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民为先

时间:2022-07-02 01:27:01

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工作,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促进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执政理念之核心,坚持多元投入民生实事,创新思路化解民生难题,加强改善民生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公交优先、公园免费开放、菜市场改造、老小区整治、住房保障全覆盖等,件件民生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改善民生工作亮点纷呈,创造了许多鲜活的经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为我们提供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解决民生问题的“生动样本”。

以改善民生为执政理念的核心

民生关乎民心,民生折射宗旨。市委书记范燕青多次强调,“从我们的发展理念来讲,就是要关注民生,注重民本,执政为民。没有这样一个理念,我们发展就失去了方向,失去了目标”。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将民生问题放到一个事关发展全局、事关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层面进行思考,并把改善民生作为思考问题、作出决策的第一考量。他们响亮提出“小康不小康,问问老百姓”,自觉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工作的第一标准;把民生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体系,以民生福利改善作为政府政绩的根本标尺,建立健全了地方政府工作和干部政绩的评价机制。在调研中,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惠民”二字,惠民财政、惠民教育、惠民公交、惠民城建等等,最直观地反映了常州市各级党委政府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执政理念。

坚持围绕民生抓发展。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办法,“抓民生,就要抓发展”。常州市委、市政府认为,只有充分发展民生经济,民生问题才能得到更广泛、更有效的解决,和谐社会建设才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在发展中,常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民生为先理念,把民生需求作为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不断增加公共服务总量,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通过在社保、教育、交通、改善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投入和建设,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小康就在自己的身上、就在自己的家里、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激发了人民群众“创新、创业、创优”的精神,迎来了常州发展的大跨越。2007年,常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60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了92.3%、74.4%;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092亿元,增长了1.1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6亿元,增长了1.4倍。2007年,常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80亿元,户籍人均水平超过7000美元;财政总收入41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8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4倍、3.4倍。

坚持把民生难点作为工作重点。什么叫民生?王伟成市长说:“民生问题最基本的是油盐酱醋柴、衣食住行安,最关键的问题是老百姓基本生活中出现了问题,要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这才叫关注民生。”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把老百姓民生中反映的难点,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每年坚持认真做好几件,使一个个民生问题的解决成为温暖人心的工程。他们提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凡是要求合理、能够解决的,要立即办理;一时不能解决的,要耐心细致地予以解释;不符合有关政策、不能解决的,也要给群众以真诚而明确的答复。市委市政府每年年初谋划全年工作时,优先考虑和安排民生实事工程,并将民生问题的解决与改善程度具体化、明细化、指标化,纳入各级、各部门政绩考核体系,以此为标尺来检验施政绩效。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以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带动一般民生问题的解决,形成了很好的工作方式。比如,在解决老有所养问题时。常州曾遇到这样一个难题:147名早年上山下乡时代遗留下来的“知识青年半家户”,没有城镇养老保险,到市政府上访。王伟成市长亲自出面接待上访者并当场表态先做个调研,两个月时间解决这个问题。经调研后,常州出台这样一个政策:凡在常州市连续居住15年,乃至20年的,女的50岁,男的60岁,没有办任何养老保险的,均由政府出钱发养老补贴,每人每月150元。一举解决了一个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坚持让改善民生普惠全体人民。常州市改善民生工作坚持普惠全体人民,更多地关注改善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城市困难群众的民生问题,让阳光照射到每个角落。在新农村建设中,5年来,常州市级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年均增长48.51%,是改革开放以来投入增加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之一。在扶持茅山老区建设上,常州市于2005年启动了茅山老区“百村帮扶,万户解困”行动,动员机关、企业与老区村镇结对,开展技术扶贫、项目扶贫、创业扶贫。开展“党员进老区,万人帮万户”活动,近3年共向老区捐款捐物价值3860万元,兴修道路、沟渠、桥梁等基本农业设施462项,有力改善了老区的生产生活条件。2006年,又安排6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茅山老区乡镇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致富项目贷款贴息、对老区塘坝和泵站改造及村庄河塘疏浚整治。为让部分“边缘困难家庭”改善住房条件,从2006年开始。常州市逐年放宽经济适用住房申购条件,今年将家庭人均月收入放宽到低于1000元,经济适用房供应量也比2007年翻了一倍,提高到1059套,经济适用住房供应量已经大于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数。

