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厂商卡特尔化可行性及其路径选择

时间:2022-07-02 04:39:27

【摘要】本文在对江西稀土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析研究,对我国稀土出口定价机制以及稀土厂商卡特尔化可行性及其路径选择进行探讨。

【关键词】稀土现状;卡特尔化;出口定价;路径选择

一、稀土产业背景

(1)稀土资源。我国稀土储量大,其中江西稀土以中重稀土为主,为国防等尖端领域所必需的钇、镝、铽等中重稀土元素,我国的工业储量仅为150万吨,江西赣州就占到36%。(2)价格现状。中国稀土对外出口价格一波三折,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稀土价格一直下跌,2009年6月至2011年4月稀土价格开始小幅上涨,而4月以后稀土开始大幅上涨。2012年1~5月平均价格在7万元每吨以上,价格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3)政策措施。我国稀土政策自1985年促进稀土出口以来,经历了控制出口,限制出口的转变,近期政策主要控制的是对稀土产量和出口限制,提高稀土企业准入门槛,降低稀土企业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预计未来我国对稀土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会越来也大。2012年4月8日,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在京成立,该协会包括了中铝、五矿、包钢集团、赣州稀土等155家会员,囊括了国内几乎所有的稀土企业,这表明稀土行业内部在不断的整合,体现了国家对稀土产业优化的决心,为我们研究稀土厂商的卡特尔化提供了一定的前提条件。

二、建立稀土厂商卡特尔组织的原因分析

1.稀土资源出口价格因素分析。(1)影响稀土出口定价定性分析。第一,市场因素。一是市场供需。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商品的价格是由该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会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当供大于求时,市场价格将会下降;供小于求时,市场价格将会上升。稀土作为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产品,也基本遵循这一规律。然而,由于中国拥有全世界超过80%的稀土生产量,本应如中东的石油那样,成为稀土资源的垄断方,在国际贸易中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却相反,中国在稀土出口中并没有定价权,甚至在2004~2005年度卖出了严重低于其本身价值的超低价格。这种巨大的反差,归根结底还是在市场供需的不平衡,过剩的供给是中国缺少定价权的根源。二是行业集中度。中国稀土的企业主要分布在稀土矿资源丰富的地区,具体说来是内蒙古、江西、广东、四川、山东,企业呈现多、小、乱、散的特点,没有稳定的价值链,行业集中度低。这导致了中国稀土产业竞争力较弱,而同质的企业自身的竞争激烈,相互压价,最终压低了出口价格。三是市场秩序。由于稀土矿物埋藏浅,有些地区甚至地表,成为开采成本低、比较容易获得的矿种。而且稀土矿产的确定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数据,因此除去企业等市场竞争者,个人、尤其是当地农民,也容易成为稀土贸易的参与者,这也催生了稀土的大量走私现象,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不公平的竞争导致稀土价格缺乏稳定。第二,政策因素。政府的干预在国际贸易的定价权中有巨大的影响。政府可以制定相关产品的进出口政策,如关税壁垒,进出口配额等政策,影响商品的供求关系,并最终影响商品价格。这些政策主要是出于国内资源保护、劳动力保护的需要,短期内有利于保护国内企业的初期发展。稀土的政策主要体现在出口关税、出口配额方面,这一措施有力得使稀土的价格有所上涨,但也遭致了美、欧、日就中国限制稀土等原材料出口问题向WTO提讼。制定一整套应对方案,维护中国的合理合法权益,保持稀土价格的长期稳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第三,企业因素。企业之间过度竞争,相互压价,最终导致定价权的丧失。除去市场的原因,自身的因素也是不能忽视的。稀土贸易中,由于国内稀土企业没有统一战线,每个企业都各自为政且相对分散,而进口国企业只有几家,规模也相对来说比较大,因此国内的企业大多面临多头对外的局面。同时,由于技术的缺乏,中国企业一般都只从事稀土的开采与粗加工,不仅利润低下,在稀土出口中也缺乏谈判力,国外企业漫天要价情况容易发生。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因素。第四,其他因素。除去上述因素,影响稀土价格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跨国公司的垄断对定价的影响,行业协会对价格的影响等等。(2)影响稀土出口价格定量分析。一般说来,出口价格是在稀土在国际市场中的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中确定的。就稀土而言,由于我国拥有占世界绝大多数的稀土储量和产量,因此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中的大国模型,我国的稀土供给量能够影响稀土资源的国际价格。所以,稀土的出口量与稀土的国内价格是稀土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影响稀土供需因素的复杂性,在此,利用E-views统计分析软件,选取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稀土金属-金属钕的月出口总量与国内月平均价格2007.1~2011.3数据进行相关性的分析。最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修正,分析得出理想模型结果如下:

