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校毕业生需求调查分析

时间:2022-10-05 07:22:26

今年高校毕业生需求调查分析

从统计调查情况看,2006年统计地区高校毕业生需求总数为1665044名,其中研究生177003名,占10.6%;本科生923519名,占55.5%;专科生564522名,占33.9%。与上年相比,2006年高校毕业生需求情况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研究生、本科生就业走势将保持平稳,专科生呈现下滑趋势

2006年统计地区预计需求高校毕业生1665044名,与2005年各地已吸纳的2141233名相比有大幅度降低,降幅为22.0%。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22%,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从学历来看,2006年对研究生的需求较2005年吸纳的研究生数增长较快,增幅为30%,对本科生需求与2005年吸纳的本科生数基本持平,预计研究生、本科生就业走势将保持平稳。专科生的需求比2005年吸纳的专科生数有大幅下降,降幅达39%。

各就业渠道需求毕业生比例将与上年基本持平,学历需求仍以本科学历为主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测算,预计2006年不同性质单位需求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和比例分别为,党政机关64528名,占3.9%;事业单位242789名,占14.6%;国有企业418336名,占25.2%;非国有单位937333名,占56.3%。与上年需求毕业生情况相比,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需求数量略有下降,非国有单位需求情况继续呈上升趋势,非国有单位仍将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去向。

从学历上看,2006年用人单位需求仍以本科学历为主,统计地区对本科生的需求占到总需求的55.5%(各类单位对不同学历毕业生的需求比例见图1)。

中西部地区对毕业生需求呈上升势头

从统计地区中对毕业生需求数量排名前10位的地区情况看,2006年中西部省份有安徽、陕西和贵州,需求数量分别是144822名、121889名和97461名,三省合计364172名,占总需求的22%;而在2005年,需求总数排名前10位地区中的中西部省份分别是重庆、贵州和云南,三省市共需求毕业生175655名,占当年总需求的15%。同时,2006年西部的甘肃、青海等地对毕业生的需求数量也比去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以上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在人才需求上的数量呈上升势头,这一趋势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中西部地区对毕业生的需求数量有所增加的同时,东部的山东、江苏、北京、广州对毕业生需求数量分别为228600名、196804名、86087名和66000名,需求量仍然较大。这也说明在目前阶段东部沿海地区仍将会是毕业生择业的热点地区。

需求专业相对比较集中

调查结果显示,与2005年专业需求相比,2006年毕业生专业需求情况总体变化不大,排在前两位的仍然是机械设计与制造类和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类专业。其中排名前十位的专业共需求毕业生587126名,占总需求数的35.3%。此外,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医药卫生专业毕业生需求增长较快,进入了前十名,需求数为31756名,与去年需求数17227名相比有大幅增长,预计2006年这部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会相对较好。除表1所列的排序前十位专业外,2006年统计地区需求数量较多的专业还有师范、法律、汉语言文学、经济学、国际贸易、临床医学、化工制药、材料学、通信工程、金融等。

副省级市专业需求类型同中存异

从副省级市地域分布来看,15个副省级市分别分布在东北地区(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中西部地区(西安、成都、武汉)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在专业上,机械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信息与电子、市场营销、管理类等都是副省级市需求较多的专业。但是同中存异,各有各的专业需求特色,东北地区四市对土木工程、机电一体化、道路与桥梁、汽车制造与维修、生物工程等专业需求量较大;中西部地区三市对临床医学、文秘、财会等专业需求数量较大;而东部沿海八市需求的特色专业则是经济学、英语、医药卫生等(见表2、表3、表4)。

(人事部)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难与中国经济“资源错配” 下一篇:未来四年重点行业人才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