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码携带:3G的最后堡垒

时间:2022-07-02 05:11:56

携号转网一旦实现,国内电信行业的竞争态势将更加充分,运营商将完全靠竞争力说话。有人认为,携号转网不仅在技术上存在一定困难,运营商之间利益的协调和监管政策的完善将是更大瓶颈。也有人认为,技术不是问题,关键在监管。那么,携号转网还要过几道坎?离我们还有多远呢?

手机号码的每次改变总让不少老的移动通信用户痛苦不已。想象一下,在3G时代,有这样一个法宝,它能让你在不改变手机号码的情况下,自由选择网络运营商,从此让用户真正成为运营商的上帝。

在广州一家知名网络公司工作的张红最近用上了一款新的手机卡――联通的“世界风”双模卡,与以往不同,如今他可以用该卡自由地选择使用联通C网和G网中的各种服务,而并不需要承担额外的呼叫转移和双网月租费。他只要一个手机号就能自由使用两个网络,两网切换也无需呼叫转移,所有来电、短信等都可使用。这就是未来3G时代“号码携带”服务的一个雏形。让张红难以想象的是,在未来有了“号码携带”,他在移动和联通之间转网、手机丢失、转换别的新服务,任何一个在以往都需要改变手机号码的举动都将是多余的了,其中的方便不言而喻。

所谓号码携带(NP,NumberPortability)是指用户在改变位置、业务或者业务提供者时可以选择不改变原号码。根据目前情况,号码携带一般可分为三类:位置携带,指用户仅仅改变地理位置而号码不变,通常情况下指发生在同一交换局内的位置变化。由于不涉及更换运营商,位置携带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存在;业务携带,指用户改变业务种类时号码不变,这意味着用户可以用一个号码同时使用多个运营商的不同业务,业务携带目前还没有在任何国家实施。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将此列为规划目标;业务提供者携带,指当用户改变运营商时,仍保持同一号码,这也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号码携带”。

一般来说,每一个发生携带的电话号码,在携号数据库中都应当有所记录。每条电话号码记录应当包括以下一些基本信息:发生携带的电话号码;新增、启用、停止、修改的时间信息;受话方管辖交换机代码;使用状况(如使用中、未使用、处理过程中);移出、移入的运营商信息;受话方的SCP或STP的选路编号等其他信息。

当一个号码发生携带,从移出网络移至移入网络时,涉及携带范围内的所有号码携带数据库都必须及时进行更新。运营商通过对上述信息的增删操作,完成携出号码信息的交流,从而保障号码携带功能的正常实现。

左边是幸福的用户,右边是痛苦的运营商

号码携带的引入对于移动通信产业中的运营商和用户都具有相当大意义。

首先,毫无疑问,用户未夹使用移动通信将更加方便,号码携带使消费者在改变位置、业务或业务提供者时可以保留原号码,一方面方便消费者留住“号码”这一无形资源,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消费者选择业务提供者的门槛,自主选择高性价比的移动通信服务。

用户将第一次站在幸福的左岸,而运营商的竞争则加剧了。号码携带的实施自然对电信业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建立有效竞争的环境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号码携带的实施,会改变原有的竞争格局。传统运营商和新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差距会有效缩短。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将更多着力于服务的多样化和差异化,而本身网络环境的优势将大打折扣,因为新进入的运营商可以通过租借网络等形式低成本开展业务。当然运营商的网络优势、网络覆盖范围、服务质量等因素依然会成为吸引用户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运营商必须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价值,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新业务的发展。

美国将实施号码携带的政策传出之后,在业界引起了巨大震动。现在在美国的移动通信营业厅中,与以往相比,销售人员更加热情,因为运营商已经意识到,如果运营商自身的服务出现问题,那么用户将可能永远不再光顾。

此外,号码携带必然有利于号码资源有效利用。由于号码携带具有上述积极意义,我国信息产业部有关人士明确表态:号码可携带业务是我国今后电信发展的一大方向,信息产业部将会大力推动此项服务在我国尽早实施。而截至2005年,全球约有26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号码携带(包括固定号码携带和移动号码携带)。

路漫漫其修远兮?

然而,号码携带的引入也并非就能一帆风顺,美国、韩国、日本等移动通信发达国家引入号码携带基本都用了5年以上时间。对于《电信法》尚未确立的中国,号码携带的实施障碍林立,这些障碍主要可归纳为投资、技术、管制三大方面。

投资问题。要普遍实现号码可携带业务,除了需要添加相应的设备,并对现有设备进行扩容和改造外,还需要解决好计费、号码查询和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巨大的投资。

技术方面。实施号码携带,用户的数据库需要调整,根据用户改变自身网络接入商的选择,需要对其数据记录进行修改,并提供新的接入路径。考虑到我国移动电话用户的巨大数量,实施号码携带势必对用户信息数据库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管制方面。我国目前的管制政策还不能适应和解决号码携带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实现号码携带业务,需要监管机构介入,监管机构要通过各种措施保证其顺利实施,这将对原有的管制政策产生冲击。早在2001年,信产部就出台了《号码可携带的业务规范》,而此后相关的设备、技术标准等均未出台。而要推行号码携带政策,还需要一系列的技术规范、标准保障,以利于监督和实施。

未来3G的最后堡垒

随着3G牌照的发放,我国移动通信市场上必然出现新的运营商,新旧运营商将会左右着市场竞争格局的调整,而号码携带对新旧运营商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对现有运营商而言,号码携带将会对它们造成巨大冲击,尤其是主导运营商。

由于号码携带允许用户不受束缚自由地选择运营商,因此它将会对主导运营商现有的客户规模产生威胁,有可能导致退网率大幅上升,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同时,号码携带的实施将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面临重大考验,企业的业务创新能力、对用户需求的了解能力、市场反应能力、企业的服务水平将面临挑战。

而对新运营商而言,号码携带无疑是利好消息。新运营商可以通过低廉的价格、良好的服务吸引用户,从传统运营商那里争夺高端用户变得更加容易。在此意义上说,号码携带是3G的最后堡垒。攻下这一堡垒,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也就进入了规范发展阶段。

上一篇:中国ERP距离“健康”有多远? 下一篇:关于民企创新能力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