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诊疗终身管理

时间:2022-07-02 07:10:27

房颤诊疗终身管理

北京安贞医院房颤中心集房颤门诊、心脏内科电生理团队、心内科临床团队、心脏外科团队、专业护理团队、随访团队于一体,适用于对慢性疾病进行长期管理。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使患者的总死亡风险增加了近两倍,是常见而且危害极大的心血管疾病。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相当一部分房颤患者选择杂交手术,这就需要心脏电生理医师和心脏外科医师的协作。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如何将房颤的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相结合,以最大程度地优势互补则,至关重要。

2006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下称“北京安贞医院”)成立了国内首家集房颤专病门诊与病房、专业的房颤内外科治疗医生团队,以及护理团队于一体的房颤中心。自建立起,该中心始终致力于推动房颤内科治疗的规范化、非药物治疗措施临床应用的合理化和房颤导管消融的推广普及化等,经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成为集房颤医疗、科研、教学、培训和咨询五位一体的特色医疗专科。

“防颤”刻不容缓

目前中国的房颤患者约1000万人,且呈急剧增加趋势。研究表明,房颤患者在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较冠心病更差,此类患者常因房颤发作频繁到门诊、急诊室就医,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6倍,年发生率约5%。

然而,多年来国内在房颤的临床和科研方面重视程度不足,缺乏相应循证医学资料。药物治疗规范化严重欠缺,不同的医生和单位之间治疗的差异很大,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譬如,华法林抗凝能够降低房颤致死率和致残率,但该措施在中国的应用率极低(根据美国的资料,在具有抗凝指征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中,华法林使用率为59.3%;而国内仅为10%)。

从技术上讲,房颤导管消融技术的推广普及在中国还远远不够。目前,国内能够较熟练独立开展房颤导管消融技术的医生仅30余名,这意味着十年之内需要培训的医生至少需要1000名。虽然国内多家医疗中心已相继开展此项技术,但多数医生处于初学阶段,难以一蹴而就。

在房颤的外科治疗方面,近年随着微创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采用小切口经胸腔镜在心脏跳动的状态下进行心外膜消融已进入临床,但中国仅少数中心常规开展了该手术。

北京安贞医院房颤中心整合了医院心脏内、外科两支房颤研究治疗团队的力量,实现优势互补,1998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房颤导管消融治疗,已累计完成手术近5000例;2002年即已开展外科房颤消融手术,累计病例数已创亚洲之最。终身管理

基于房颤的高发病率和严重危害,疾病的终生管理模式成为必然选择。大多数房颤患者需要抗栓或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患者如果没有得到专业指导,其治疗效果必将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长期跟踪随访,对这些药物进行治疗管理和安全性评价。

北京安贞医院房颤中心集房颤门诊、心脏内科电生理团队、心内科临床团队、心脏外科团队、专业护理团队、随访团队于一体,适用于对慢性疾病进行长期管理。依托房颤中心的终生管理模式,不仅可以通过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房颤抗栓管理,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治疗达标率,还能整合心脏电生理团队和心脏外科团队,为房颤患者提供个体化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房颤跟踪随访、健康宣教,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房颤中心依据国内外指南、共识,结合自身特点,总结出了一套房颤抗凝管理和房颤节律治疗的处理流程。通过这样的标准化诊疗流程,极大提高了房颤疾病管理质量和效率。

为了使房颤患者诊疗的个体化成为现实,中心设置了房颤门诊,该门诊由电生理专业医生出诊,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诊疗计划,并且给予专业随访,根据治疗的反应随时调整治疗方案,这种房颤门诊的全方位一站式治疗使患者最大程度受益。

目前,北京安贞医院房颤中心已成立专业医师组成的随访团队,对进入房颤登记和已经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患者进行系统化的随访,并结合患者术前评估、住院和手术情况及院外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诊疗方案。通过系统化的随访,可以对房颤患者的治疗进行科学专业的长期指导。

房颤患者往往需要终身用药或是导管消融,故医疗费用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为降低患者的医疗开支,北京安贞医院实施标准化操作、严格遵守管理规程及技术安全保障制度,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利用门诊完成导管消融前必需的化验检查;开通两部免费房颤咨询电话,指导患者调整华法林等药物的剂量,避免患者长时间在院内调整药物,缩短住院时间;推广单导管肺静脉消融隔离技术,减少医疗器械的消耗;通过新技术的实施,提高房颤导管消融的成功率,避免反复进行消融手术。

在全国医疗成本日益增加的趋势下,本中心自实施以上费用控制措施以来,从2008年到2011年期间,导管消融房颤患者的住院费稳中有降,分别为6.67万元、6.87/元和6.4万元。

突破科研瓶颈

房颤中心的建立,可以整合内外科的互补优势,将研究方向集中于目前科研的关键点,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再到社区,整体覆盖房颤机制、治疗策略优化、房颤病例队列等研究,以及进行心律失常器械的研发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为房颤诊疗策略的优化铺平道路。

目前,房颤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集中在触发机制和维持机制两个层面。房颤中心通过“心房颤动维持的肺静脉左心房折返假说”、“肺静脉前庭电生理特性与组织学特性相关性研究”这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一步肯定了肺静脉触发机制在房颤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房颤机制的阐明将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为房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房颤中心在国际上首创了“2C3L”消融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对之进行评价,以探讨慢性房颤最佳消融策略。另外,中心还拟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导管消融和外科微创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系列的对比研究将使得房颤治疗策略不断优化。

目前中国的华法林的应用指征及抗凝强度等问题一直在借鉴欧美国家的资料。因此,中心在北京市科委2011年度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的支持下,计划3年建立10000例房颤患者的病例队列,收集所有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和其中4000例患者的血液样本。最终建立中国患者房颤血栓栓塞危险预测模型,并探讨中国房颤患者的最佳抗凝强度。

器械治疗在心律失常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国内临床应用的器械主要是进口产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器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房颤中心已成功研发心脏三维标测设备及房颤标测消融系列导管,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有望打破国外厂家的垄断,造福中国房颤患者;此外,“房颤导管消融模拟器的研发”项目已顺利结题,用于心脏介入的磁导航系统的研发也正式启动,进展顺利。

上一篇:一名无人机“僵尸操作员”的“供词” 下一篇:将随访贯穿服务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