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普及教育走进中小学的策略和实践

时间:2022-07-03 12:47:38

物联网普及教育走进中小学的策略和实践

曾几何时,物联网一词红遍全球,在中国也不例外,很幸运现在它和无锡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为落实总理关于建设“感知中国”中心重要指示,200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江苏省人民政府、无锡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协议。同年年底,江苏省批复成立了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在进行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的同时,物联网教育也在同步启动。同时,物联网在中小学的普及教育也被提上议事日程,民盟和民进无锡市委都在当年的政协提案中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在中小学普及与物联网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并建议编写合适的教材,研究、开发实验项目等。之后,无锡市在中小学开展物联网技术普及教育的大幕就此拉开。

以物联网技术教育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为契机,开展科学探究实践活动

感知教育应用示范工程是2010年无锡市批准和规划的十二个重点建设和应用领域之一。为加快推进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强化物联网技术教育应用,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更大力度实施无锡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锡政办发(2010)203号)精神,制定了无锡物联网技术教育应用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其中就有得到教育部支持的、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立项批准的“感知生长”和“仰望星空”两个项目,并以中央电化教育馆确定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VCT应用实验无锡试点城市为基础,积极探索利用传感技术和图像、视频技术,通过互联网、使用和共享,使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学习数据、学习结果自主化和公开化,对动植物和星空进行紧扣中小学课程的项目学习研究,使学习技术手段和学习研究方法有所突破。通过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示范,让部分参与实验项目的教师和学生迅速成长了起来,虽然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尤其是教师,更是成为日后编写教材并付之于实践的主力军。

以物联网教育应用“感知生长、仰望星空”项目为实践,着手编制读本

2011年3月,无锡市教育局在全市确立了28所感知教育应用实验学校、18个感知教育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了24个“感知生长”校园数字农植园、3个“仰望星空”校园数字天文台和20个青少年物联网比特实验室。其中,“感知生长、仰望星空”项目成为国家教育新媒体平台中唯一投入使用的物联网学习项目。在此期间,教师和学生们在热情投入项目实践的同时,也深深地意识到教学资源的匮乏。虽然此时还只是在活动课程阶段,也并非整班学生开展项目实践,但依然需要合适的活动内容和教学组织,于是,编制《物联网技术》普及教育读本的想法也就应运而生。之后,无锡市电教馆协同教研中心组织了全市实验学校的骨干教师及部分电教、教研人员边实践边编写,并结合开展的“感知生长、仰望星空”项目,几易其稿,终于在2011年年底按小学和初中两个学段拿出了关于物联网技术的普及教育读本。

以物联网技术普及教育读本为基础,改编成为适合教学的中小学教材

在无锡率先进行物联网技术普及教育活动的同时,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也在密切关注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新发展,也注意到了物联网技术这一新生事物。物联网作为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其应用已在不知不觉中闯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开展这方面的普及教育活动,已经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新方向,也是新内容。在得知无锡已经完成了小学和初中段的《物联网技术》普及教育读本后,省教研室联合出版社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读本着手改造,改编为能进入课程、适合教学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2012年9月,小学和初中《物联网技术》教材正式出版发行,无锡部分中小学也开始试点使用。之后,省教研室为了使物联网技术的普及教育能在全省开展,着手对早在2007年3月就已颁布的《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进行修订,于2013年初又颁布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13年修订)》,明确将“物联网技术”作为一个新增的拓展模块,并在小学的6年级和初中的9年级分别开设。

以省编中小学物联网技术教材为依托,开始全面开展物联网普及教育

在无锡部分中小学试用了一个学期的基础上,2013年初随着《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13年修订)》的正式颁布,江苏省教研室又协同出版社对《物联网技术》教材进行了第一轮的修订工作。同时,与教材配套的教参、实践指导和教学资源光盘也相继编写和开发完毕,从而使一线的教师们在新学期教学时能得到更丰富和实用的教学资源。基于试用时暴露出来的学生动手实践比较困难等实际问题,无锡市电教馆又联合物联网公司和企业着手开发配套的物联网技术实验器材,目前产品已初步定型,会在2013年9月开始的新学期投入试用,打算在不断改进和成熟之后开始量产,这势必将弥补之前因学生缺乏动手实践而带来的种种缺憾,使学生在教学中不仅能获得物联网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还能通过设计实验来体验和实践。目前,教材、教参及实践指导等已在全省小学和初中学校免费配发,江苏省的物联网技术普及教育将全面展开,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也将因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在这短短的三年内,无锡的物联网技术普及教育已由全市走向全省,由读本转为教材,由活动迈入课程,这个变化是快速的,也是巨大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符合这门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无锡市及江苏省只是在物联网技术的普及教育上做了一些先期的工作,还要不断地实践和改进,如物联网实验室的标准配置、实验仪器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教材、教参、实践指导和配套光盘的进一步修订工作也将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进行下去。期待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我国及全球物联网事业的不断蓬勃发展,我们如今播下的物联网技术普及教育的希望种子能不断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今后的参天大树,为国家培养出适应新时代信息化要求的合格公民和支撑物联网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高端人才。

苍山点题

美丽中国是由很多具体元素编织而成的,宽带中国、物联网、大数据等越来越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新的成长环境。越来越快的技术发展会为信息技术课程带来什么?教育不能再坐等技术成熟甚至过时之后再“稳妥地”学习了,需要以积累的心态、高度的热情去拥抱前沿技术的美丽梦想,这样才有自己创新的意识、创造的动力。

技术教育事业如果总是走在时代的后面,就像上世纪80年代的工业一样是粗糙的、被动的。现在,我国的工业开始走向自主创新,走向高端了。所以,信息技术教育要适应这种社会的需求,与社会发展、技术变革保持一定的切合。这对新时代人才的启蒙会有深远的意义。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许不可能立即培养很多有远见、能创新的人才,所以也无法要求课程有多少内容可以是最新的。但是,如果能够有少量新的启蒙,至少提供一种可能、一份希望,种子遇到阳光和水分它就有发芽的机会,未来成为参天大树就有了可能。

第一篇文章,是给我们一份激励。从对新新技术的高调态度出发,激发课程新元素的热度。对待新新技术,爱它才能拥有,心灵一起才能共舞未来。

第二篇文章,是给我们一点示范。从物联网这一具体的新新技术出发,讨论如何引入课程,让我们以更开放的方式来迎接又一次的技术革命,让课程成为技术革命的推动而不是困境。

因为技术在不断变化,因为新新技术太前沿,所以我们需要保持一颗轻松的心,采纳一种柔和的眼光,用教育真心亲和技术未来,为明日科技培育心灵、积蓄力量。

上一篇:影响我教育人生的两位老师 下一篇:参与、实践、创新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