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校园安全工作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时间:2022-07-01 01:40:00

重视校园安全工作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 幼儿教育;安全工作;安

全常识;安全隐患;安全

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4—0023—01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幼儿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起点,更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肩负着教育事业重要的历史使命。幼儿园的头等大事就是安全工作,做好安全工作是保证入园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安全工作方面的体会。

一、根据幼儿年龄,传授安全常识

在很多情况下,幼儿并不知道自己在干危险的事,这就需要教师要时刻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

1.教给幼儿意外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在活动区域中布置“110、119、120”等电话标志,教幼儿模仿打电话回家,让幼儿懂得遇到意外时,可以采取应急措施,拨打报警电话、急救电话。并在室内外进行自护自救演练,让幼儿学到一些自护自救的方法,以便在遇到危险时,进行自护自救。

2.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对于幼儿园的大班孩子,完全可以把一些安全常识教给他们。如,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安全防火知识;不随便跟陌生人走或吃陌生人的食物;注意保护自己,不能让硬物、锐器损伤身体;不能乱攀、乱爬,以免摔伤、碰伤等。并以图片、谈话等形式,向幼儿讲一些因为缺乏安全意识而酿成灾祸的案例。

3.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巧。在日常生活中应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巧,进行自我保护的教育,并积累应对危险的技巧和方法,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小班幼儿的年龄比较小,自我防护的意识比较差,所以,要在盥洗室、卫生间提示“小心地滑、注意滑倒”。在幼儿盥洗、午睡、进餐等一些细小环节上,教师可利用幼儿爱听故事的心理,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安全问题编成简短故事对幼儿进行教育。如,《不会吃鱼的小花猫》《小椅子的朋友》等。而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但是活动范围也随之扩大,遇到危险的几率并不会减少,如两个小朋友撞头、随便扔东西时打到小朋友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此,教师可利用幼儿喜欢表扬、爱模仿的心理,抓住教育时机,对幼儿进行正面引导,用榜样的力量教育、感染幼儿,使安全变成幼儿的自觉意识。

实践证明,教师通过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安全教育,可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变能力。

二、开展排查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意外事故的发生将会严重伤害幼儿的身心健康。为此,幼儿园要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开展层层排查工作,提早发现消除不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幼儿园要成立安全领导小组,配备专门负责检查的人员,要对幼儿园的一切设施进行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教师也要结合本班活动室、教育设施、生活设施、幼儿特点等完善幼儿园制订的安全措施,定期对全班活动场地、室内外玩具、电源开关及盥洗设备等进行检修,以便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

三、强化安全意识,开创良好局面

保护幼儿安全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前提,也是为家长服务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应把安全工作置于头等重要的地位,不要认为安全工作与自己无关,要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如,接送幼儿持卡、及时晨午检查、活动室内桌椅的安排、餐点的发放、幼儿玩具的摆放、户外活动场地的布置等,还要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组织观看录像、发放安全手册、制作宣传板等多种形式,在全体教师、家长中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要将幼儿园的安全制度落实到本班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在班级中形成人人有安全意识、人人开展安全教育,共促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

只有把幼儿安全工作当作日常工作来抓,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才能保证平安。平时忽视教育,疏于管理,长此以往,必然出现问题,发生事故。所以,教师要善于学会从平安中查问题,从常规现象中看异常,从细微变化处抓苗头。不要认为本园这段时间没有发生什么事就掉以轻心,高枕无忧,要有为幼儿园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到工作不忙时抓,工作忙时也要抓,出问题时抓,不出问题时也要抓,防微杜渐,才能扎实有效。

上一篇: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 下一篇:浅谈独生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