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贷难,实体经济更难

时间:2022-07-02 02:16:14

放贷难,实体经济更难

由实体经济需求疲软而引发的“放贷难”已成为整个银行业面临的难题。

日前,有媒体报道,援引银行业官员的话称,今年的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可能在7万亿元左右,远低于8万亿至8.5万亿元的原定目标。如果预言成真,我国将出现7年来首次无法完成既定新增信贷目标的尴尬局面。此言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放贷”成为任务

珠三角是国内市场经济最活跃的地方,也是个“多事”的地方。

“现在广东有不少企业已经获得银行授信,却没有马上去拿钱,这与早前排队争抢贷款的情况完全不同,从侧面反映出实体经济的有效信贷需求正在下降。”广东一些银行公司信贷部门的负责人说。

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信贷部的信息显示,该行2012年前4月份信贷发放稳步上升,但从5月份开始,信贷增速已经出现放缓趋势。广州银行公司4月份开始,该行贷款的需求增速下降,主要是企业的需求在减弱。特别是一些制造行业(包括家电、汽车等行业)都在进行产能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有效信贷需求。来自汇丰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4月份,我国银行信贷增速较3月份略放缓至15.4%;新增贷款6818亿元,较3月有所减少,扣除季节因素,实体经济需求偏弱以及央行对于货币宽松相对谨慎的态度可能是新增贷款减少的主要原因。

农信社的储蓄业务也开始受到影响,“今年我们的任务主要就是信贷,而且是大量放贷。我们这个网点,去年储蓄5亿多,但是放贷只放出了2.8亿,就整个农信社情况来看也一样,现在商业银行的存贷比都是75%(也就是国家的红线),而我们还不到65%,还有很大缺口,也就是说我们‘负债’太多,今年大方向已经定下来,就是储蓄只要保量,放贷要大量放出去。”某信用社信贷部职员指出。

对此,有些专家甚至认为,目前已进入从“贷款难”到“放贷难”的时代。央行不足一个月二度降息,加之此前“珠三角”金改方案、新36条实施细则逐步完善、央行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出台,似乎是想促进实体经济的大力发展。然而仅仅是“慷慨”地把大量的钱投向市场是否就能达到效果呢?

从2009年如饥似渴过度信贷,到2012年一季度银行业面临放贷难的拐点,实体经济渐入低潮,企业信贷需求日益疲弱,拉存款不易,放贷也渐难,原因已不在流动性不足。信贷增长乏力中,尤其是中长期信贷规模,这直接说明了企业在紧缩今后的投资。

“公司的财务经理提醒我,眼下原材料、人工、融资成本均处于较高水平,市场前景不明朗,那些可做可不做的订单最好暂缓。”在佛山从事陶瓷出口生意的梁先生表示,受欧债危机影响,企业海外销售情况不容乐观。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纺织、服装以及鞋子在内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有所下滑。在此背景下,很多以外贸为主的企业压缩产能,保持观望态势。

今年1至5月我国银行系统代客结售汇的累积净额仅为330亿美元,再清楚不过地表明我国出口较进口的差额明显小于以往,外部需求对国内经济增长贡献极为有限。

一些中小企业不愿意承担转型升级和打造自主品牌的风险。梁先生表示,企业多年来都是做欧美厂家的代工订单,利润不高但也不操心费神。如果要打造自主品牌、自行设计和开发新产品,则需要很大一笔启动资金。“初步测算,至少得2000万元。我肯定有顾虑,担心投资失败。另外,银行也担心风险,想要获得这类项目的贷款是非常困难的。”

实体经济非常差?

在这样的背景下,“贷款难”被解读为“经济非常差”。专家认为,从“贷款难”到“放贷难”,折射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转型升级难度大等问题。结合数据来看,二季度PMI指数平均为51.3%,较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反映出经济继续下滑,企业利润持续下降,财政收入增速加速放慢的局面。6月份CPI、PPI持续回落,CPI同比创29个月新低,而PPI同比则连续4个月负增长。

再看实体经济的主要载体——今年秦皇岛港库存煤创下历史新高、用电量和发电量增速皆大幅走低,这些情形基本可以说明中国经济确实远比统计数据要糟糕。

为遏制经济增速下滑,高层释放“稳增长”信号之后,大型银行也开始向重点项目“频送秋波”。有专家表示,尽管前期信贷扩张较为谨慎,但随着政策的趋暖,今年完成信贷目标并非难事。

在7月6日,央行宣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的同时,专家认为,这次非对称降息将更有助于刺激经济。企业是自由的市场主体,银行是纪律的金融部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银行放不放贷确实成了考验银行智慧的一道难题。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信贷增速低于预期,一是需求不力,二是供给不足。鲁政委称,相比需求方因素,造成银行“有钱贷不出”更根本的因素,很可能是存贷比已接近上限。存贷比因素和直接融资不足,显示未来宏观调控政策亟需进一步加强配合。

杭州银行的余南军表示,目前该行有90多亿的贷款,1000多家的中小企业,涉及各行各业。其中,50万元以下的小客户占比达到78%,而300万元以上的客户只有2%。此外,一些全国性银行也纷纷考虑加强中小企业客户的开发和扶持。招商银行杭州分行的胡志平表示,他们决定进行方向调整,保证存量,放缓步调,对于以节能减排、环保型、服务型、政府大项目配套的中小企业给予支持。

央行如此频繁采用利率工具还是政府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权衡各种政策工具利弊之后的选择结果,这种选择结果背后所体现出的经济决策思路,很可能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政府为了实现保增长目标将进一步采用利率和流动性宽松等货币政策工具。

当前,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和国际经济不景气导致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审慎分析从“贷款难”到“放贷难”的转变,尊重市场选择,降低企业负担,刺激经济增长,任重道远。

上一篇:佛门圣地竞相上市 下一篇:国产网游不做“第一眼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