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 “农超对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2-07-02 07:28:24

河北省 “农超对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要】河北省“农超对接”模式实施以来,河北省的农产品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不同的地域特点、不同的超市规模和合作能力等原因,“农超对接”在推行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大量调查,对河北省“农超对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北省 农超对接 对策建议

“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其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

一、加强“农超对接”的意义

2009年以来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农超对接”试点及推广工作,“农超对接”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正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1)有利于扩大农产品市场。因为超市对于农产品的需求是长期稳定均衡的,因此专业合作社与超市的合作可以获得可持续的市场,有利于市场拓展。

(2)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农产品销售价格。“农超对接”减少了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中间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可以为超市节约20%~30%的采购费用。由于流通环节大大减少,超市采购成本大幅度降低,农民专业台作社销售价格可提高10%~20%。

(3)有利于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参与“农超对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获得可持续的农产品需求市场,而且,出售价格高于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利益分享机制可以成为吸引分散农户、扩大合作社规模的手段。

(4)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作为市场上较大的交易主体,超市有严格的农产品品质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有利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方面下功夫。

(5)有利于提高现代化管理和组织能力。合作社在同超市合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学习和引进现代化管理模式和经验,从而有利于迅速提高自身的现代化管理和组织能力。

(6)有利于促进先进设备的采用。基于对产品质量的保证,不仅超市倾向于对合作社和合作农户进行设备投资,合作社也要强化对包装、保鲜,运输环节所需设备的投资,因而可以促进先进设备的采用。

(7)有利于改变传统的生产意识。在现代化的供应链上,超市的消费群体通常都是农产品的最终消费者,超市可以通过顾客信息和销售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为供应链上的产品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8)有利于促进合作农户的收入增长。农超对接”推动制度创新,通过组织力量解决产销、资金和技术问题,通过集约化生产减少个体风险,保障质量,节约成本,从而可以带来收入的增长。

二、河北省“农超对接”中存在的问题

为研究河北省“农超对接”的开展状况,项目组于2013年7月至8月期间在全省范围内利用访谈、参观和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了市场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河北省的“农超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合作社规模小、销售服务功能不足。近年来,河北省农业合作社发展迅速,但是这些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数量的增长快于质量的提高的趋势。合作社普遍国模较小,在与超市对接谈判中显示能力不足。合作社本身在提供多品种、大规模的农产品方面能力不足,并且自身会承担较大的经营风险。在自身的经营管理中也表现出管理不够规范,造成合作社的增值性销售服务功能不足。

(2)超市规模小且管理不规范。农超对接合作中,超市扮演中重要的角色,他们要从资金、仓储、物流等方面投入较多。而当连锁超市本身规模有限的话也就意味着将会在农超对接服务中投入不够。而且对于一些大宗农产品,一些超市的吸收能力有限,与超市合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卖难”问题,这会导致农户或合作社把交易重点从超市转向大型批发市场。

(3)农超对接难度大。超市销售的农产品需要品相好、质量好、够新鲜等,需要品种多、但每一种需要的数量少,而农业合作社的蔬菜品种少、单品种产量大,而且农产品需求量也没有相对稳定的规律性。农民的低水平的标准化生产井不能满足这个要求。

(4)农业生产组织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低。现阶段由于人才的缺乏、管理水平的低下、资金的小足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合作社硬件条件缺乏,生意随意化、缺乏创新性,难以符台超市新颖性、高端化、安全性的消费需要,提供的农产品必然会从品质上、品相上很难达到超市要求。

(5)信用缺失影响农超顺利对接。信任缺失大人降低了合作双方的合作意向和信息的有效沟通,无法及刚、准确地掌握产品在生产、运输和销售等方血的信息,不能及时掌握市场的供需关系,影响了合作的质量和效益,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6)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以及“农超对接”的认知度低。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的制约,不可避免的存在消费者的认知问题,影响“农超对接”的发展。消费者对“农超对接”这个新兴的流通模式认知度比较低,在采购农产品的时候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误区。

(7)物流成本较高。河北省物流业总体呈现出总体运行趋稳、适度增长的态势。2012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超过2200亿元,同比增加10.5%左右,高于全国9.1%的增幅。但是河北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9.8%,高于全国18%的1.8个百分点。这说明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物流成本依然较高。

(8)信息平台建设不足。“农超对接”流通模式刚刚起步,配套服务系统还不完备,导致信息在各环节间的传递不畅,造成生产者和市场需求的信息不对称。主要原因归结为两点:首先,缺乏一套完备的物流管理体系。第二,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技术应用不充分。

三、促进河北省“农超对接”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府的扶持和帮助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初始阶段,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引导和服务。帮助协调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为其健康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1)促进物流系统建设。物流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冷链系统、信息系统和配送系统。考虑我省的现实状况,都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因此,政府部门应划拨专项资金,以支持合作社的仓储设施建设,并改善其运输条件,满足现代化流通的要求。

(2)完善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完善发达的信息网络平台则是保障“农超对接”中信息流顺畅的关键。目前河北省正深入推进“一村一店一网”便民富民服务平台项目,即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改造一批标准化农家店;依托商务部新农村商网,按照“网随店走”的原则,建设一批产销衔接的网上交易和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以解决农民卖难和富民问题。

(3)加强各级政府的政策、制度方面的建设。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出台专门的“农超对接”财政支持政策;实用地用电和农产品运输优惠政策;完善农产品生产及市场准入质量安全检验制度。

(4)建立“农超对接”渠道。流通主管部门要负责组织试点连锁超市,农业主管部门要负责组织本辖区内产品规模大、质量安全优、品牌效应好、农户成员多的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举办产品展示推介会等形式,为“农超对接额”搭建对接平台。

(二)提高超市自有实力

超市是“农超对接”的重要参与者,针对目前的情况,需要从以下方面提高。

(1)扩大超市规模。超市在自身积累的基础上扩大超市经营规模,在此基础上,积极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投资,发展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以满足顾客一次性购物的需求。

(2)加强超市硬件建设。超市应改善其设施简陋、现代化程度较低的现状,有经济实力的超市应建设自己的农产品配送中心,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产品损耗,提高利润。

(3)完善自身的质量检验体系。超市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及质量检验体系有助于提高超市农产品质量,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在满足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消费者在该超市买得放心,吃着安心。

(三)扩大合作社规模,加强自身经营管理

合作社是“农超对接”的另一重要参与者,针对目前的情况,需要从以下方面提高。

(1)扩大合作社规模。如果农民专业合作社不能得到规模发展,九难以带动农民的加入,势必影响农产品的生产、供应,从而导致“农超对接”难以长久持续地发展下去。此外,随着河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专业合作社也需要专业化、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品牌化经营。

(2)加强对农的技术服务。合作社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以及市场竞争力。同时实行“反季节”生产模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价格,为农户获取更大的利润。

(3)加强培训。通过开展专家授课、示范指导、技术交流,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组织。使广大农民从技术上、素质上、管理水平上有所提高。

(4)规范内部管理。当前合作社发展进入数量快速增长时期,要强调规范发展和质量提升,要按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建立健全基本制度。

(5)注重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农产品行业品牌建设是一个有待开发的新领域,通过对农产品实施品牌策划、提高品牌运作水平,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让农民取得更多实惠。

参考文献:

[1] 赵邦宏,宗义湘,刘志青.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经济论坛,2009,(23).

上一篇:人才的“流”与“留” 下一篇: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现状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