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立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的人才培养观

时间:2022-07-01 12:44:14

论国立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的人才培养观

【摘 要】本文立足于大量史料,分析开创国立云南大学黄金时代的第四任校长熊庆来,得出其人才培养观是:培养某一学科领域中基础广泛厚实的专门人才。

【关键词】学科;基础;专门人才

为担任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1937年7月15日抵达昆明,第二天在接受云南日报的专访,发表《省立云南大学改进意见》,当记者提问今后省大改进,计划如何?熊庆来指出,“国内各大学,科系纷繁,人才不敷分配,于是品流复杂,粗制滥造,殊非国家设学育才之意。个人意见,各大学或专门学校,宜就学校历史及环境需要,将学科集中,设置讲座提高地位,聘请专家教授,负责领导,以期造就专门人才。”[1] 本月22日,云南日报发表《熊庆来谈大学教育方针》中指出,“大学教育目的在培植各种专门人材。今后每系之下,拟仅设一二科足矣。教授之下,拟仿德国办法,添设青年教员及助教以补助之。总之,今后将使省立大学毕业学生,其造就不在一般国立大学毕业生之下,而为社会国家有用之人才云。”

由以上言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人才是扎根在某一学科领域的。面对国内各个大学的科系纷繁,培养出来的人才不敷分配的现状,熊庆来提出要将学科集中,每系之下设一二科足矣。这一见解不仅具有可行性,还具有前瞻性。将学科集中,每系之下只设一二科,这样不仅能集中力量狠抓特色学科建设,而且使其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这一领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比如国立云南大学工学院下的采矿冶金系,一直都是国立云南大学要集中力量发展的学科,至于后来不仅成为国立云大的特色专业,其培养出来的人才为云南的建设提供了很多技术上的支持,1935年8月1日,当时云南省主席龙云亲自指出“云大土木工程系毕业生张福等17人,分配前往彝盘公路测量队补助测绘工作,一俟工作完毕,再行酌情呈请委用。”

这样的人才是具有广泛厚实基础的人才。面对当时培养的有些学生“品流复杂,粗制滥造”的现象,熊庆来认为应该设置讲座提高地位,聘请专家教授,教授之下,拟仿德国办法,添设青年教员及助教补助之。其中的讲座制对培养厚实的基础很有帮助的,“讲座分为私人讲座和公共讲座,私人讲座主要是采取连的形式讲解基础科目,通常是通过或多或少进行了扩展的系列讲座,对某门科学进行系统探究。”[2]熊庆来在长校期间设置了很多场公共讲座,如龙氏讲座。由此可以看出这样的讲座制度对基础的培养是在一定程度上落到了实处;这样的讲座由于是系统的讲授,所以可以避免学生的品流复杂;由于是讲授基础学科,所以可以避免学生的粗制滥造。其中的助教是讲座制度下大学教师的职位构成的一部分,他们职责是“帮助教授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此外为了培养打造这种广泛厚实的基础,熊庆来还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首先,从课程设置来看,熊庆来十分重视基础性课程,以熊先生擅长的数学为例,他要求二、三年级的必修的重要课程必须包括高等数学、高等分析以及高等几何;熊先生所说的广泛太广也不行,这种广泛是与学生接触经典分不开的。其次,从学习方法来看,熊庆来十分重视学与思的关系,要求学生随时有几个问题在脑子里思考。此外,从学习风气来看,熊先生刚到云大时,学生中有聚众赌博、抽烟等的习惯,熊庆来为了杜绝此不良作风,亲自巡视宿舍、没收扑克牌和竹烟筒等。由此,学生在良好的学习风气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基础课程,这样势必会培养出具有广泛厚实基础的人才。

这样的人才是专门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是专门的人才。而且强调一是这种专门的人才质量不在一般国立大学之下;二是这种人才是要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才。为什么要把毕业生和其他国立大学的比呢?那是因为作为一个刚成立的国立大学,定下这样的目标可以说是熊庆来对自己以及新兴成立的国立云南大学的高标准要求。至于这种人才对社会及国家要有用,主要体现为对国立云南大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要对云南建设有用。这种办学理念在其主持扩建的5院18系中可以鲜明的体现出来看出,云南矿业资源丰富,发展需要人才,云大自成立起直到国立云南大学其采矿冶金系,一直都是重点建设学科;云南植物发达且植物研究较易可以增加学术地位,云大创办生物学系,并且强调注重的是药物研究;云南医疗条件本身就落后,加上战争的需要,国立云南大学在熊庆来的手中,从只有专修科正式成立了拥有本科培养层次的医学院;云南农业与林业也处于落后状态,急需科技人才开发,云大成立农学院时专门设立农艺及森林两系;抗战进入后期时,云南急需航技人才,云大随即开办航空工程系。从以上的各个方面的院系设置我们不难看出,每个院系都是致力于培养各个领域的专门人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熊庆来的科学研究观是:培养某一学科领域中基础广泛厚实的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熊迪之应聘抵省域记者谈省大改进意见[A].云南省纪念熊庆来先生百周年诞辰筹备委员会.熊庆来纪念册[C].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216 .

[2]陈六平.近代德国大学讲座制及其影响[D].河北大学,2010:13.

上一篇:房地产评估中存在问题的探析 下一篇:普通高校排球技战术训练对学生排球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