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红遍井冈山

时间:2022-07-01 02:05:43

一、心中的梦想

4月,长春还是“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时节,革命圣地――井冈山,已是满山苍翠,怒放的杜鹃花红遍街头!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4月18日,在吉林省广电局的组织下,我们一行50多人前往井冈山,追寻革命先辈足迹,参加为期一周的理想信念教育培训。

井冈山,久仰的革命圣地!

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广大党员、红军战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在井冈山建立起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迅速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之后又用二十多年的时间,让五星红旗飘扬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上。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早在学生时代,就被伟人的革命浪漫主义所感召,一直盼望着前往井冈山,去追寻星火燎原的奥秘。

如今魂牵梦萦的井冈山已在眼前!

“烈士鲜血染深山,年年开放红杜鹃!”

满城满山的杜鹃花“为什么像烈火、像朝霞、像鲜血?为什么这样红?这样鲜艳?”只有与井冈山有了亲密接触,零距离地感受它的呼吸与律动,你才会明白:杜鹃的红火是无数先烈的鲜血染就的;杜鹃的鲜艳是人民共和国永葆青春和生机的象征!

“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

来吧,让我们一起为烈士送上一束鲜花,寄托后代的哀思,倾听前辈的重托;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

来吧,让我们一起翻越红军挑粮的山间小道,体验创业的艰辛,啜一口山泉水,品味生活的甜;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来吧,让我们一起站上峰颠,极目远眺。看,第一哨所风景如画;听,阵阵风吼,那是不是已渐渐远去的炮声隆隆?

二、感受井冈山精神

在巍峨的井冈山脚下,在险峻的黄洋界哨口,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荡涤着人们的灵魂。在培训中心里,在互动课堂上,专家教授们娓娓道来的讲座,红军后代们诚挚恳切的心声,述说着那段难忘的历史,传颂着可贵的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的斗争持续2年零4个月。无数仁人志士心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的革命理想,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2年多的时间里,有48000名烈士牺牲在这片土地上,其中3万多名烈士没有留下姓名。还有更多的共产党员,在革命斗争时期,他们不图名利,体现了一代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革命烈士伍若兰――朱老总的妻子,红军中少见的双枪女战士,她的事迹回答了什么是坚不可摧的革命意志。

1929年2月2日拂晓,战后休整的红四军主力被军包围。伍若兰率一部分战士掩护和等军部领导脱离危险,她自己却因寡不敌众,受伤被捕。敌人把她押往赣州审问。敌人问:“、在哪里?”伍若兰回答:“在红军里,在人民心里!”敌人用绳子吊、用杠子压、灌辣椒水等种种酷刑,都没有从伍若兰的口中得到任何情报。敌人劝诱伍若兰同脱离关系,自首投降,她怒斥道:“要我同脱离关系,除非日从西方出,赣江水倒流!”

1929年2月12日,一代女英豪伍若兰,在赣州市卫府里英勇就义,年仅26岁。

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的妻子曾志,是那个年代的另一位杰出女革命家。中组部部长李源潮说:“老百姓评价领导干部优秀不优秀,首先看的是人品。权力只能显赫一时,人格魅力可以穿越时空。”曾志就是这样一位经得起党性考验、具有永久人格魅力的党员。

曾志少年起就投身革命,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春,参加、领导的湘南暴动后上井冈山。在井冈山,曾志参加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1928年12月,曾志在井冈山大井生下小孩后不久,就到小井红军医院担任党总支书记,1929年1月,曾志将年幼的儿子留在井冈山,跟随红四军主力奔赴新的战场,留下了一段“井冈送子”的动人佳话,并从此与井冈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解放后,这个叫石来发的孩子在井冈山被找到。他来到广州,希望时任中南局工业部副部长的妈妈给他安排一份工作。曾志却鼓励他说:“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一面红旗。你生在井冈山,长在井冈山,你就回到井冈山去扎根吧。”

1998年6月21日,曾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她留下遗嘱:自己省吃俭用节省的6万多元钱全都捐献给“希望工程”。

