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降压药:如何才能有效又安全

时间:2022-07-02 01:08:56

调降压药:如何才能有效又安全

冬天,高血压患者最明显的感觉是:血压突然增高,难以控制。于是,一些“久病成良医”的患者,开始自行调降压药,有时非但没有起到良好的降压作用,反而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所以,冬天到了,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调整降压药,才能做到既安全又有效呢?

调整降压药:需根据血压实际情况

气温降低后,患者需要根据自身血压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降压药,绝不能凭感觉或偶测的血压水平随意“调药”。首先,血压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引起头晕、头痛等不适;而这些感觉有时又与血压水平的高低并不相关,所以,不能凭感觉调药。同时,依据血压水平“调药”,并非是凭某一次的血压值调药,而是根据一段时间(1周左右)的平均血压水平调药。否则,凭一次血压高低随意调药,血压会越调越乱,这种凭偶测血压值随意调降压药,是造成血压波动的人为因素,而血压波动大,会增加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冬天,患者更要注意O测自己的血压,而监测血压的最好办法是家庭自测血压。血压计应选用经过国际认证、上臂式电子血压仪。测量血压的时间,一般选在两个时段:一是早晨服药前测血压,以了解清晨及全天血药浓度最低时的血压。清晨是一天中血压较高时段,也是容易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危险时段;二是傍晚4-6点钟。因为这是全天又一个血压峰值时段。若这两个时段的血压都控制达标,可大大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合理“调”药:增加疗效,又不增加不良反应

1.单药增加剂量这种调整降压药的方法,增加疗效外,也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应注意监测与防范。

* “地平”类降压药:增加剂量,可能会增加踝部水肿、牙龈增生、心率增快等不良反应。

* “普利”或“沙坦”类降压药:个别患者可能发生高钾血症,尤其,对肾功能异常或老年人,增加剂量后,要注意监测血钾和肾功能。

* β受体阻滞剂:要注意监测心率、心电图、血脂、血糖等,因为长时间、大剂量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引起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以及体重增加、血脂、血糖轻度异常等。

* 利尿药:应注意监测电解质和肾功能,因为利尿药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最常见的是低钾血症、低钠血症、高尿酸血症,甚至痛风。

2.加用另一种降压药(又称联合用药)医生常常会为患者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并注意与原用药物是否有配伍禁忌。如原用药物方案中无利尿药,且患者又没有禁忌证,可以加用利尿药。在联合用药时,要注意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不能相似,以免增加风险。例如,两种药物都有减慢心率作用,或两种药物都能降低血钾,这两种药物就不能联合使用,否则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

3.改用另一种降压药。可能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不一样,疗效有些差别,但实际上,药物间的疗效差异并不大,所以,这种调药方法不太可取,尤其冬季,可能在换药期间,会因血压高,增加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高血压患者到了冬天都要“调药”,有些患者的血压并没有“夏低冬高”的特点,是否需要“调药”,要看血压监测的结果,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治疗方案。随意“调药”,有时非但不能起到良好的降压作用,反而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初少莉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在继发性、难治性高血压诊断与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并擅长妊娠期高血压管理,精于高血压血管病变及不良心血管病预后的综合防治。

上一篇:慢阻肺:离肺癌有多远 下一篇:食养常见病(一)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