我们可以看出,出口价格与出口量成负相关,与国内价格成正相关。当出口量不变时,国内价格增加1单位,出口价格增加0.034044单位;当国内价格不变时,出口量减少1单位,出口价格增加0.015305单位。因此要控制出口价格,出口量是一个关键因素。从整体上看,需要国家、行业、企业和市场的共同作用,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统筹整个稀土贸易。

2.稀土出口价格的一般均衡分析。(1)稀土市场供给形势分析。稀土是中国的优势金属矿产资源,具有非常好的要素条件,储量、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横向比较,中国稀土资源的储量比别的国家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从纵向来看,稀土资源的储量年年递减,储量优势逐年下滑。从短期来看,供给量基本不会随着价格的波动而有明显的变化。但从未来发展趋势看,稀土的供给量将会随着价格的变动而出现大幅变动。(2)稀土市场需求形势分析。世界稀土需求量变化在近几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世界稀土需求量从1990年的33000吨REO增长到2007年的129534吨,年平均增长8.4%,其中中国稀土需求量年平均增长14.5%,中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和国家稀土需求量从1990年的25744吨增长到2007年的56984吨,平均年增长率为4.8%。现阶段稀土需求弹性较大,稀土市场存在买方市场,但随着2012年行业协会的建立,稀土价格必定将会逐渐稳定。(3)稀土价格的一般均衡。在研究稀土出口的一般价格机制时,我们根据以上对供给与需求的分析,可以得出稀土生产的以下的两个特点:首先,稀土在竞争条件下的价格的变动对厂商的供给影响不大,供给弹性较小,而当稀土厂商处于垄断地位时,可以限制、统筹生产,利用供给来影响价格,此时稀土的生产量比在竞争条件下较小,而供给弹性较大。其次,稀土的需求可以随着供给厂商竞争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这在稀土出口价格的形成中可以显著地体现出来。在厂商处于竞争市场时,买方具有较强的谈判力,对稀土的价格变动表现得更为敏感,因而需求弹性较大。当稀土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后,由短期内对稀土的需求近似固定,因而需求的弹性较小。由上述对稀土市场的供求形势分析可得,稀土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可以近似以下图表示,其中供给曲线为S(以及S’),需求曲线为D。

通过以上的一般均衡分析可以得出,要控制出口,必须从供给入手,因为需求在世界范围内短期是保持不变的,因此需要改变供给,使其达到符合其价值的价格下的均衡。要改变供给,一个重要方法是限制产量,但由于现阶段稀土厂商处于强竞争市场,因此需要政府或者行业内龙头企业牵头,签订协议或者建立卡特尔垄断组织,统筹稀土生产。

三、卡特尔的定义及建立条件要素

根据以上分析,要控制稀土的价格,彻底解决稀土市场的混乱局面,控制稀土供给,厂商的联合是一条必走之路。借鉴国外夺取定价权经验,由此我们提出稀土厂商的卡特尔化。

1.卡特尔的定义。卡特尔是指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为了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利润而达成有关划分销售市场、规定产品产量、确定商品价格等方面的协议所形成的垄断性企业联合。它是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卡特尔是一种正式的串谋行为,它能使一个竞争性市场变成一个垄断市场,属于寡头市场的一个特例。卡特尔以扩大整体利益作为它的主要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卡特尔内部将订立一系列的协议,来确定整个卡特尔的产量、产品价格,指定各企业的销售额及销售区域等。

