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

时间:2022-07-02 03:44:49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是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它要求教育活动既要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又要关注学生情意能力的质量。音乐学习的根本机制是让学习者融入音乐、感悟音乐,只有让学生对音乐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理想境界。

音乐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且还原于生活,也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在音乐课中,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情感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前提。在学习中感受生活,体验多彩的音乐生活,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情感调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感受音乐的强弱过程中,让学生在自己的身边寻找音的强弱,用自己的肢体、声音、生活中的物品打击等来感受、体会声音的强弱,感受音的强弱,并进行打鼓游戏,让学生随着鼓声的强弱跳动,更深刻地感受不同强弱的声音的效果。

声音和情感必须是一个完美的整体,在歌唱艺术中,歌唱情感和声乐技巧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情感的表达是歌唱的目的;而歌唱的技巧是情感表达的手段,两者完美结合,才会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才能够生动感人。只有“情真意切”的歌唱,才能使听众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再好的声音,缺少了真实的情感,也会显得苍白无力。情促声,声传情。表达感情是人的能动反映,情感为歌的生命之魂。动了情,有了情,才会唱得投入,才能带给听众美的享受,才能让音乐成为滋润人们心田的甘露。

声乐艺术是一门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掌握了知识本领还需要通过音乐实践来验证和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情感的表达是通过许多具体的手段来表现的。演唱时,外部形态的表演是重要的一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内心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因此,不论是演唱歌剧中的一个角色或是一首咏叹调,还是演唱艺术歌曲或是民歌,都需要进行角色的设计。一般来说,一个人对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但自己又不知道、不理解的东西会比较感兴趣。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把握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经历,并及时准确地调动学生的这些经验和经历,是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关键。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合适的教学内容,同时也需要合适的呈现方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创设情境,为学生的情感表现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导入新课,设置驱动情境,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讲解新知,设置悬念情境,调动学生移情其中,激发积极思维。音乐是一种具有极强抒情功能的艺术形式。它有自己丰富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广远的意境,能使学生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丰富、更为主动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师生的良好互动为歌曲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另外,声乐演唱中的激情也很重要,它是推动音乐想象力的动力。处于激情状态下的歌者往往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将歌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听者脑海中,从而使演唱者的情感有所依附,歌声也就更具感染力。

运用音响、音像资料,让学生眼观耳闻,产生联想、扩展思维,通过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感知来进行音乐情感的体验,对音乐教育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对速度、力度听觉感知可有效地让学生在动静之间、张弛之间领会音乐情感,正确地领略音乐的节律和气韵,并感受隐藏于声音之中的思想和情感。学生具有了音乐的耳朵,就能领悟到音乐语言诸要素所表达的情感。

利用音乐的节奏和歌曲旋律,激发学生的情感。我们在掌握歌曲的节奏时,既要做到准确稳定,更需要富有动感,充满活力。那些看似简单的节拍特点,在歌曲演唱的实践中却未必容易做到。甚至常常被演唱者所忽视,致使歌曲的演唱缺少基本的律动感。而曲作者对调式,调性的运用直接影响歌曲的基本情绪。歌曲具有各种不同的曲式,我们要对不同的段落做不同的处理。歌曲之所以美妙动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委婉,时而激越的旋律线。

调动联想,加强情感升华。要做到形象思维与情感体验相结合。学生可以以文学语言为依托,以文学形象的指向来引发简单的联想与形象,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同时,更要通过各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启发学生的抽象思维,鼓励思维的创造性、发散性与个性化,通过乐曲和歌词,调动学生潜在的意识,让学生进行联想,让想象插上音乐的翅膀飞翔,飞向学生心底神往的境界。同时,要充分发挥音乐想象力。音乐情感教学自然离不开想象力,离不开创设情境。想象力是声乐演唱中表现情感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也是一个歌唱者才华的体现。有的歌者在演唱时始终“面无表情”,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发挥音乐想象力,这样是不能确切表现歌曲情感的。

融入个性的情感教学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个性是属于个人的,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人。包括人的智慧、观点和表现。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情感教学个性,用这些个性浇灌着一颗颗幼小的心灵,这才是老师们引以为荣的事情啊!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让每位学生自始至终都保持良好的心境,养成高尚的情操。让学生们快乐地学习音乐,自由地体验音乐。愿更多多彩的音符进入到每个学生的心灵,在学生的心间欢快地流淌。

(作者单位: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

上一篇:初中物理实验之浅谈 下一篇: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