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在抢救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02 12:08:24

摘要 目的 探究无创正压通气在抢救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64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常规抢救方式;观察组32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无创正压通气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 实验组32例患者,抢救治疗后总有效率90.6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字 无创正压通气;急性左心衰;临床疗效

急性左心衰即急性左心心功能不全,其诱病因多为肺炎、高血压、过度输液等,患者常有夜间呼吸困难、劳累后呼吸困难等病史,其临床症状有烦躁、双肺干音、分红泡沫样咳痰、口唇紫绀、突发呼吸困难等,病情危急时会引发心源性休克或昏迷导致死亡[1]。急性左心衰病情严重且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抢救,会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多采用吸氧、扩血管强心等抢救治疗方式,但效果不显著,我科选取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64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抢救,取得良好疗效,现分享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64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相关检测确诊为急性左心衰,并排除患有心包填塞、血气胸、食管反流等机械通气禁忌症,并排除患有气胸、非心源性肺水肿、肺梗塞以及大量胸腔积液、动脉血气分析无严重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2例患者,男18例,女14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84岁,平均年龄(66.5±6.1)岁;合并高血压17例,冠心病12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对照组32例患者,男19例,女13例;最小年龄43岁,最大年龄86岁,平均年龄(67.2±6.4)岁;合并高血压18例,冠心病10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方面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64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常规抢救方式,包括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氧疗,并给予利尿、强心、扩血等药物治疗[2];观察组32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无创正压通气的方式CPAP+PSV模式。在连接呼吸机前应做好患者的沟通解释工作,使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首先应选择合适患者的口罩,连接呼吸机通气,通气模式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PSV),。吸氧起始浓度为60%~90%,逐渐降低吸氧浓度为30%~40%。呼吸末正压(peep)初始设置为4cmH20,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步增加到6到12 cmH20[3],当患者吸气费力,呼吸急促,应调高压力支持水平,以减轻吸气肌负荷。患者呼吸平稳,频率

1.3 评价标准

显效的标准:患者在经过抢救治疗后其心功能改善2级或以上,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肺部音、口唇紫绀、呼吸困难等显著改善;有效的标准:患者在经过抢救治疗后其心功能改善1级,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肺部音、口唇紫绀、呼吸困难等有一定缓解;无效的标准:患者在经过抢救治疗后其心功能改善不到1级甚至恶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肺部音、口唇紫绀、呼吸困难等无改善,甚至恶化。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 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数据采用 ( ±s) 表示 , 采用t检验、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的比较

实验组32例患者,抢救治疗后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32例患者,抢救治疗后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2.5%;实验组的抢救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32 21 8 3 90.63%

对照组 32 14 6 12 62.5%

2.2 两组患者各指标的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抢救治疗后的PH、PaO2、SaO2 、PaCO2 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PaO2、SaO2 、PaCO2 等方面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患者各指标的比较

组别 例数 HR RR PH PaO2 SaO2 PaCO2

实验组 32 治疗前 133±9.1 34±4.5 7.29±0.09 48.8±9.5 80.1±7.2 45.0±6.1

治疗结束后 96±19.5 20±6.2 7.40±0.06 93.4±6.2 97.8±2.3 36.1±2.2

对照组 32 治疗前 134±8.7 34±4.6 7.28±0.11 49.8±9.0 81.7±7.7 45.6±6.5

治疗结束后 109±16.4 24±6.4 7.30±0.05 87.3±5.7 96.3±2.2 38.3±4.0

3. 讨论

患者急性左心衰是会降低血输出量,增加心室舒张压力等,严重者会引发心律失常、低氧血症、休克甚至死亡等,由于其病情迅速,病症严重,常规的药物治疗不能第一时间抢救患者的生命[4]。为有效的提高抢救效率,同时还应尽快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需要进行通气支持以缓解肺水肿导致的低氧血症。

有资料显示,采用机械通气可以有效的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过去有创机械通气由于气管插管难以被患者接受未推广使用。现今无创正压通气无需插管便可以应用于急性左心衰的抢救中,其工作机制主要是通过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肺换气功能,降低耗氧量以及增加患者的心肌供氧等,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呼吸困难,延缓器官功能衰竭[5]。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无创正压通气CPAP+PSV模式、在患者的吸气相和呼气相都维持正压、增加肺泡功能残气量、使萎缩的肺泡复张,降低肺内分流,改善氧合,改善肺顺应性。此外还可以对抗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降低呼吸作工。其抢救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陆海湖,罗长青,易峰. 无创正压通气抢救急性左心衰并低氧血症的临床观察[J]. 海南医学. 2007(11)

[2] 肖毅.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1(03)

[3] 文玉明,马渝,陶扬,殴书钦,张翠萍.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急性左心衰疗效评价[J]. 重庆医学. 2007(12)

[4] 程小兵. 无创呼吸机在抢救急性左心衰中的临床分析[J].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1(05)

[5] 谭世繁,叶海鹏,宋一波,罗宁,陈春杰,陈智华,黄壮志. 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抢救中的价值[J]. 中国医学工程. 2011(05)

上一篇: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舌癌根治术患者外周... 下一篇:当归四逆汤合生化汤加减治疗寒凝瘀阻型原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