员责任感,提高工作积极性,减少因为态度不积极不主动和业务素质不高带来的失误和问题,提高往来账款核算和管理水平。

要加强企业内部特别是集团企业内部各个单位之间的往来账款的信息沟通和核对工作,特别是应收、应付款项的余额、账龄和风险分析资料,可提出风险分析报告和解决往来账款可能存在问题的方案,并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进行配合,以制定相关政策,不断防范和消除往来账款的风险,提高往来账款管理水平。

(三)加强客户信用分析和管理

首先要获取与分析客户的概况资料、组织管理资料、经营情况,以及客户的历史信用记录。其次对客户所面临的行业和环境因素做具体分析。要加强客户信用等级的评估。信用评估分析由信用管理部门做出,对被评估公司的信用测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经营风险状况分析,主要是对公司所处行业状况、市场状况和公司经营状况的分析,定性考虑公司的信用状况;另一部分是财务风险状况分析,主要是通过公司的财务数据定量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除此之外,加强客户资信管理。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是客户资信管理的有效方法,不仅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而且有利于赊销风险控制,提高信用决策和审批的质量。

四、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伴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企业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因此,企业通过更多运用商业信用等方式促进业务发展,从而形成更多的往来账款。商业信用方式虽然能帮助企业发展,但可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风险。本文分析了企业往来账款管理的现状,提出优化内控环境,通过健全内部控制等方式不断提高企业往来账款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任欣.从往来账款谈企业内部控制[J].冶金财会,2009(7).

2.屈萱敏.往来账管理问题及其控制制度[J].西部交通科技,2010(11).

3.吴士英.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相关问题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0).

(作者单位:成都市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财务部)

上一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措施浅析 下一篇:试论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