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28例

时间:2022-07-03 03:00:23

【前言】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28例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治疗方法:两组病人一经确诊为SAH,均常规给予甘露醇、速尿、甘油果糖等脱水剂降颅压治疗,同时给予止血芳酸、安络血等止血药物。如无特殊病况,治疗2周左右。尼莫地平组,在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尼莫地平4mg加入5%GS500ml静滴,20滴/分,1次/日,一般应用2周,之后...

摘 要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28例SAH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尼莫地平治疗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性治疗和对症治疗。尼莫地平组应用尼莫地平4mg加入5%GS500ml静滴;常规治疗组并发CVS后再加用尼莫地平治疗。结果:尼莫地平组CVS的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同时出现意识障碍及偏瘫者预后不良。结论:SAH后早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对预防CVS尤为重要。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尼莫地平

资料与方法

近5年来收治SAH患者2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尼莫地平治疗组,均在发病后24小时内住院。尼莫地平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30~69岁,平均49.5岁。并发CVS4例(22%),发病时间:病后1周内2例,2周内2例,死亡3例(16.7%)。平均住院28±6天。常规治疗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32~71岁,平均51岁。并发CVS6例(60%),发病时间:病后2日内1例,1周内2例,2周内3例,死亡4例(40%)。平均住院38±8天。

症状、体征:住院治疗期间患者病情突然加重、头痛加剧、并发CVS10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8例出现意识障碍,7例复查CSF除外SAH再发。均经2次以上头颅CT检查,发现壳核梗死4例,顶叶梗死4例,颞叶梗死2例。

治疗方法:两组病人一经确诊为SAH,均常规给予甘露醇、速尿、甘油果糖等脱水剂降颅压治疗,同时给予止血芳酸、安络血等止血药物。如无特殊病况,治疗2周左右。尼莫地平组,在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尼莫地平4mg加入5%GS500ml静滴,20滴/分,1次/日,一般应用2周,之后改为20~60mg口服,3次/日。常规治疗组,并发CVS后再加用尼莫地平治疗,用法同尼莫地平组。

CVS诊断依据:①SAH症状好转后再度加重;②意识障碍呈波动性或进行性加重;③神经系统的缺损症状刺激症状以及定位体征的出现;④除外SAH后的近期出血。本组10例,均经CT或腰穿证实。

结 果

尼莫地平组CVS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住院时间较常规治疗组平均减少1周,同时出现意识障碍、偏瘫者预后不良。

讨 论

脑血管痉挛是多因素造成的,近年来文献报道多种物质与血管痉挛有关,其中蛋白质类、胺类等多达数十种。国外对SAH并发CVS与内皮素(ET)关系的研究较多,发现SAH患者的CSF-ET含量明显升高,并证实ET是血管痉挛的主要因素之一[1]。并表明蛋白激酶C(PKC)在血管痉挛的信号传递中起着关键作用。

尼莫地平预防和治疗SAH后CVS引起的缺血性神经损害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公认。尼莫地平是一种亲脂性钙离子通道拮抗剂,能够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作用于神经元和脑部小血管,能拮抗钙离子的内流,改善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保护神经元,提高神经元对缺血的耐受力。同时可以改善急性脑组织供血障碍患者脑组织的损伤,提高脑组织的灌注量[2]。国外用于SAH患者,疗效满意[3]。目前临床工作中对SAH后CVS的治疗大多数采用脱水剂加用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的治疗,而忽略了此类患者周围血中处于高凝状态的治疗。

根据本组治疗效果,体会如下:①脱水剂的应用视患者病情而定,急性期过后,一般采用缓和脱水剂,如白蛋白、甘油果糖等。②常规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治疗2~3周。③视病情腰穿放脑脊液以减轻患者的脑血管痉挛。④同时应用抗纤溶剂治疗,既可减少再出血,又可缓解CVS。SAH在2周内预防CVS和预防复发均有重要意义,尤其对SAH伴有高血压者尤为重要,故在SAH后早期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韩荣河,李丹,徐谦.内皮素与脑血管病,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3,4:206.

2 韩葳.尼莫地平临床应用专家研讨会,脑血管疾病杂志,2002,1:43.

3 王文,赵三虎.尼莫地平治疗原发性脑出血81例,新药与临床,1991,1:9.

上一篇:华益迈加阿魏酸钠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下一篇: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