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2-07-02 10:16:23

建筑工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摘 要】当今中国正处在各项建设高速发展的时代,建筑工程建设更是关乎国家形象的首要因素。没有建设何谈发展,没有建筑何谈进步。本篇文章就建筑工程应该遵循的几项基本原则展开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本原则;发展

0.前言

建筑工程是一项很伟大的工程,有了美观实用的建筑,我们才有了家,有了休闲娱乐、学习工作的地方,它让我们的生活更舒适、更有乐趣。然而建筑工程又是一项难度非常大的工程,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较繁琐,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勘察设计、项目施工到竣工验收等阶段,每一阶段都需要严谨而细心的规划,否则,将达不到要求,成为豆腐渣工程。下面我们就谈一谈在建筑工程领域,我们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质量第一原则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质量是建筑产品的生命线。只有严把质量关,企业才能增强竞争力。工程质量的管理是整个施工管理的核心,这就需要对图纸有足够的熟悉程度,能够从业主的角度出发,领会设计意图,掌握技术规范,这对整个工程质量的管理是有相当重要意义的。

1.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

首先就是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它需要各方面相互协调才能做到统一管理。比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投资成本、建设周期等等,均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其次就是质量波动较大,因为它没有固定的生产线,没有完善的检测技术,这样一些偶然性和系统性的因素就会很多,因此在施工时就要注意各种操作以及环境等的微小变动,只有从细微处着手,才能把握质量控制的大计。

还有一些隐蔽忧患,建设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工程工序的交接多,容易将不合格的产品误认为是合格的产品,这就需要认真的检查校对各种测量数据等,质量验收关也不可小觑。最后就说说终检和评价方法的问题。工程项目不像简单的小物件的生产,质量不过关就可以重新生产,而且成本也不会太高,在项目建成后,如果发现质量问题是很难重新施工的,这就说明工程项目的终检是有局限性的。在工程评估中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部分要进行抽样检测。

1.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方向

具体地说,我们需要管理施工的机械、施工的环境、施工的方法以及施工的材料等。在施工中,常常要用到很多大型的机械设备,对于这些大机器要使用正确的方法维修和保养,以免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对于施工环境的把握要做到及时有效,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的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工程施工的方法就比较灵活多变了,主要包含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等的控制,主要应结合工程实际、能解决施工难题、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有利于保证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材料上对库存要求较高的材料,本着先进先出的原则,最好是提高工地临时仓储的防水、防潮效果。

2.鼓励创新原则

创新是一切创作的灵魂,工程更是一项伟大的创作。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内外条件,按照现代企业运行规律,通过生产诸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以实现工程项目的合同目标、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不断地融入创新,工程建设中才有了不竭的生命力。

2.1创新的原则

在工程建设中,创新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生产力这三个要素有效的结合,才能发挥潜在的生产力。而具有创造性的高、新、大设备、器具的使用,就减少了工程成本使生产力的三要素协调发展,这也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所遵循的原则。

创新也要有利于适应市场的需求。对于动态的、变化的市场 ,就要不断地适应,才能有发展的空间,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从市场的角度,我们应把项目延伸到市场,即从市场中得到项目,在市场中执行项目,在项目的执行中增强竞争力,然后参与新一轮的市场竞争。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有利于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在激烈的是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并且继续生存和发展。如果不能很好地定位自己,也就谈不上具备应变能力,通过项目的实施不断熟悉了解市场,为企业的改革创新提供市场信息。

2.2创新的举措

提起创新,首先要从观念上创新。要以创新的观念加强对企业的管理,要以进步的眼光定位创新工作地落实,制定合理的创新方案,改变施工管理模式,根据时代的要求,从工程管理要求的实际出发,切实落实创新工作。其次,要在组织机构上创新,一般的情况下,项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是它本身又并不是企业,无法承担这一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这就给企业带来了隐患。项目经理承担着对各种人事的处置权,但是缺乏有效的制约。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同时进行多个施工项目,这需要各方面很好地协调。这些都是通过不断创新来完成的。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为工程顺利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体制上,首先要确立有限责任制度,用这个办法来界定企业与项目部各自的边界责任。还要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使项目部拥有一块边界清楚的财产。再者就是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切实抓好质量、工期、成本的控制。技术上的创新尤为关键。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是工程施工的骨髓,只有骨髓强健了,整个躯体才能牢固稳健。

3.节约至上,控制成本的原则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以施工项目为管理对象,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中心,以合同为依据,按施工项目的内在规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对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的过程。虽然追求控制成本,但是要建立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

3.1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原则

要坚持节约的原则,包括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等。严守成本费用的支出标准,优化施工方案,防止一切浪费。 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尽量减少一切浪费,虽然在施工前已经做好了成本预算,但在施工时可能因为各种原因造成预算以外的开支。只有在施工阶段控制好成本,施工项目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设定切合实际的管理计划和目标,而且要落实到各部门、班组甚至个人,这样使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的工作责任和成本责任。与工程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各司其责,认真完成本职工作,才能通过检查和考评,得到相应的工资和奖金。人人都恪尽职守,工程质量才能得以提高。

3.2工程成本的控制方法和措施

在进行工程施工之前,由相关的专业人士对工程成本进行估算,主要是根据经验和历史数据来估算,但是由于项目和计划复杂多变,估算时还要考虑很多因素的影响,可以根据过去类似的项目资料进行比较预算,这种方法比较可靠。还有一种比较细化的方法就是WBS估算法,虽然需要大量的计算,但是这种方法估算出来的成本比较准确。为了降低成本,还需要寻找新的、更好、更省的、效率更高的技术方案,选择可靠的供应商,材料采购时降低成本增加公司利润和价值。我们可以加快工程进展,减少机械使用费支出,从而降低工程成本,还可以运用时间进度费用法和成本控制图法,从时间和成本关系、成本在进度中的偏差分析两个方面来解决成本控制问题。

4.结语

自从中国加入了WTO,给中国建筑业带来很多机遇,打开国门的中国虚心向国外学习先进的建筑思想和技术。但是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为了让中国工程建筑在世界上脱颖而出,就需要继续锲而不舍地在这条路上拼搏奋进。 [科]

【参考文献】

[1]潘璠.施工项目全过程施工管理及目标控制[D].西南交通大学,2005.

[2]赵国旗.施工项目管理问题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4.

上一篇:混凝土施工中非结构裂缝的探讨 下一篇:对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