以多元投入形成改善民生工作合力

改善民生工作是一个需要源源不断进行人力、财力、物力投入的工程。常州市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政府在财政投入等方面的职责,同时,调动、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民生工作,积极运用市场化运作方式筹措资金用于民生,形成了改善民生工作的合力。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常州市委、市政府将民生问题摆到工作的中心位置。在财政总盘子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常州市积极调整投入结构,主动压缩各种行政性开支,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民生工程的力度。对全市107个菜市场进行分期改造,政府承担了全部的改造费用。财政拿出1亿多元,按照“路平、灯明、排水畅、环境美、设施全”的标准,把368条背街小巷列入综合整治范围。覆盖了市区90%的街巷。政府投资16多亿元,先后组织实施“八路八口”和新“八路八口四河”城市绿化工程,建成绿地面积3500多公顷,成为常州园林绿化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建成面积最多、成效最显著的重点绿化工程。贯彻落实新一轮三年就业优惠政策,完善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今年全市就预算安排了再就业资金1.3亿元。发展公共交通,资金需求估算总量达35.4亿元,分别由市财政、武进区财政和市建设局承担。据统计,近5年常州市共投入156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改善民生。通过财政投入,政府不断增强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在保障教育公平、促进就业再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立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逐步满足了民生的最基本、最普遍的的需求。

调动社会各界投入民心工程。民生工作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工作,常州市注重挖掘社会各界中蕴藏的巨大潜力,形成了投人合力。常州本是缺山少水、绿化资源相对稀少的城市,但现在的常州已成为“民本、生态、文化、现代”的国家园林城市。一大批公园绿地形成布局合理的公共绿地体系,星罗棋布的街头游园绿地,使市民出行500米就可以步入绿色空间,享受绿色环境。常州市建设国家园林城市有一条基本经验,就是注重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了多元投入、共建美好家园的工作局面。他们在充分发挥常州城建集团、交通产业集团等投资主体作用的同时,重视社会力量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绿化建设的积极性。具体是:根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求,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大力推进市区两级公园建设;结合道路桥梁、人防工程、河道整治、古迹保护等,以项目带动公共绿地建设;对城市道路沿线企事业单位围墙实行通透改造,动员一部分绿化条件较好的单位,围墙退后建设,将原沿街的单位绿地改作公共绿地;通过对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将一些卫生死角或荒废用地改建为小公园等公共绿地:采取共建、捐建、绿化达标、转让冠名权及广告等多种形式,发动全社会,特别是企业参与城市绿化建设。

激发社会爱心反哺民生。常州慈善基金的劝募最具有代表性。常州的慈善事业,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取得了爆炸式增长,2007年,常州市慈善基金募集了2亿多元,总量达到12.7亿元,年慈善救助金近8600万元,位居全省前列。在发展慈善事业时,他们形成了“一次认捐、按息捐赠”、“定向捐赠、冠名基金”、“一次认捐、分年捐赠”等全新的劝募方式,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界参与的热情,先后有82家中小型企业认捐慈善金8920万元。他们每年一度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和“捐出一张废纸,奉献一片爱心”活动,今年四城区共有5万余人踊跃参与一日捐活动,募集善款929万元。

以思路创新破解改善民生工作难题

常州市不是全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民生工作之所以能做得这样成功,关键是他们既立足实际。量力而行,又能以思路创新破解改善民生工作难题,花较少的钱办更多让老百姓得实惠的事。一个个解决民生问题的创新之举,演变成独具特色并纷纷被其他城市学习效仿的常州模式,彰显了常州改善民生工作的无穷活力。

开创中等城市发展快速公交范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曾以“政府办实事,百姓收大礼”为题,宣传了常州市困难职工坐公交不用自己掏腰包的事迹。近年来,常州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降低票价,普惠市民,已成为全国第二个公交全线降价的城市。常州市能够较好地解决市民出行难问题,是与他们创新发展公共交通模式联系在一起的。2007年,常州市作出了发展快速公交(BRT)的决策,开工建设大运量快速公交一号线,今年4月,实现全线通车运行,成为全国第一家发展快速公交的中小城市。现在,快速公交日客运量达到12万人次以上,不仅创造了中小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的常州模式,而且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常被称为“地面上的地铁”。作为中等城市,一开始确立发展快速公交系统时。常州面临许多争议,因为发展快速公交一次性投入较大,管理要求很高,国内中等城市还没有发展快速公交的先例。但常州的决策者认为,如果发展常规交通,很难在根本上解决市民出行难题,必须突破在城市公交发展上的传统思维。他们通过深入调研发现,发展快速公交,容易实现城市交通覆盖的广度,相对轨道交通成本较低,常州有相对比较充裕的道路资源,设置专用站点和专用通道对城区道路的改造成本也较小,于是果断作出了发展快速公交的决策。