2.卡特尔形成的条件要素。要在某个市场上形成卡特尔,至少需要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卡特尔必须具有提高行业价格的能力。只有在预计卡特尔会提高价格并将其维持在高水平的情况下,企业才会有加入的积极性。这种能力的大小,与卡特尔面临的需求价格弹性有关,弹性越小,卡特尔提价的能力越强。第二,卡特尔成员被政府惩罚的预期较低。只有当成员预期不会被政府抓住并遭到严厉惩罚时,卡特尔才会形成,因为巨额预期罚金将使得卡特尔的预期价值下降。第三,设定和执行卡特尔协定的组织成本必须较低。使组织成本保持在低水平的因素有:(1)涉及的厂商数目较少;(2)行业高度集中;(3)所有的厂商生产几乎完全相同的产品;(4)行业协会的存在。(1)、(2)两因素降低了卡特尔的谈判和协调成本,同时,高度集中使少数几家厂商就能控制整个市场,从而才能使价格保持较高水平。(3)因素使卡特尔成员之间的产品几乎同质,成员之间就很容易形成一个单一价格,而且成员的欺骗行为也较容易察觉,这样减少了成员之间为达成统一价格的障碍。(4)因素行业协会的作用主要是为市场上主要厂商的会面、协调、谈判提供更多的合法机会。

四、稀土厂商卡特尔化可行性分析

1.卡特尔必须具有提高行业价格的能力。我国是世界第一的稀土资源大国,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全。根据中国商务部2010年数据,目前中国以全球30%左右的稀土储量(约2800万吨)提供了全球80%~90%的生产和贸易量。日本、美国等主要稀土应用国家从中国进口稀土占这些国家总进口量的90%左右。虽然自2009年至2011年,我国限制稀土出口政策频出,导致稀土出口量锐减,但我国的稀土供应量仍占世界很大比例,与此同时稀土的价格上升非常快,普遍上涨了4~5倍。以上数据表明,中国稀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绝对垄断地位,一旦我国减少稀土供给,势必会导致稀土价格的急剧上升,这也说明了目前稀土市场的需求弹性还是很大的。

2.卡特尔成员被政府惩罚的预期较低。近几年,我国的稀土卖出了“白菜价”,虽然自2009年起国家对稀土的生产和出口有所限制,导致稀土价格有所回升,然而,一方面由于稀土价格仍未能回到它应有的价值,另一方面由于美、日及欧洲等国将我国的限制稀土出口的行为告上了WTO,致使尽管我国限制稀土出口合情合理,但仍免不了一场纠纷,对我国稀土出口极为不利。2010年上半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显示出了国家对持续推进稀土产业整合的意愿。因此,由政府牵头建立一个稀土行业协会,即稀土行业卡特尔化,可以避免利用国家政策影响稀土价格,改用市场决定,从而促使稀土价格回归。这种方法降低了政府被惩罚的可能性,维护了我国的整体利益。

3.设定和执行卡特尔协定的组织成本必须较低。使组织成本保持在低水平的因素有:(1)涉及的厂商数目较少。近年来我国为了保护稀土资源,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以抬高稀土行业的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企业,限制稀土企业数量。国家商务部对2012年稀土出口配额申报企业也进行审查。截止2011年12月14日,审查合格的稀土出口企业仅有11家,另有21家稀土企业待审核。抬高准入门槛的政策也将极大减少我国稀土供应商的数量,为卡特尔化减少了协调成员生产销售的成本。(2)行业高度集中。一般认为,如果行业集中度CR4<30或CR8<40,则该行业为竞争型;而如果30≤CR4或40≤CR8,则该行业为寡占型。首先,1997~2007年间,稀土出口市场集中度CR1明显下降,从2000年的12.06降至2007年的9.04,2000~2002年的CR4指标有所下降,从27.09降至21.63,随后又有一定上升趋势,2007年升至30.49,这一时期内的CR8数据也介于35~56之间,可以看出稀土市场长期徘徊在竞争市场与寡占市场之间。由上可知我国的稀土行业经历了国家的一系列管制,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为卡特尔化提供了又一有利条件。(3)所有的厂商生产几乎完全相同的产品。稀土十七种元素分大体分为轻稀土和重稀土,在我国稀土的分布具有南重北轻的特点,但由于稀土的采选、提取、冶炼工艺和手段都趋同于一致,稀土产品在行业划分上可以将其视为同一种产品。(4)行业协会的存在。行业协会建立以后国际市场竞争中,为减弱负面影响,根据国际的实践经验,行业组织在保护国内产业、支持国内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方面,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2012年4月我国稀土行业协会的建立,能够极大地帮助国家对稀土行业进行重新整合,统筹开采、加工、销售与进出口,发挥集团优越性,为稀土这一战略性储备资源提供的保护与发展提供行业组织上的保障。这为卡特尔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五、中国稀土卡特尔化的路径

