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定位

时间:2022-07-01 11:33:42

浅论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定位

摘 要: 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而现在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教师的分析和提问占据了,为了考试而读书。学生在课堂阅读得非常少,加上村中学的阅览室比较简单,书籍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课外阅读需要,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将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完美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定位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农村中学生 课外阅读 创新教育

中学语文作为母语教学,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任。因此,传承民族精神的民族语言不能只囿于课本教学、课堂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期阅读两三本名著”的硬性要求。除了语文课本之外,还增加了语文读本,给学生列举了一系列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和报纸杂志,以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多看、多读、多记、多思,从中感悟,逐渐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文心态,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创新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把课堂教育和课外阅读相结合,从而构建语文教育大课堂。另外,课外阅读是大多数中学生情有独钟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是中学生自我完善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在农村学校,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影响,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课外阅读存在很大的无目的性,导致作文能力低,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个人特长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顺利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已成为语文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要培养和提高课外阅读能力,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基本目的入手,以作品为媒介,完成作者与读者之间思想和情感交流,基于此课外阅读应有明确的定位。

一、阅读目标定位

课外阅读实际上是对课堂语文知识的巩固、消化的过程,是语文技能的延伸或扩大,是完成语文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因此,阅读对象的选择要根据不同教育阶段有所侧重。在教学实践中我曾有这样的体会:当完成了课本《守财奴》的教学任务后,让学生课下阅读《欧也妮・葛朗台》。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地阅读探讨、质疑,有的还专门写了人物专评,课堂知识得到了极大的延伸。所以课外阅读要因时定位,加以指导、检查,决不可放任自流。

另外,中学生的时间、精力有限,阅读之网不能撒得太广,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语言特色、写作技巧等不可能全方位理解,老师要善加引导,对不同作品在理解层次和角度上有不同的要求(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生理需求,切勿目标过高、过大)。

从理论角度来讲,作者本身有其创作目的,阅读活动是读者与作者的双向运动,读者可以根据自身体验、判断汲取作品中的“营养品”,同作者进行一次心灵沟通。读者要在阅读目标确定的前提下,充分调动自身的能动性,通过作品激活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这样阅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例如:读苏轼词,我可以驻足在“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的空旷与洒脱的艺术风格上,对同是豪放派的辛弃疾的词,除关注他的“雄奇沉郁”外,还可把重点放在他“气吞万里虎”的爱国思想上。我们也可以据需求确立不同的阅读目标,如孙梨的《荷花淀》,既可以揣摩诗情画意的语言为重点,又可把思想内容作为爱国教育重点,还可把美育作为阅读目标。有了明确的阅读目标,才能不断汲取各种营养。

二、感知语言定位

费尔迪南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包含形式(语音)和内容(语义)两个方面,所谓阅读实际上就是从承载语言的文字符号中抽取意义的心理活动过程。因此,阅读定位时应当把培养感知语言的能力放在要位。

在阅读中,有些学生只注重故事情节,有些只注重人物命运,有些只停留在语言表层,对语言的感知蜻蜓点水。例如:对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只有感知深了,才知道这句话不仅是运用对比形式歌颂马克思的贡献之大,还是对前文“空白”“不可弥补的损失”从具体方面加以阐述,使得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颂扬之情和深深的哀悼之情跃然纸上。语言感知能力深厚了,对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物境”、“心境”也就不必刻意追求所谓的理论分析。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无需刻意分析“静、空、惊、鸣”等词就能感知作品流露出的“空灵、宁静”之感。由此观之,感知语言就是厚积薄发的开始。

三、审美情趣定位

人类的美学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孔子、孟子、荀子等都谈过美;古希腊柏拉图的《对话录》、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修词学》中都有过对美的阐述。语文学习目的绝不仅仅是学会某种知识技能,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学会审美,马克思曾说:“文艺是根据美的法则创造的。”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应该把美育作为一个定位点,培养感知美的能力、鉴赏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很重视艺术的陶冶作用,文学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阅读者达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境地,提高自己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例如:我们可从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感知爱斯梅哈尔达的纯洁美,加西莫多的心灵美,从而使我们感知到真善美力量的伟大,净化我们的心灵。当我们读《大堰河――我的保姆》后,回荡在心田的是大堰河的形象带给我们的“美”:质朴美、勤劳美、心灵美,还有那感人泪下的奉献美,读者用自己的心灵体验那洋溢着艾青激情的文字时,大堰河的形象不也就有了“一千个”吗?读者不是正在创造美吗?美,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熏陶,学会了审美,也就学会了做人。

传统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通过考试使人脱颖而出,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及培养人才的自我创造力,课外阅读则是完成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其定位要遵循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惟有入学而取得了自学的本领,才能成才。”

上一篇: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下一篇:浅议小学语文情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