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50例创伤性凝血病患的胃肠道出血情况影响

时间:2022-07-02 05:02:32

【摘要】 目的:探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胃肠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创伤性凝血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胃肠道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出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创伤性凝血; 胃肠道出血; 凝血因子

中图分类号 R5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4-0128-01

创伤性凝血在严重创伤或大手术后患者中较为常见,其主要表现为患者的凝血功能出现障碍[1],其中以胃肠道出血较为常见,其可导致患者出现组织损伤、低体温,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因而创伤性凝血病胃肠道出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2]。基于此,笔者采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进行创伤性凝血病胃肠道出血的相关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9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创伤性凝血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即给予患者积极的生命支持及损伤控制,补充体液,改善低氧血症、补充凝血底物,并依据患者实际病情需要,进行相应的外科手术及低体温预防的临床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进行治疗,首次给药剂量为80 μg/kg,给药后观察30 min,如未达到疗效预期,则再给予40~80 μg/kg。

1.3 观察指标

分别以两组患者胃肠道出血情况作为临床观察指标,依据文献[3]中的检测标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凝血PT及APTT等指标并进行评分,其中无或轻度:0分;中度:1~3分;重度:4~8分。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胃肠道出血评分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出血评分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胃肠道出血严重程度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出血的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9,P

3 讨论

创伤性凝血病对严重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而造成患者胃肠道出血加剧,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研究发现,该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出血后产生的炎症反应损伤了患者的血管内皮,进而消耗了大量的凝血因子,同时大量的失血导致患者出现低体温,进而制约了凝血因子的活性。基因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是临床上一种疗效显著的促凝血药物,其可与相关组织因子结合,从而促进生成凝血酶,进而迅速的改善患者的凝血指标,同时不会造成患者处于全身性高凝状态。本次临床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值及治疗后出血严重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在创伤性凝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胃肠道出血情况,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及康复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白祥军.严重创伤凝血功能障碍的监测与治疗[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4):348-351.

[2]徐少文,张茂.重视对创伤性凝血病的认识与防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4):344-347.

[3]Mayo A,Misgav M,Kluger Y,et al.Recombinant activated factor W(NovoSeven):addition to replacement therapy in acute,uncoil-trolled and life-threatening bleeding[J].Vox Sang,2004,87(1):34-40.

(收稿日期:2013-08-03) (编辑:韩珊珊)

上一篇:脑神经外科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 下一篇:综述PKR与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