中国建立稀土厂商卡特尔化,目前只是整合稀土资源,夺取定价权的第一步,也是及其重要的一步。建立稀土卡特尔化是一个漫长而又阶段性的过程。因此,合理选择稀土厂商卡特尔化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厂商的联合是中国稀土产业必走之路,基于国际产业理论的价值链思路,建立稀土厂商卡特尔组织需要通过政府主导与干预,市场参与者积极配合来应对这一趋势来完成。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来实施:第一步:打击盗采、走私,加强出口控制。要实现稀土企业的卡特尔化,首先要能够从源头控制稀土开采。其具体做法为:国家建立稀土战略资源储备制度,加强执法力度,严格堵截走私出口。将全国稀土的勘探、开采和出口统一到国家管辖,禁止地方政府私自开发稀土,确保对稀土开采的严格控制和管理,为卡特尔化的实现奠定基础。我国稀土资源的出口数量大,需要进行合理的控制。具体做法为:实行关税统、配额管理制度,加强出口管制,将稀土列入限制外资进入产业名录,尽快控制稀土原料和初级加工品的出口,为卡特尔化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一定的条件。第二步:分割产业价值链,将开采权收归国有。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将企业化为开采、分离加工、研发应用三大类,改变初级产品为主的出口格局,进而减少国内稀土的市场供给,提高稀土的附加值。同时减少稀土开采企业的数量,进行行业内部的优化整合,为稀土企业卡特尔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第三步:提高稀土行业准入条件。研究制定稀土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逐步消除稀土企业散乱多的局面,成立少数的大型稀土企业或集团,减少稀土开采的市场竞争,逐步缩减稀土的供给,提高稀土的市场价格,为稀土企业的卡特尔化的实现铺平道路。第四步:以行业协会为基础,实现稀土厂商的卡特尔化。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包括了中铝、五矿、包钢集团、赣州稀土等155家会员,囊括了国内几乎所有的稀土企业,这一协会的成立为稀土企业卡特尔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稀土企业卡特尔化的一个良好开端。通过行业协会可以建立稀土供求联动机制,通过分析全球稀土供求状况统一规划产量,为稀土出口的卡特尔化提供指导和帮助,创造有利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稀土企业的卡特尔化。

六、总结

通过对稀土出口定价权问题和卡特尔化可行性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是稀土企业整合还是国家实行配额制度,最终都是通过控制稀土出口量来争夺定价权,控制稀土价格,扭转当前稀土贸易的不利局面。从短期来看,实行配额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出口价格,但从长期来看,要想从根本上控制稀土出口价格,掌握定价权,建立稀土厂商的卡特尔组织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当然卡特尔化组织的真正实施,除去本文所述因素与路径,还需要从宏观上的视野和微观的细节问题上去考虑。

参考文献

[1]汪福伟.关于中国稀土出口定价权的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0(7)

[2]程建忠,车丽萍.中国稀土资源开采现状及发展趋势[J].稀土.2011(2)

[3]韩晓英,李平,王勇,王新林.中国稀土发展概况[J].中国有色金属.2010(2)

[4]张吉楠.中国企业缺失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

项目基金:本文系国家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项目“江西稀土的出口定价与资源保护机制研究”研究成果。

上一篇:刍议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提高企业软实力 下一篇:CVM应用于不同景区游憩价值评估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