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02 05:10:30

【关键词】氯吡格雷;不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1种,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1组疾病,可表现为劳力性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和继发型心绞痛等。目前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已成为治疗UAP的标准。氯吡格雷(Clop idogrel)是近年应用的抗血小板新药,我们在应用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年2月至2006年12月,符合诊断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2例,男性89例,女性23例,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63岁。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治疗组(56例),有以下情况排除:①近1个月内有出血史,活动性消化道出血;②血小板<100×109/L;③严重肝肾功能损害;④有抗凝抗血小板禁忌者。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并发症,心绞痛分型,危险分层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疾病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

1.3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方案,即肠溶阿司匹林100 mg,口服,1次/d;低分子肝素钙4 000 U,皮下注射,2次/d,连续7 d; 根据病情选用硝酸脂类,倍他乐克,钙离子拮抗剂,ACEI,辛伐他汀,降糖等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氯吡格雷(商品名: 玻立维,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有限公司制造)75 mg,1次/d。2治疗组连续疗效观察1个月。

1.4疗效观察

1.4.1观察患者1个月间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临床疗效判定:显效:同等劳力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加重: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加重,硝酸甘油用量增加。

1.4.2心电图即刻,24、48、72 h,7、14 d各做1次心电图,如心绞痛发作,立即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显效:静息性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恢复正常,次级量运动试验阳性转阴性;有效:心电图ST段治疗后回升1.0 mm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或主要导联倒置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者。血常规第1、5、7、14天各检查1次。

1.4.3药物不良反应①出血:轻度出血:小量出血,无需处理或一般处置后,无需停用抗凝药物治疗;如出现大出血,少量出血但出现血小板减少或凝血指标异常,影响继续抗凝治疗,停用抗凝药物,继续观察;②胃肠道反应。

1.4.4心血管事件心肌梗塞,猝死。

1.5统计学分析组内分析应用t检验,组间分析应用χ2检验,使用S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检验水平(P=0.05)。

2结果

2.1观察指标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电图ST段下移均有改善。治疗组(P

2.22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2.32组治疗1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率治疗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4例(7.1%),无患者猝死;对照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分别为8例(14.3%),猝死 1例(1.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2.4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数目变化情况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数目分别为(14.3±4.1)×109/L,(12.1±3.2)×109/L;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数目分别为(14.8±3.7)×109/L,(12.7±2.9)×109/L。治疗前后血小板数目差异有显著性,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5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未出现有意义的临床变化。治疗组出现胃肠道反应7例;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5例,均给予对症治疗后缓解。治疗组白细胞轻度减少1例,观察,未给予处理。2组均无消化道出血。

3讨论

新型噻吩并吡啶衍生物氯吡格雷是迄今最强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防止ADP介导的糖蛋白Ⅱb/Ⅲa受体活化和激发的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Ⅱb/Ⅲa受体结合。这种抑制是特异性的,不影响环氧化酶或花生四烯酸的代谢。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环氧化酶,阻止花生四烯酸转变为前列腺素和血栓烷素A2,二者作用机制不同,故联合应用其抗血小板作用可叠加,从而获得更大的益处。氯吡格雷的活性呈剂量依赖性。在 单次口服给药后2 h即可观察到疗效,其血小板抑制作用在连续给药后3~7 d达到稳态,最大抑制作用可维持3个月以上。停药后5 d内凝结参数逐渐回到基线。

氯吡格雷预防不稳定型心绞痛复发事件试验(CURE)结果发现,氯吡格雷治疗组非致命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率下降33%,死亡及脑卒中的发生率亦有下降趋势。由于氯吡格雷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的有意作用,正被广泛应用于老年人。

治疗期间2组病例均无严重出血,过敏等副作用,检测出凝血指标及血小板计数均无明显变化。

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已成为治疗心绞痛的“金标准”,实验中,硫酸氯吡格雷与其联用,能更明显的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P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36例烧伤患者早期治疗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