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分析

时间:2022-07-02 06:36:35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进行房屋建设的过程中,软土地基是经常会遇见的一种情况,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处理,工程建设的任务就难进行,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必须做好软土地基的处理,才可展开各项施工建设。基于此,本文对软土地基的施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软土地基问题是制约房屋工程质量的一大难题,对于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软土地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消除软土地基对房建工程施工的影响。

工程概况:

熙汇广场一期工程,位于天津市南开区黄河道与密云路交口。工程规模内容及建设项目概算投资额: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2285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70535平方米。一期拟建物为5~6层商业楼,24层公寓楼,采用框剪结构,地下两层车库。负二层顶板建筑标高为-6.650,基础底板上皮标高为-10.70。

一、软土地基概述

1.软土地基介绍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类型相对复杂,软土地基分布较为广泛,在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只有处理好软土地基,才能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避免不均匀沉降发生。所谓的软土地基,指的是地基土壤属于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的粘土,其形态主要以流塑状。软体地基具有加强的压缩性,容易造成不均匀沉降,加上房屋建筑流变性强,在重力作用下沉降速度变快。

2.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必要性

根据软土地基特点可以知道,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容易造成地基变形或沉降,不仅会使得房屋建筑不合设计要求,还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这就需要做好地基处理工作,对施工地基进行仔细的分析,勘察搜集全面的地基地质材料,确定软土地基类型,选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提升地基承载强度,避免地基沉降,提升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稳定性。也是有加强软土地基处理,才能够确保房建工程施工质量,为房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

二、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软土地基地质数据参数不足

对于软土地基而言,要掌握地基下方的地质情况。对地层的地质构造、种类、分布深度以及厚度和水文情况进行分析。因此,在对房屋地基进行勘测过程中,不能以常规地质勘测作为依据,同时,对深层地质要进行实时性勘测。但是,在很多的房屋软土地基施工中都存在着数据准确性不达标的情况,对地质中的水文、地下水位以及含水量等情况都要进行掌握,这样在施工中能够避免出现设计方案和勘查资料不到位对房屋建设质量进行影响。

2.硬壳层的位置与填筑方法的不足

对于软土地基而言,要对上层的土质情况进行很好的分析,在很多的情况下,上层土层都是以硬壳土层为主,这样才能对土层承载能力进行保证,同时,对土层应力也能有所保证。在实际施工中,对房屋软土地基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加固,这样能够保证房屋工程的质量,同时也能对施工单位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保证。对于地质进行勘测时,在数据不足情况下,对硬壳层的确切位置以及厚度无法得知时,进行单纯的加固施工不仅不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也会对施工单位的效益带来很大的影响。

3.施工准备不足

对于不同的房屋建筑工程而言,要面临的施工环境和地质情况都不同,因此,在对施工地基进行处理时,一定要在施工前进行必要的勘测。同时,对施工方案明确,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对地基的含水量以及流砂情况才能进行很好的了解,对施工方案也能决定。对于房屋建筑的周边环境了解也非常重要,很多的建筑物在高度以及承载能力方面都不同,这样对地基沉降情况带来的影响也将不同,因此,进行实地勘察非常必要。

三、施工进度控制重点及预控

1.材料供应

对供货商的企业资质、供货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择优选择。钢材供应由专人负责场内各规格型号钢材的库存情况和需求计划,做好材料储备。混凝土的供应考虑充分考虑到道路交通对运送时间的影响,计算好提前量及现场调度。

2.泥浆外运

充分考虑泥浆卸地的行程及道路交通的影响,合理安排车辆,必要时增加运输车辆。落实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到位。根据工期进度对机械设备等要求做相应调整。尽量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交叉作业,或尽量减少交叉作业的相互影响,做好沟通和预控。对施工进度列入考核,每天统计和汇报日进度情况,每周对进度情况进行总结和汇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存在进度偏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偏。做好安全施工及文明施工的管理,合理投入,使整个施工过程有序、在控。为夜间施工做好充足的准备和提供必要的条件,以免夜间施工降低效率。做好雨期施工措施,对天气影响进行预控,尽可能减少降雨对施工的影响。