探索居民住房分层保障新途径。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王伟成市长受中央电视台之邀,向全国观众介绍了该市在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引起广泛关注。在解决“居者有其所”的工作中,常州市提出了一个具有创新性的观点:“有房住,并不是一定人人都有自己产权的房子”,这个观念决定了常州市住房保障工作“人为标的全覆盖,分层保障全落实”的工作思路。“人为标的”就是以人为本,确定目标,确保人人有房住。常州把全市中低收入居民2.8万户分成最低生活保障线以内的群众、最低收入的群众(人均最低收入700元以下,住房少于18平方米)、低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900元左右)、较低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1200元左右)四种类别,根据四种类别居民的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全额租金补贴、廉租房、部分租金补贴、租房和购买中小型商品房这四种方式,确保各种收入水平的居民都有房住。“分层保障”就是划定标准,区别对待,分层保障,循序渐进。对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住房18平方米以下的3000多户家庭,由政府以廉租房的形式实行全额补贴。对于低收入、住房18平方米以下的10000多户居民,通过廉租房应保尽保。对于低收入家庭的10000多户居民,他们通过三个途径给与保障:一是继续提供经济适用房;二是政府提供公共租屋住房,房源主要来自部分经济适用房转作公共租屋和捆绑式开发配建;三是发放租金补贴。常州市解决“居者有其所”的思路,既符合民情实际,又保证了“全面覆盖”。

创造性破解病有所医难题。实现病有所医,是人民群众的期盼,但看病贵、看病难,这个问题普遍存在。因它涉及许多方面的体制问题,药品价格上的一系列问题,靠一个地区难以解决,很多城市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一筹莫展。常州市抓住建设社区医疗机构这个切入点。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具体做法是:在全市范围内,每个社区都成立一个医疗中心和医疗站。社区医疗机构把医疗功能、疾病预防、保健教育等六个功能结合在一起,门诊实行“六减两免”,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疾病预防、保健、康复等实行免费,由财政给予补贴。社区医疗机构和大的医院挂钩办,首次住院起付标准降低,特种病自付比例降低。市民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同时,着眼于困难群众的不同情况和医疗需求,常州实施住院医疗救助、推行门诊救助、开展慈善大病救助、鼓励医疗机构优惠减免,建立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医疗救助模式。一个“方便、价廉、温馨、安全”的社区卫生服务正快步走进群众,贴近百姓。

常州市在创新思路解决民生工作方面还有许多亮点。如常州市实行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维持公园养护等资金怎么筹集?他们探索出“社会认养”、“以园养园”、“企业经营”、“公共管养”等多种经营模式,拓展了公园建设多元化筹资渠道,其管理模式更是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赏。

以制度建设保障民生工作长效化

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且具有刚性的特征。没有制度、机制保证,民生工作就不可能实现长效化。常州市通过进一步改革现有的福利制度、

财政制度等,出台了《“富裕常州”建设纲要》,将一系列富民、惠民、安民的政策措施加以规范化、制度化,上升为地方法规,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联动性,为民生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和机制保证。

