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7-02 09:21:27

做好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教学管理;理论;规范;效能;科研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2―0032―01

学校管理工作是事关学校发展的关键工作,也是一门十分有技巧的学科,更是一种高雅的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认识得到了很大发展,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下,学校管理人员更应该团结在一起,科学、正确、有效地规划出学校发展的计划和方案,怀着一颗热情、认真的心来提高学校教学的质量,创新出有效、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从而确保学校管理更加有序化,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领导者和指挥者,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有效地调动学校所拥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因素来合理地组织和管理学校的教学活动,从而让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能够协调健康发展。

一、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与时俱进

受时代多元信息、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影响,现在的学生知识不断更新,思想日趋多元,个性日益张扬,教育者对孩子的引导教育,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为了适应时代的变革,紧跟时代的步伐,作为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在我国基础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有关教育部门的文件精神,了解教育理论知识,改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深入开展学科教研活动。

二、规范管理,落实常规,提高管理效能

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要规范,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提高管理效能。因此,领导要建立一种规范的管理制度,落实常规,为教师营造宽松的环境,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勇于创新。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学校管理工作光靠几个领导是不行的,必须依靠群众的力量。因此,一般根据实际可设几名年级组长和学科组长。教研活动,由教导处统一部署,教研组长具体组织,分科进行,有条不紊。在教学工作中,要达到什么效果,奖惩方案的定位等,都要有一套较完善的制度,让教师工作目标明确。落实常规,全程管理。落实教学工作常规是教导处工作的重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平时,教导处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结合本校实际着重抓好五环节工作。课堂要敢于冲破旧模式,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和使用先进教学手段,真正设计出突出学生主体的教案,做到活而不乱。教师要实实在在上好每一节课。教学目标要突出,教学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提倡形式多样。辅导学生要求全面性、针对性、方法多样。对学生的作业要求做到书写整洁、美观、格式规范。从严抓好学生的考纪考风,确保学生考出自己真实的成绩。 对教师的评价也应采用着眼于未来,立足于教师的发展,帮助教师分析过去,探讨如何使明天更好地发展,促使教师走上自信的良性循环道路。最后,沟通情感,激发热情。教学工作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管理工作中,学校领导要经常了解教师愿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困难。教师偶有差错或发生纠纷,领导要及时作个别谈心。

三、抓好教改专题试验,科研促教

主管学校教学工作的领导要组织教师潜心研究素质教育理论,开展教育科研激发内部活动,开发师生潜力,优化育人模式,使学校沿着高效、有序、科学的轨道发展。学校学年初要有计划地定好有关立项专题实验研究项目,立项要有创新精神、体现实效性。教导处指导老师结合学科教学过程,边实践边深化,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四、构建办学特色,奏响教学质量主旋律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因而,从领导到教师都要形成一个"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共识。构建自己的办学特点。例如:利用黑板报、橱窗等办好宣传阵地。分级落实责任,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开展评估课、汇报课、示范课、公开课等活动。办好学生作文集、教师论文集,给师生们创造发表文章的广阔空间。丰富第二课堂,抓好书法、文艺、体育等活动,开拓学生视野,活跃身心。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合一教育网络。积极创造条件办好校园网建设,逐步走向现代信息化教育道路。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学校教学管理只有靠学校领导班子带领教师们,与时俱进,在教育理念上、方法上不断创新,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形势的需要。

总之,学校管理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一定要积极努力学习,不断优化管理办法和理念,带动整个教师队伍一起来维护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从而真正地提高办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上一篇:采取切实可行措施 优化营林造林质量 下一篇:班主任工作的误区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