四、房建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处理方法

为实现对软土地基的有效处理,杜绝暗藏隐患,作者将在文章就几项最具代表性的软土处理技术进行探讨。

1.换填施工法

换填施工法,是通过选取一些能够达到房建地基施工强度的压缩性材料来对软土土层进行置换。此种方法不仅能有效提高地基承载能力、抗剪强度,同时还能实现对工程后期沉降量的有效控制。换填施工法一般适用于地势低洼、土体固结时间较长且危害性较大的位置,但其仅限使用于软土土层厚度较小的地基施工中,其适用软土土层厚度应控制在3cm以下。这种方法同时也存在使用弊端,投入资金较大,且对整个地基的影响也较大,因此在换填过程中必须做好质量控制。

2.灌浆施工法

灌浆施工法是在不改变土壤体积及内部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压力作用将浆液灌注到软土地基中的土体间隙和岩石裂隙之间,通过浆液灌注将缝隙间的空气挤出,减少土基空隙度,提升抗压缩性能,实现对地基的质量提升。此种方法对提高地基应力和抗拉强度有显著的效果优势,且施工简单。但要实现最佳效果,还必须在灌浆时做好灌浆压力的控制,要避免压力过高对地基土地所产生的破坏,所以要利用浓度较高的浆体来实现对土体密度的压实,再进行全面灌注。

3.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技术

1)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方法

是目前较为常用且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办法,适用于对粉土、泥炭土及淤泥质土的处理。简单讲深层水泥搅拌桩,即运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并通过深层搅拌机将固化剂和施工现场的软土进行充分的搅拌,以达到硬结软土,从而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

2)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桩位放样钻机就位钻机的调整、检验正循环钻进深度高压注浆泵的开启反循环提钻及喷水泥浆下钻的重复搅拌、喷浆反循环提钻至地表成桩。确保管道良好的畅通性。为确保管道的良好畅通性,通常在开钻前用水对管道进行清洗,并待水排净后方可开钻;在施工的过程中,应有效保持水泥搅拌桩桩体的规范垂直度,达到此目标一般可采用在主机上悬挂吊锤的方法进行对垂直度的控制;要加强对成型搅拌桩的检查工作。成型的搅拌桩在投入正式使用前,应对其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通常质量检查包括水泥的用量、水泥压浆过程及喷浆搅拌时间和次数等;目前多数施工单位采用的水泥搅拌配合比例为:水泥掺量12%、水泥石灰比0.45~0.5、高效减水剂0.5%、每米掺灰量25kg~46kg。

4.挤密碎石桩法

挤密碎石桩法首先要进行布置桩的位置,然后进行夯实造桩,在成桩后要进行铺设垫层处理,这样就可以通过挤密碎石桩移到下一桩位。在运用挤密碎石桩法时,施工前应该进行试验,确保成桩参数的正确无误,保证垂直度偏差在工程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碎石量应该确保桩不出现断裂的发生,同时要对各种垃圾进行处理,对于那些可能影响工程的石头要做位移处理,确保沉桩过程的顺利展开。挤密碎石桩法对处理软土地基很有作用,经过该种方法加固的地基承载力会立即变大,同时还可以保证地基长时间不下沉。挤密碎石桩法还具有施工成本低、操作时间短、工程见效快等优点,是软土地基处理中很好地方法,应该得到大力推广。

5.石灰搅拌桩施工技术

石灰搅拌桩施工技术是将石灰作为固化剂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的技术,主要适用于处理塑性较高的软黏土地基。这种施工技术具备良好的经济性,能够有效减少软土层沉降,增强软土层的承载力。

1)材料

选用细磨石灰,最大粒径不得超过2mm,以防止搅拌中出现石灰聚集现象;保证石灰无杂质,氧化镁和氧化钙的总含量要超过8.5%,其中氧化钙必须占80%以上;石灰的液性指数不得小于70%,存储期限控制在3个月内。

