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光版《音乐理论基础》与童忠良版《基本乐理教程》比较分析

时间:2022-07-01 05:32:38

李重光版《音乐理论基础》与童忠良版《基本乐理教程》比较分析

摘要:《基本乐理》作为基本乐科当中极为重要的一门课程,是深入学习音乐的前期准备和基础,所涉及内容方面既广泛又细琐。所以《基本乐理》课程教材的编写有一定难度,而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基本乐理》课程在教材的选择上也尤为重要。本文在此基础上从诸多乐理教材中选出《音乐理论基础》、《基本乐理教程》两本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

关键词:《音乐理论基础》;《基本乐理教程》;比较;分析;

作为一名艺术类音乐学院的学生,《基本乐理》这门课程毫无疑问是其必修课。而对于每一位向往在音乐学院学习生活,即将参加艺术类高考的学生来说,《基本乐理》科目的考试也是他们必经的一道坎。乐理课程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课程,用以提高学生音乐素养,解决在学习音乐中的诸多疑难杂症,做好《和声》、《作品分析》等科目的铺垫显得尤为重要。

学习当中面对参加高考学生,以及考进大学的本科生(本科生的程度又各不相同),在选择教材上需仔细和慎重。现阶段市面上关于《基本乐理》科目的教材版本繁多,却又大同小异,现将我院使用较多的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试用教材,李重光版《音乐理论基础》与上海音乐出版社童忠良版《基本乐理教程》二书做浅显的比较和分析。为表述便宜,下面将李重光版《音乐理论基础》简称李版,童忠良版《基本乐理教程》简称童版。

两本教材所涉及的乐理知识范围大体相同,都讲到了:音及音高、音律、音符及其时值划分、记谱法、节奏与节拍、音程、和弦、调式、装饰音和音乐术语等重要内容。李版最后捎带说了关于旋律的知识,而童版增加内容较多,如增加了律吕辅曾、近现代乐理知识和中国传统乐理补充等内容(个人认为,乐理中关于律制及发音原理等方面内容牵涉到较多物理和数学方面知识,却又正是大部分艺术类音乐学院学生的弱项,可以捎带而过。而某些学院用以这方面内容专门考试来为难学生的做法,实为可笑,本身就有专门律学研究科目)。童版在所增加内容当中有相当部分属于中国音乐史内容范畴,也无须多做强调。而两本教材尤其在和弦及调式等章节显得不够生动,可以联系钢琴在色彩上多加描述,推动学生思维。

从内容编排顺序来看,如果纯粹按照书本章节授课,我觉得童版更适合些。特别是将音程这一章节放在调式的章节前面来说,把中国民族调式这一章节放在自然大小调式的章节后面讲,较之李版有明显的合理性。李版将泛音列内容放在一开始就讲,对于学生理解音的产生有益,并可以为后面讲到和弦做一个铺垫。再者李版将中古调式也就是特种自然大小调内容放在了大小调式这一章节里一并来说,便于将调式分类,简单的可以把调式分为中国民族调式和西洋调式两大块,然后在各自进行具体分析,并做相因的比较,便于学生记忆。童版将中古调式放在了近现代乐理知识这一章节来说。另外个人认为如果两本教材将和弦章节再能提前至音程后面来说,可能更合理些。

从语言选用来说,李版较通俗易懂但某些方面表述不够准确和完善,如在说到自然半、全音和变化半、全音这一内容时,对于变化半音的解释是“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所构成的半音叫做变化半音”,这样的一种表述就不够准确,它无法解释类似于e-bbg等情况(我看到过李版1988年12月北京第10次印刷的,和目前手里拿到的2002年10月北京第29次印刷的版本,除了在封面上有所变化外,其它没有任何变化,甚至连页码都一样,那么我觉得经过这么多年和多次印刷,应该在内容上继续完善它)。童版表述较严谨,但是很多地方说的复杂化了。如在说音值组合法内容时,每一条的注意事项就显得不那么清晰。在说到中国民族调式的时候,童版是把六声调式作为七声调式的省略形式来讲的,较之李版复杂些,需要区别对待。另外童版在说到和弦章节的时候,对于基础乐理学习而言讲授的是以传统三度叠置的和弦为主要内容,这里对“三度叠置”的概念没有明确的表述,即是什么样的三度呢?我想应该只能以大小三度来解释这里的“三度叠置”,但是这样以来P119页等和弦章节的例251的第一个范例就解释通了。

需要再说一下的是童版中的错误较多,尤其在例子和后面的练习题当中,如音值组合法章节P43页例108的c)项前后颠倒了,P47页第二项书面题的第一题四二拍的习题中,多写了一个附点;音程章节P53页在说音数问题时的(4)、(7)、(8)等都有明显印刷错误;P56页例131的(2)项将减五度称为变化音程;P65页练习题21出现了纯6度和大5度题干等,希望能多多完善。

最后,个人认为在基本乐理课程学习时,教材的选用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和所面对的授课对象,好的和合理的地方可以相互借鉴,各种版本可以取长补短。乐理科目涉及范围很广,出偏题为难学生很容易,关键要明确学习基本乐理科目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想,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为专业的音乐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并为学习其他理论课程做好准备才是最重要的(某些地区音乐类统考、高考试题出的过于苛刻实在是没有必要)。当然教材固然重要,老师能够不拘泥死板,上课灵活生动也是非常重要的。

注释

①音乐理论基础/李重光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10ISBN 7-103-00346-7

I. 音… II. 李… III. 音乐-艺术理论 IV.J60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0)第15469号

850×1168毫米32开8.25印张

1962年10月北京第1版 2002年10月北京第29次印刷

印数:812,426-832,445册

②基本乐理教程/童忠良著.-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10 重印

(中国艺术教育大系)

ISBN7-80553-951-0

I. 基… II. 童… III. 基本乐理-教材 IV.J61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0)第57947号

2001年5月第1版 2006年10月第9次印刷

开本:787×1092mm1/16印张:16 插页:1谱、文246面

印数:44,201-49,200册

书号:ISBN7-80553-951-0/•807

参考文献

1.李重光编著《音乐理论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2.童忠良著《基本乐理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3.谢景全主编《基本乐理与听音训练》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4.傅子华著《实用乐理教程》华乐出版社1997年版

6.孙从音、马东风主编《基本乐理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

上一篇:浅谈舞蹈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发展 下一篇:景观小品设计艺术多元化的创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