曾志的墓,坐落在小井红军烈士墓右侧的一个小山坳上。低矮的坟墓前,立着一块普通的花岗石碑,上刻“魂归井冈”4个字,没有生平简历,比普通老百姓还要低调。到红色井冈山旅游的人们,看到曾志矮矮的坟墓,无不洒泪哀悼。此时,人们的心中早已为曾志立下了不朽的丰碑!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曾志的革命信念从没动摇过,她叙写了共产党员清正廉洁、品格高尚的灿烂人生。

井冈山根据地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更离不开党组织的坚强领导。

“天上的北斗亮晶晶,八角楼的灯火通通明。毛委员就是那掌灯的人,照亮中国革命的万里程。”这是一首传唱不衰的红歌。歌里唱的就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在八角楼的灯光下,写出了《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不朽的理论篇章,指导了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在三湾改编时,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原则。

“上下同欲者胜。”依靠群众、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井冈山斗争时期,党员领导干部都能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群众疾苦。农民迫切需要土地,、、等就制定了“深入根据地土地革命”的政策,红军走到哪里,哪里的农民就会分到田地,群众的积极性怎能不空前高涨?

在井冈山上,、等党和红军领导人总能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和群众打成一片。他们带领井冈山军民自己动手挑粮、种菜、编草鞋、挖草药、熬硝盐、办军械厂,克服各种困难艰险,打破重重包围封锁,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朱老总的扁担”一时传为佳话。

三、坚定信念,践行誓言

在、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大力发展党组织,深入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巩固扩大红军力量,建立湘赣边界工农政权,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第一个立足点。在这里,中国共产党树立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第一面红旗,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形成了以“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

在井冈山接受培训的那段日子里,每个学员都受到了心灵洗礼,对井冈山精神有着切身的至深体会。

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无数先驱为我们创造了和平。枪林弹雨、炮火连天、严刑拷打、意志摧残,这些已成为脑海中的记忆。我们的和平环境和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虽然不必像战争年代那样流血牺牲,但是先烈们的遗志,我们必须永记心间。入党时,我们曾宣誓,“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作为新闻战线上的一名党员,要把誓言化为自觉的行动,遇有急难险重的宣传任务时,要主动请缨,勇于担当。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这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能否求真务实,是否勇于创新,是广播新闻节目能否在强烈的媒体竞争中取得制高点的关键。吉林新闻综合广播《738第一报道》开播三年来,市场份额稳步攀升。究其原因,就是从台长到总监再到节目组的采编播人员能够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具体来说,就是把握住导向,摒弃八股文风,语言浅白灵动,传播本质真实,关注群众需求,办出节目品位。

艰苦奋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革命战争年代,物资贫乏,共产党人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当下,经济发展了,但我们还面临一些新的课题,仍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首先,地区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的群众生活还在温饱水平线上,这就要求我们艰苦工作,带领群众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让越来越多的人过上小康生活。其次,人口的无限增长使全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课题,保持社会的长治久安,为子孙后代造福,都需要我们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第三,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可以打磨坚强的意志,保证队伍的纯洁和党的战斗力。近些年来,在党员干部队伍里,一些人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追求利已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过去敌人的刀枪都没有击倒意志坚强的共产党人,现在却有一些领导干部被糖衣炮弹击中,最终坠入腐化堕落的深渊。这一点,必须引以为戒!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当下,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走群众路线。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单靠几个记者,你没法掌握那么多线索,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发掘更多的新闻线索;单靠几个编辑闭门造车,也难办出好的节目,要集思广益,多听大家的意见,多听受众的呼声,这样做,节目才能对位。也只有这样做,才会给听众提供高品位的精神食粮。

在井冈山,我们不仅领略了红色井冈山的壮美,也感受到了老区人民的勤劳、淳朴。

一周的培训结束了,开始与井冈山告别。

依依红杜鹃,脉脉五指峰!留恋,不舍!

红歌在耳畔激荡,誓言在心中响起:

“我宣誓,学习革命先烈,继承先辈遗志,发扬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踏着红军足迹,高举伟大旗帜,认真刻苦学习,勤奋扎实工作,加强实践锻炼,勇于创新……”

别了,井冈山!

留下眷恋,带走信念!

(作者单位: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广播)

上一篇:参加井冈山理想信念教育有感 下一篇:论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节目内容创新和品牌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