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战“四化”

时间:2022-07-02 01:46:35

胜利油田战“四化”

作为胜利油田鲁明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桩23管理区的一名员工,杨志在日常的工作中最头疼的事就是遇上坏天气。他说:“平常我每天早上六点钟起来骑着自行车去巡井,然而我们这边经常大风,逆风骑,那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如果遇上下雨下雪的天气基本上是半推半骑。”面对这样的头疼事,思想活跃的杨志一直梦想自己能够坐在值班室里就能完成一天四次的巡井任务。

在桩23管理区成为胜利油田“四化”建设示范区并建成投产后,杨志的梦想实现了。

人力大解放

在过去的50多年里,胜利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过50亿吨,生产原油超过10亿吨,是我国第二大主力油田。但是,如今的胜利油田迈入了老油田的行列,其产量不断递减,含水率高达90%以上。为了重新焕发生机,确保油田的增储稳产和降本增效,胜利油田积极推进“数字油田”建设,即着力推进生产、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同时,为了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采购”的工作部署,全面启动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四化”建设模式,即“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采购、信息化提升”,并启动了“四化”示范区的建设。

在信息化提升上,胜利油田按照顶层设计思路,采油、集输、注水、地面工艺流程与信息化配套,同步设计、同步优化,探索了新区建设与老区改造的建设模式。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搭建了具有生产监控、报警预警、生产动态、调度运行、生产管理、应急处置六大模块的一体化生产指挥平台。实现分系统、按节点、从站到井采油生产全过程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生产过程运行管理由传统的人工定时现场巡查转变为全过程、分专业的集中监控、远程管控,管理更精细。

同时优化生产组织方式,建立“电子巡井、中心值守、人机联动”的新型生产运行模式,电子执勤代替分散人工值守。按管理层级设置三级预警,系统平台自动把预警指令发送到对应管理层级。压扁一层管理层级,由原来的“矿-队-班组”变为“管理区-专业化班组”,人员队伍重组为专业化的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维修、安全巡护、后勤保障等专业管理队伍,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已投建的示范区用工总量相比传统模式减少20%以上。

在安全环保的防控上结合HSE管理,实时监测重点岗位、重要安全生产环节,有效提升安全生产防控能力。部分设备操作由现场人工动作转变为远程自动操控,改变一线职工手工抄表、爬罐检尺、昼夜巡逻等工作方式,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高压装置的现场巡检、操作频次,降低操作风险,改善工作条件。

杨志所在的桩23管理区便是“四化”示范区之一。示范区的每口井上都安装上了数据采集系统,井口上的压力、温度那些数据可以实时采集并传回生产管理指挥中心,并且还能进行自动分析。现在只有出现数据异常的情况下,杨志他们才上井,不用像仆人那样每天围着这个井场转了。根据桩23管理区生产管理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现在示范区实现了生产节点关键参数的全采集,视频的全覆盖,所有的采集的数据可以自动生成报表,并根据每个节点设计的预警和报警值自动预警报警,及时通知各专业化班组进入现场提前进行介入处理。

鲁明公司滨海管理区副经理王英华说:“现在真的非常省心,如果说哪个地方不合适,原来我都需要下去落实,但是现在我从监控上一眼就能看到,包括数据的分析,就能看出来哪个井不正常,我们就可以及时的采取措施。”

数字之变

通过信息化的提升,桩23管理区将生产指挥系统分为生产监控、报警预警、生产动态、调度运行、生产管理、应急处置六个模块,通过“数据采集、过程监控、动态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五大步骤实现生产的闭环管理,达到了生产实时监测,安全智能监控,报表自动生成,油水井工况自动分析,高效应急救援,生产动态分析六项功能。

过去测试抽油机井示功图须每个月测试一次,需要两个技术人员用一周的时间才能测试完70多口油井,油井出现异常时,需要3到5小时以后才能发现,有的甚至需要三四天以后才会发现,现在这些数据每隔10分钟就能回传到生产指挥中心,有了这些海量的数据,一旦发生异常时,技术人员就会及时的进行分析。

正是有了海量的生产数据作为支撑,桩23示范区对70口油水井的呵护更加精细,尤其是为桩23-x420等5口间开井制定了更加规律的作息时间。桩23- x420井是一口供液不足井,过去对该井24小时连续生产,日产液量4.6吨,日耗电145度,目前鲁明公司根据对功图、载荷的实时监测,对该井实施间开,每天间开6个小时,每天的液量4.9吨,日耗电量不到50度,既保证了产量,又节约了能耗。

同样,在现河采油厂史127示范区,他们将新建的信息系统与原有分站计量、在线功图计量、视频监控等系统进行整合,通过现场数据采集、网络无线传输、后台数据处理,实现了油气生产全过程信息化和油区综治信息化。据了解,通过“四化”建设,史127示范区建立起了“电子巡井、中心值守、人机联动”的新型生产组织形式。油区综治与防范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进一步降低了安全环保风险。

统计显示,示范区油区季度发案率同比由12起减少到1起,管线泄露发现时间由2小时缩短为10分钟,平均管线泄露一次污染面积由100平方米减少到30平方米。同时,异常井发现时间由2.6天缩短为10分钟,水井单井调配耗时由30分钟减少到10秒,停送电单井开井耗时由20分钟减少到1分钟,抽油机平衡达标率由82%提高到91%,劳动生产率由446吨油/(人/年)提高到655吨油/(人/年)。

现河采油厂采油一矿副矿长谢伟特别有感触的是,在四化建设过程中,大量的信息化设备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采油厂日常精细化管理的水平。他说:“比如,在油井的电参采集方面,以往我们采用人工测电流的方式算出我们的平衡率,而现在每隔一分钟就会有一个电参数据传到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处理成平衡率,这样的话,相当于一分钟就会测量出一个平衡率来,这样大大提高了我们日常精细化管理水平。”

经过多年的建设,信息技术已成为胜利油田提高生产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数字油田”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必将在推动胜利油田持续稳定、科学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按照胜利油田智慧油田总体规划构想,突出“集成、协作、优化”,强化顶层设计、强化组织运行、强化管理考核、突出应用效果,力争到2015年建成“数字油田”,到2020年基本建成智慧油田,具备国际一流水平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能力。

上一篇:云计算勾勒智慧城市新蓝图 下一篇:慧点科技携手太极股份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