建立有效的扩大就业机制。近年来,常州市围绕实现全面小康总体目标,坚持民生为本,实施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一是把就业与创业相结合。为千方百计增加人民群众的就业机会,实施了“百千万创业工程”,开展创业辅导、政策咨询、融资担保服务,三年提供各类服务1万人次。积极帮助失业人员落实创业资金,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的通知》等文件,落实扶持资金5000余万元。进一步完善了就业再就业帮扶体系。从2008年起,常州市设立总额为2000万元的“五一”创业基金和劳模创业基金,计划每年孵化、扶持100个创业者和70家创业企业,培育5个创业优秀基地。扶持对象主要包括勇于二次创业的劳模、下岗失业人员、困难职工家庭成员等。二是把就业与培训相结合。紧紧围绕“就业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指导思想,拓宽培训思路,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使常州的“素质就业”走在全国的前列。他们还相继出台《关于促进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从2006年起,常州积极筹措资金,采取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岗前培训与岗位培训、定点培训与流动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组织有培训意愿的老区农民参加免费培训。三是把就业与解困相结合。为解决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常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意见》,大力扶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快速就业。今年6月,又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将零就业家庭援助工作由城镇向农村延伸,把援助范围向农村零转移家庭覆盖。发动全市就业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通过跟踪服务、政策扶持、技能培训、结对帮扶、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多种措施帮扶他们就业,对吸纳“双零”家庭成员稳定就业并依法参保的用人单位、灵活就业的“双零”家庭成员提供相应的岗位、参保补贴,形成了促进城乡“双零”家庭援助就业的长效机制。目前,全市有182户“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了动态脱零。

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常州市进一步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实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确保职工工资正常增长,让每一个职工都能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为发挥最低工资的保障作用,切实提高低收入在岗职工工资水平,常州市对2007年度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执行每月850元的省定一类标准。常州市还公布了2008年企业工资指导线,要求企业应根据工资增长指导线和本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结合行业工资水平线和市场工资指导价位,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合理确定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和增长幅度,使企业发展和职工工资增长相协调。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民众切身利益的“安全网”,在有效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实现社会公平、保障民生方面发挥着“兜底”的作用。常州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全力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全市“一老一少”两类人群全部纳入基本医疗制度;落实城乡低保标准增长机制,城乡低保月标准分别达到330元和210元以上;对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按低保标准100%给予生活救助;对因重、大病或遭遇突发灾害等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和家庭人均月收入为低保标准到低保标准的2倍之间的困难群体,实施临时性救助;建立动态补贴机制,每年春节前,对全市城乡低保对象按上年度的保障标准增发一个月的全额低保金,同时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发放临时物价补贴,实行应急生活补助政策,确保低保家庭的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同时建立和实施低保边缘家庭救助、困难群体专项救助、残疾人基本生活补助,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体系和机制。

建立可靠的利益安全机制。常州市坚持依法解决民生问题,通过维权办实事统筹各方利益关系,使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得以缓解,促进了社会和谐。各职能部门实行公开承诺,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确保依法行政和执法为民,以此来进一步约束公权、维护民权,使更多老百姓能够共享发展成果。为了把维权实事办好办实,具体落实到位,常州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建立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实施目标任务分解和项目化管理,强化督促检查等措施,确保了各项维权实事得到顺利推进。如,为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他们通过建立监督机制、查处与责任追究机制,健全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并成立了市帮困助学金理事会,确保困难学生享有教育权利,不让常州的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不让在常州读书的大中专学生因生活困难而辍学。为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他们成立了农民工服务中心,推行欠薪报告制,对因客观原因暂时无力支付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实行严密跟踪,责令限期支付,并在建筑领域推行按月支付工资制度、工资集体协商等制度。

附:常州市改善民生亮点选粹

慈怀全民善涌龙城

“慈善之城”是常州市新的名片。近年来,常州市以发展壮大慈善事业作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凝聚城市发展动力的重要举措,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实现了常州慈善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慈善,城市跳动的心律。常州采取“灵活多样、可供选择”的三种捐赠方式:一是“一次认捐、按息捐赠”:二是“一次认捐,分年捐赠”;三是“定向捐赠,冠名基金”,极大地激活了企业的热情,增强了常州慈善的救助力。2005年以来,常州累计发放慈善救助金已超亿元,受助者5万余人,各级实施慈善救助的覆盖面已超过1/2。2008年9月,常州市慈善金突破18亿元,常州慈善事业的发展在全国大中城市中首屈一指。

慈善,弥漫城市的芳香。2008年,在进一步加大慈善基金救助力度的同时,推行社区慈善超市实物救助,在市区街道、乡镇建立、开放60家慈善超市,实现了慈善超市城区全覆盖。2008年1至6月,常州市区慈善超市救助各类对象6890户,救助金额为29.87万元。2008年4月7日市慈善总会修改了“操作规程”,规定从2008年起慈善基金利息全部用于救助。目前,全市可拿出4000万元以上用于对市区困难群众的助医、助学、助老、助孤、助残与助困。如今的常州,到处弥漫着慈善的芳香。

