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如何用发散思维构思作文

时间:2022-07-01 04:39:19

略谈如何用发散思维构思作文

发散思维,也叫多路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是在我们思考问题时,列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并穷尽一切可能性,最后再用收敛思维,在多种可能性中选取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使我们的思维更全面更合理,尽量避免单一性、片面性。我们指导学生写作,特别是考试作文时,更要让学生有效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来构思。学生考试作文时,常常因为气氛紧张,时间紧迫,心里着急,多用直线思维或定式思维。拿起作文题,稍加思索便匆匆下笔,等到写了大半,忽然发现有更好的构思、更好的题材,但此时已来不及了,悔之晚矣。

我们要求学生考试时构思作文,至少要用5~l0分钟时间,任思维翱翔蓝天,最后用敏锐的眼睛捕捉到自己的目标。最好在草稿纸上写开头,编提纲,将记忆屏幕上的材料多写几个在草稿上,以供选择和甄别。磨刀不误砍柴功,深思熟虑,胸有成竹,方能一气呵成。

一次初一年级期终考试的作文题为“我终于学会了 ”,提示:横线上可填游泳、骑自行车等。改卷时发现,绝大多数学生不是写游泳,便是写骑自行车。他们的思维跳不出提示所给的现成的题材圈子,思路闭塞、雷同或僵化,这是一种懒于创造、不思创新的惰性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路要开阔,思考与运用要灵活、求异,不要囿于成规成见。

类似的半命题作文,在近年各地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或限定了一定的取材范围,或提供了一定的立意角度。如《我爱我的 》,展开思路,可填家人、师友,或某一心爱之物等;《那件事使我真 》,横线上可填高兴、骄傲、烦恼、伤心、后悔等,如何立意,要视素材“那件事”而定。这时你必须在记忆中努力搜索一件件事,看哪件事给你的印象最深,感受最深,能写生动。必须先罗列,后选择,再立意,找到最佳素材、最佳选项,避免失误和偏差。

不论是半命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一定要先多想几个方案,再比较权衡一下,看怎样写对自己最有利。选材的准则,既是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和题材,又能切中题旨,且立意新颖。如《我对 由不喜欢到喜欢》,可列举素材:某一门功课、某一种动物、某一个人、……选取自己熟悉的感受最深的对象方能写出真情。如《我生活在 中》,填“集体、亲人、友爱”,立意一般,填“题海、麻将声”,切中时弊,有新意。再如中考作文《有句话儿在心头》(徐州2011年中考),未限体裁,可记叙,可议论,亦可说明,就看哪一体裁自己积累的材料更充实,或自己平时更擅长哪一体裁。

有些议论文,特别是供材料议论文,立论角度有多种,也要通过列举,仔细比较,确定出新颖、切题、更全面的观点。如“爱因斯坦的第三只板凳”这一材料可确定的论点有:失败为成功之母、自信是成功的前提、不要害怕讽刺挖苦、成就大业者不一定天生就聪明等。达·芬奇学画蛋这个故事可提炼出如下观点:打基础重要、严师出高徒、知识在于积累等,或就某一点谈深谈透,或全方位地谈自己的感想。为此,必须心游万仞,眼观八方,千万不要一叶障目,顾此失彼。

运用发散思维,离不开联想与想象。中考、高考作文都需要我们具备这些思维能力。如徐州中考2006年《心》(话题)、2007年《心有所系》(话题)、2008年《成长回眸》、2009年《面对自然》、2010年《因你而快乐/为你而担忧》、2011年《有句话儿在心头》,江苏高考2006年《人与路》、2007年《怀想天空》、2008年《好奇心》、2009年《品味时尚》、2010年《绿色生活》、2011年《拒绝平庸》等。这些题目或话题都要在所设的思考范围内联想到一定的社会现象生发议论,但同时又要在联想的齿轮中找准最佳磨合点,在想象的风筝高飞时不忘握紧手中的线,这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关键。

逆向思维也是发散思维的方法之一。考试作文时,若能大胆运用且得当,将会在众多立意立论一般的作文中脱颖而出,令人耳目一新。像《弄斧到班门》、《东施可效颦》等类作文便是求异思维的产物。像半命题作文《 的滋味》,顺向思维一般填《学习的滋味》、《获奖的滋味》,若按逆向思维写《说谎的滋味》、《挨批的滋味》则更有新鲜感和吸引力。

发散思维是我们考试时构思作文的第一步,根据自己的实际,按照一定的准则,运用收敛思维确定自己的思路是第二步。这两步又同时是我们展开思维进行写作的一对翅膀。正如你去异地,可乘飞机、火车、汽车、轮船,有多种途径,你要根据你的经济实力、事情缓急等来选择交通工具。又如你去某一陌生城市找你一个亲戚,可问交警,可问路人,可坐出租车,可打电话,可让亲戚接,可自己去找,由此选取一个最佳方案。运用发散思维,可以使我们的思维更缜密、更深邃,更有广度和深度,不至于丢三落四,挂一漏万。希望我们的学生充分运用发散思维,以避免考试作文时出现跑题、离题或选材一般、平淡无奇等现象。

(王健 江苏省新沂市棋盘初级中学 221423)

上一篇:从赏识中模仿写作,在生活中提高写作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合理建设校本教材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