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蒂结膜瓣移植术与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对比观察

时间:2022-07-01 11:41:41

带蒂结膜瓣移植术与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对比观察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05-0723-01 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B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理组织学检查:翼状胬肉组织的结膜上皮可增厚或变薄,上皮下纤维血管组织和胶原纤维变性,角膜的Bowman层由于纤维血管的侵入而破坏,经常有轻度的炎症性改变[1]。病人长期有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状,并影响美观甚至视力。该病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复发率也高,传统手术方法术后翼状胬肉复发率达20%~30% [2]。为对比带蒂结膜瓣移植手术和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收集我院自2001年4月以来采用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加球结膜带蒂瓣移植术治疗112例118眼和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127例131眼,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结膜瓣移植组:112例118眼,男55眼,女63眼,年龄36~70岁。羊膜移植组:127例131眼,男56眼,女65眼,年龄35~66岁。发病1~14年,平均3.2年。

1.2羊膜取材:产前母体经血清学检查证明没有感染HBV、HCV、HIV、梅毒及衣原体,剖宫术中取得新鲜胎盘,在无菌操作下,用灭菌的生理盐水冲洗净胎盘上的血渍,置于含有链霉素50 μg/ml、两性霉素B 2.5 μg/ml的生理盐水中浸泡5~10 min。将羊膜与绒毛膜钝性剥离,上皮面朝上,平铺于无菌手术粘贴巾的专用纸上备用。

1.3手术方法:(1)切除翼状胬肉:局部滴用1%丁卡因3次表面麻醉,用含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作翼状胬肉体部结膜下注射浸润麻醉。开睑器撑开眼睑,在6倍显微镜下调整至术野清晰。用有齿镊子夹住翼状胬肉头部,从其边缘外0.5 mm处作浅层角膜切开,仔细将翼状胬肉组织与角膜组织分离至角膜缘。剪开翼状胬肉两侧球结膜,分离角巩膜缘处的粘连,钝性分离巩膜上组织。分离结膜下翼状胬肉组织直达半月皱襞,切除所有胬肉组织,充分止血。对角巩膜面的翼状胬肉残留组织进行仔细刮除,务必使其表面光滑、平整。(2)结膜瓣移植:自上方角膜缘延长球结膜切口,仔细分离后作一带蒂的与巩膜暴露面基本相等的结膜瓣,将结膜下的组织分离干净后,将结膜瓣旋转,置于已暴露的巩膜面上,用10~0尼龙线间断对位缝合结膜瓣,部分缝线固定于巩膜面上,结膜囊涂典必殊眼膏包扎术眼。2天后换药,6~8天拆除结膜缝线。(3)羊膜移植同(1)切除翼状胬肉,取比缺损区略大的羊膜植片,上皮面朝上,平贴创面,用10~0尼龙线中间固定羊膜2~4针,将羊膜边缘置于残留正常结膜组织下面,间断缝合结膜与羊膜并固定于浅层巩膜上。伴睑球粘连者,先充分松解粘连,尽量复位穹窿部结膜和睑结膜,用羊膜修补缺损的球结膜。术毕涂典必殊眼膏绷带加压包扎术眼。3天后换药,2周后拆除结膜缝线。

1.4治疗标准:治愈:角膜创面愈合,透明光滑,残留角膜云翳,结膜无充血及增生。复发:角膜创面新生血管及胬肉组织长入。

2结果(见表1)

3讨论

翼状胬肉手术后的复发,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目前治疗的方法较多,如:翼状胬肉单纯切除、切除加转位、切除加自体结膜移植术(带蒂结膜瓣或游离结膜)、切除加羊膜移植术、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3]等,术后抗代谢药物(MMC)的应用,其量难以掌握,若使用不当,可引起上皮延迟愈合、坏死性巩膜炎、甚至巩膜穿孔等严重并发症[4]。术后局部应用β射线放疗,容易引起巩膜溃疡、感染、白内障等并发症[5]。羊膜是胎膜的最底层,由一层厚厚的基底膜和无血管的基质组成。它具有以下特点:(1)羊膜是由单细胞构成的全身最厚的基底膜,且无血管基质,是上皮细胞分化、增殖的优良基质床。(2)羊膜不表达HLA-A、B、C及DR抗原,因而羊膜的抗原性极小,术后极少发生免疫排斥反应。(3)羊膜能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的信号传递和抑制正常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化为纤维细胞,所以羊膜具有抗纤维化(减轻瘢痕)的作用。(4)羊膜可以抑制新生血管生长,同时羊膜具有抗炎作用,通过抗蛋白酶的活性,清除炎症细胞,减轻术后炎症反应。羊膜移植可以阻止翼状胬肉的复发,防止睑球粘连的发生。术中应将胬肉及瘢痕组织切除干净,但要避免损伤内直肌和角巩膜穿孔。角膜缘和巩膜面止血要彻底。羊膜植片要紧密贴附于植床上,并牢固缝合固定。本组资料显示,新鲜羊膜移植可有效防止翼状胬肉的复发,有效率达90.1%。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取材方便,方法简单,价格低廉,效果良好。另一组移植带蒂结膜瓣,移植瓣来源自身组织完全没有排斥反应,更容易成活,且反应轻、刺激症状小,并且可以避免异体移植时可能带来的医源性感染,显微镜下视野清晰,可以使结膜瓣创缘对位良好,移植面平整、光滑、牢固,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资料显示,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有效率达90.7%。比较两组病例,两种手术方式都是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的治疗翼状胬肉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葛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7.

[2]刘家琦.实用眼科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669.

[3]陈士冰,袁红宜,郭晓曼,等.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9,21:589.

[4]候光辉,徐锦堂.羊膜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眼科领域的应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9,17(11):650.

[5]夏玉祥,徐建国.翼状胬肉术后β射线一次性防复发治疗[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6,14:540.

收稿日期:2007-11-16

上一篇: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 下一篇:卡托普利与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