慈善,通向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近年来,常州通过创新理念和思路,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慈善救助之路,首创了“政府牵头搭台、企业慷慨捐赠、社会广泛参与、高效扶危济困、规范透明运作”的新路;探索建立了以慈善分会为纽带的

联动机制,以慈善超市为载体的互动机制,以公益项目为内容的援助机制。以临时救助为依托的补充机制,以救助平台为基础的衔接机制。以慈善活动为导向的发展机制,保障了常州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公园敞开普惠于民

2002年常州市人民公园敞开以来,常州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了“还绿于民、普惠于民”、“市民公园、市民享受”的目标,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先后新建了青枫公园、芦墅公园等一大批公园绿地,改建了红梅公园、荆川公园等一批老公园。经过大规模的公园绿地建设,到2007年底,常州市建成区绿地总面积达4185公顷,绿地率达37.2%,绿化覆盖率41.6%,城区人均公共绿地11.35平方米,并于2008年初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常州市民现在开窗见绿,出行500米就可步入可游可憩的公园绿地,出行1000米就有一座较大型公园绿地。到今年年底,常州市将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部公园免费开放,使以往藏于深闺的园林,掀开头巾,拥抱城市;让所有向往美景的市民,走出家门,拥抱公园,从而营造“居在园中、人在画中、乐在其中”的宜居环境。这已成为提升常州形象、展示城市风采、谱写现代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载体,更是常州市委市政府顺民心、得民意,全面落实执政为民理念的实事工程,赢得了全市人民的一致好评。

公交优先造福市民

“国家模范交通管理城市”也是常州的一张崭新的名片。常州市委、市政府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常州市民提供了便捷、舒适的出行选择。

快速的公交。2007年,常州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全覆盖。今年将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公交”。在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疏密适度、网络完善”的公交线网体系的基础上,常州突出城市公交的快速和方便。在全省首先建成专线运行、专用站台、优先通行的常州快速公交系统,成为全国第三、江苏第一。

优惠的公交。常州主动降低票价让惠市民,空调车全部由2元降为1元,公交IC卡乘车,实行6折优惠,学生3折优惠,60岁以上老人2折优惠,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快速公交同站同向免费换乘。在全国率先建立公交爱心基金,实现了“困难职工乘公交,不用自己掏腰包”。这是全国第二、江苏第一。

优质的公交。2007年,成立常州公交服务中心,全面推出星级服务制,实现公交服务长效管理、规范管理。积极改善出行环境,在2007年新增加215辆空调车的基础上,2008年再投放600辆新车,实现城区公交笙调化。

公共交通。城市之经脉,市民之车履。现在,常州市民出行的第一选择是公交,对政府亲民爱民的第一感受是公交。

卫生惠民群众之福

一个普惠群众的医疗卫生事业,是人民群众的期待,也是人民政府的应为之举。常州卫生惠民工程的实施,有效化解看病就医方面的矛盾和问题,让常州人民享有方便质优的医疗卫生服务,为常州构建“病有所医”的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社区卫生贴近群众。每个街道都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若干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从而构建了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全面提供“六位一体”服务,门诊实行“六免二减”费用优惠,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首次住院起付标准降低,特种病自付比例降低。一个“方便、价廉、温馨、安全”的社区卫生服务正快步走进群众,贴近百姓。

医院建设蓬勃发展。建设阳湖医院、新北医院、市一院新北院区,形成城区东南西北均有三级医院的布局,使中心城区、南部新城、北部新城的群众都能方便就近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大型医学检查结果同城互认,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低于省定标准。市财政每年给予市级医院卫生惠民定额专项补助,给予全市低保和特困家庭人员“十免十减半”医疗优惠政策。

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人均筹资标准达到250元以上,人均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45%。县、乡、村卫生服务网络健全率100%,机构基础设施和基本装备达标率100%,乡村卫生服务人员资格合格率100%,强化“三大类、八项”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便农村居民看病就医。

医疗保障普惠群众。降低住院起付标准,降低基本医疗保险药品、诊疗费用等个人负担比例。提高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和医疗救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医疗费用报销比例,鼓励参保人员“小病和康复到社区”。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逐步统一市区范围内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上一篇:立足比较优势 提升产业规模 下一篇:盘点2008江苏民生十件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