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的干群关系就是“没有关系”

时间:2022-07-02 02:23:09

最可怕的干群关系就是“没有关系”

最可怕的干群关系是什么?我给出的答案为:最可怕的是“没有关系”。

最近许多通过媒体展现在公众面前。贵州瓮安6・28事件、云南孟连7・19事件,都惊动全国。这里还有一个湖南邵阳警民冲突事件――四百四十位警察进村,二十三名村民被捕(7月28日新华网)。

7月3日,湖南省邵阳市出动武警民警,在清晨五点之前,进入邵阳县白仓镇石龙村,抓捕参与对邵永高速公路建设阻工的村民;村民以鸟铳、石头对抗,造成六位武警、公安民警受伤。邵阳事件的起因是:一条民营独资在建高速公路,要过村里一个小水库,是建桥而过,还是填土而过?建桥,对水库影响小而投资大;填土,对水库影响大而投资小。于是,利益纠纷就出现。双方顶牛对抗长达一年零九个月。

对抗冲突那天,有些细节看起来仿佛“过电影”:几百名公安、武警左手都绑了一条白毛巾,这是夜间行动的记号。六十岁的村民蒋秋莲和她丈夫,被破门而入的武警摁倒在床上,由于挣扎,床板被压断,蒋秋莲试图穿上长裤,但只穿了右腿,蹬了两下又丢了;她穿着内裤被押上警车,一名武警看不过去,解下手臂上的白毛巾,盖住她的下身,“后来我看这块毛巾质量挺好的,就带回来了”。那夜,还有个村民躲在稻田中,用鸟铳一枪击中两名警察,消失在茫茫夜色里……

无论是一过性的工程建设,还是长期性的生产生活,只要出现各方的利益冲突,那么事情就会变得复杂。通常会出现博弈三方:代表公权力的政府,代表私权利的百姓,以及介乎两者之间的利益集团。三方利益顶牛,往往会让事情变得风起云涌。

最典型的就是民警用防暴枪致死两人的“孟连事件”:素来善良温和的傣族群众,拿起了刀斧棍棒与警察对抗;事件表面是警民冲突,实质是长期的利益博弈。当国际橡胶价格每吨已从七千多元涨到二万七千元,胶农却没有增加收入,利益被橡胶公司独吞;干部却自觉不自觉地与利益集团坐在同一条板凳上,距离群众越来越远。

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为此说了一句极为精彩的话:“说话没人听,干事没人跟,群众拿刀砍,干部当到这份上,不如跳河算了!”这样严厉抨击干部作风,真是说得痛快、听着也痛快,这话可以归入年度最精彩语录之中。干群关系为何到了这个份上?核心因素在于:干部与群众,在许多地方长期以来已“没有关系”。战争时期,“鱼水情”体现了军民、干群关系;如今,当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基层的干部却与百姓“不搭界”了。当公权力、经济体和民权益三者“摆不平”时,干部习惯性站到了“经济体”一边,有的甚至与之结成利益共同体,压根就不把群众放在眼里。如果与百姓发生了关系,那也是“冲突”的关系;而公权力与经济体结合,一起共穿连裆裤,共同来对付百姓。那些关乎群众利益的事,想让干部来调查解决,黄花菜都不知道凉了多少回。

在这样的情形下,公权力的一般行动方式就可想而知了:为了维护利益共同体,组成“大部队”,在“月黑风高”夜,像“鬼子进村”一般,将百姓当成“对手”“敌人”……星火为什么会燎原,许多人已经忘了这个基本道理了。

协商、博弈、暴力,都能达到终极妥协,但谁愿意看到最终选择的是暴力?动辄动用几百号官员警察去对付老百姓,这绝不会是正常的。一切,其实都不难解码,更用不着高深的“密码算法”;问题就在干群关系:普通百姓与干部官员,本来应该是选择与被选择的关系,可现在的官员并不是百姓“选择”的,所以他们与百姓没关系,难以从百姓立场出发为百姓说话,于是就有那“干部当到这份上”。

经济上的“市场关”好过,政治上的“民主关”难闯。不要忘了这句经典的话:“社会主义民主归根结底是让人民当家作主,这就需要保障人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就是要创造一种条件,让人民监督和批评政府。”

没有关系的,要建立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公民百姓通过票选来选择领导干部”。一杆多么大的秤,也需要一个秤砣。这个秤砣就是法律。

【选自2008年7月30日《金羊网》】

插图 / 潘滢溧

上一篇:你看我是谁 下一篇:我的笔记本电脑弄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