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吸引全球创新创业人才的“强磁场”

时间:2022-07-02 11:29:12

锻造吸引全球创新创业人才的“强磁场”

人才是强国之本,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人才竞争呈现日趋激烈的态势,谁拥有更多高素质人才,谁就拥有发展的主动权。从2007年开始,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双创”计划),锻造吸引全球创新创业人才的“强磁场”。瞄准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在各自领域里占据制高点的高素质人才,以他们的加盟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进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转型升级。

政府给力吸引人才。“双创”计划实施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双创”人才工作摆上突出战略位置。努力构建上下衔接、相互配套的政策体系,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内容涵盖了使用、激励、保障等各个环节。在此基础上加大资金的投入。资金的支持是赢得未来的战略性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2007年启动的“双创”引进计划,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给予人均100万元的资金扶持,年扶持资金从最初的1亿元增长至4亿元。今年省委又推出“江苏科技创新团队”计划,申报成功者更可连续3年每年获1000万元的重点资助。形成了“引进一批人才、发展一大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链式效应。

在省委省政府的带动和影响下,13个省辖市纷纷跟进,全部出台引才计划,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力度,全省兴起了招才引智的热潮。南京、无锡、镇江等市“一把手”带着团队走出国门挖掘“第一资源”。各地接连推出丰富多彩的引才活动,“中国江苏(南京)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中国(无锡)海归创业峰会”、“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等等。引才的专项资金不断攀高,全省各级引才资金达26亿元,仅苏州市县两级财政投入就达6.67亿元,其中昆山人才专项资金高达1.15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1%。像招商引资一样招才引智,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全新理念,“抓人才就是抓投资、抓人才工作就是抓经济发展”,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凝聚全社会各方面智慧力量的鲜明导向和强大动力。

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很多高端人才落户江苏。苏州吉玛基因药物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佩琢是标准的“60后”,在国外生活了10年后回到中国创业,怀揣着技术和梦想,进入了苏州工业园区。他先后入选园区领军人才、苏州市创新创业姑苏领军人才、江苏省“双创”双百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项目于2008年入选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单此一项就获得了江苏省及园区配套近千万元的无偿支持。2009年又顺利入选中组部“干人计划”,其间曾参与多项国家863项目和重大新药创制项目。短短几年时间,他在苏州得到的各种资助总额达2000多万元。在这期间,政府部门做了大量的服务工作,及时通知什么项目又出来了,符合哪些政策支持等。他现在还记得园区窗口服务人员加班为他办理工商变更手续的事情。政府的扶持,政府的服务,成为人才“生根开花结果”的支撑条件。

体制灵活融合人才。人才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用人体制、用人环境的竞争。好的体制、好的环境对人才而言,能发挥助推成长的“催化剂”作用。美国尊重个人价值、崇尚个人自由的价值理念,鼓励冒尖、张扬个性的文化氛围,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服务周到、方便快捷的创业条件,有效激发了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造热情,成为世界无数精英的圆梦之地。英国宽松的科研环境与良好的创业氛围,吸引了很多人才回归,许多曾从牛津大学到美国哈佛、耶鲁等大学任教的教授,虽然报酬提高了一倍以上,但往往留恋牛津大学特殊的学术氛围与严谨学风,几年后又回到牛津工作。

近年来,全省各地着眼于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努力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对“双创”人才从成果评价、技术入股、资金扶持、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以大力支持,依托开发园区和重点企业,普遍建立科技研发机构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着力打造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服务和社会化人才服务“四大平台”。在政策落实、手续办理、信息咨询、项目申请等方面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全方位的“保姆式”、“管家式”服务,为加快构筑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提供了有力保障。南京市创新组织推动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人才引进和培养、经费投入、创新载体等指标,全面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奋斗目标;立足区县、园区、企业各类主体的职能作用,健全人才发展目标责任制;强化党政“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考核督查机制,把人才工作作为今年区县及镇党委换届考核评价内容之一。无锡市不断探索创新股权制度,对海外高层次人才技术成果按注册资金不少于30%作价入股;制定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政策,通过提供银行贴息贷款、市创投资金匹配入股、设立10亿元产业投资引导资金和15亿元重点产业发展资金等措施,为科技企业产业化提供支持。

灵活的体制吸引着海外高层次人才纷至沓来,江苏大地涌动着一股强劲的“人才流”。目前已有近600人携带创新创业项目,“登陆”江苏,他们当中大多拥有国际知名高校博士学位,所携带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江苏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

英国牛津大学组织工程与生物加工工程中心主任、牛津首位华人终身教授崔占峰,考察过很多国家,他认为江苏的用人体制、创业环境、办事效率、处事态度都是最好的,甚至比英国都好。江苏是一个激发人的热情,实现人的梦想的好地方。最终他决定在江苏创建从事再生医学干细胞疗法研发的公司,建立牛津再生医学的研发中心。

优质服务凝聚人才。人才能不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还取决于优质的服务。近年来,我省各地立足于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从技术、管理、市场、资金等方面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和集成支持。建立代办制、帮办制,为科技人才创办企业提供公司注册、项目审批、财务管理、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设立省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发展各类创业投资骨干机构203家,创投资金规模达320亿元。将科技创新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政府采购合同。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不断提高“双创”载体的建设水平。泰州医药城高度重视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研发、中试、检测等科技服务体系,特别是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基因库、蛋白库和组织样本库,以及亚洲最大的干细胞库,为所有入园企业提供开放式服务,为研发产业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常州市大力提升社会化人才服务水平,积极搭建信息服务和生活服务平台,发放“优秀人才一卡通”、“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卡”,开辟绿色通道,为创业者提供“保姆式、保安式”服务,切实解决创业、生活等方面后顾之忧。此外,无锡、常州、南通等市还出台了“三个100”举措,即为引进人才一次性提供1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3年内免费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创业场所和100平方米的公寓住房。不少地方还提供出入境签证办理、执业资格、医疗、保险、税收、配偶安置、子女入学、驾照转换等全套服务。为了解决创业人才的后顾之忧,苏州市制定海外人才居住证制度,在国家政策许可范围内给予外籍人才享受苏州户籍居民同等待遇。同时,出台高层次人才享受生活待遇暂行办法,对高层次人才在居留和出入境、医疗、社保、住房、税收、通关、子女入学等n个方面予以优惠。到目前为止,苏州市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安家补贴制度,全市已建在建的人才公寓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一流的服务让全球人才在江苏“生根结果”。

科学发展靠人才,人才发展需平台。全省各地不断加大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力度,竞相强化和放大“磁石效应”,努力以人才服务的比较优势,吸引更多的“双创”人才,转化更多的科技项目,达到“金窝孵金蛋、梧桐引凤凰”的良好效果。

江苏人多地少,资源禀赋不足。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最可依赖的资源就是人才资源,最可争创的优势就是人才优势。到2020年,全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总量在10万人,其中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总量达4万人。到2020年,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电子信息、光电、船舶、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重点产业和领域培养引进急需紧缺专门人才100万人。我们相信,江苏创新创业人才的“磁场”会越来越强,这种“磁场效应”,一定会帮助我们尽快实现向“人才强省”的跨越。

(作者单位:省政府研究室)

上一篇: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下一篇:加强和创新监狱管理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