2)施工准备

在施工场地表层铺填砂砾石垫层,方便施工机械施钻;准备齐全空气压缩机、粉体发送器、钻机、搅拌钻头等施工设备;利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实验确定最佳含灰量,将其作为设计掺灰量;根据石灰搅拌范围确定桩长、根数。

3)施工技术要点

根据建筑结构设计中设定的承载力,确定桩的间距以及加固范围内搅拌桩的数量、所占面积等。将搅拌桩排列成等边三角形或四边形,桩与桩的距离控制在1m左右;在载体上安装钻机和桅杆,并使其满足耐压要求;空气压缩机的压力值不易过高、风量不宜过大;施工现场设置石灰池,用遮蔽物覆盖石灰粉,防止石灰粉飞扬或与雨水产生化学反应;当钻头升高到30cm-50cm时,必须立即停止喷粉,避免石灰粉向地面溢出。

6.钢格构

(1)钢立柱的制作:施工前准备―>材料―>放样―>号料―>切割 ―>对接―> 矫正和边缘加工―>拼装―>焊接―>编号―>验收。

(2)施工前准备根据设计提供的施工图,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图纸熟悉,经项目部批准后方可实施制作。钢立柱制作必须遵守工艺,实行工序控制。按现行的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执行。

(3)构件拼接:钢立柱拼接必须在模具内进行。保证构件的外形尺寸、角度、垂直度等尺寸。拼装模具要经过班组长、质检员、技术负责人复核后才能使用。从拼模具制出的第一次构件为试做,经验收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后才能进行批量加工。

(4)焊接:焊接前对焊缝处进行清洁工作。施焊时,母材非焊接部位严禁焊接引熄,避免母材损坏。施焊后,立即清除焊渣进行外观检查并由质量员进行电焊质量验收。焊缝出现裂纹缺陷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检查原因,订立修补措施后,方可处理。严格执行工序检测,质量控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管理。

六、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办法

1.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问题处理概述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之中,如果遇到了软土地基(该地基往往存在土体承载力低、土壤中含水量过多、土壤渗透系数过大、土壤可压缩系数过大等问题),很有可能会产生地基沉降的问题,并最终导致建筑房屋的施工质量不过关,危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软土地基中的土体成分难以达到施工设计的要求,使得其容易在施工过程中产生沉降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团队对软土地基进行相应的地基处理,保证软土地基可以满足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需求。

2.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问题处理的注意事项

在粉喷桩在软土地基中的施工过程中,不仅仅要按照上文中所具体介绍的七步粉喷桩在软土地基中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还要注重对以下几项的施工注意:

首先,要注意使用的GPP-5型深层粉体喷射搅拌机中的粉体喷射机设备和搅拌机设备之间不要相隔的太远,这样就可以充分保证施工过程中粉体的输送可以满足GPP-5型深层粉体喷射搅拌机的需要;其次,如果在粉喷桩在软土地基中的施工过程中产生了GPP-5型深层粉体喷射搅拌机的不正常震动等现象,就需要立刻终止粉喷桩在软土地基中的施工过程,进行对相关问题的检查工作;最后,在施工过程之中,要随时注意GPP-5型深层粉体喷射搅拌机的运行状况,随时关注相应仪表上的数值变化,防止施工问题的产生。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很有必要开展粉喷桩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与此同时,粉喷桩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防止沉降问题的产生,在未来的房屋建筑行业之中有着很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杜晨曦.浅谈房建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3,06:113-114.

[2]林志鑫.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311-312.

[3]杨晓丽.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分析[J].科技致富向

[4]周亮.浅谈房建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研究[J].民营科技,2013,01:273.

[5]李江宁.谈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3,01:166.

[6]樊景瑞.软土地基上基础的处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6).

[7]杨晓丽.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11).

[8]冯涛.关于房建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探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320+322.

[9]徐晓蕾,钱玉林.浅析软土地基处理方法[J].西部探矿工程.2008(02).

上一篇:建筑工程结算全过程跟踪审计造价控制的重点及... 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