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的地沟油生意

时间:2022-07-01 09:18:22

纽约郊区,Dar Pro公司一处喧闹嘈杂的厂区里,一辆油罐车正往深深的储油池中倾倒价值数千美元的原料。

这些夹带着奇形怪状杂质的棕色液体被注入池中,顿时沉渣泛起一股掺杂着过期薯条、腐烂洋葱和西红柿的味道迅速弥漫四周,一堆泡沫也涌了出来。

Dar Pro 公司CEO兰道尔·施杜威(Randall Stuewe)一边微笑着欣赏这恶心的一幕,一边对《纽约客》记者柯拉品托(Colapinto)炫耀说:“像这样用过的烹调油,我们每年能处理90万吨。”

换一个更熟悉的名字,“用过的烹调油”其实就是“地沟油”。回收地沟油的买卖在中国屡禁不止,在大洋彼岸却是前途光明的产业—当然是用在能源领域。

这些让人反胃的地沟油被精炼行业称为“液体黄金”,现在,美国人已经为争夺这些“黄金”打了起来。 从地沟油里捞钱的新方法

在过去数十年里,Dar Pro公司的盈利模式非常简单:回收食品工业中被丢弃的动物废料,从中分离出脂肪,再提炼出蛋白质,然后将它们分别卖给制造化妆品、肥皂、肥料和宠物食品的公司。

泔水的加工过程并不令人愉悦:首先煮沸去除水分,然后过滤掉里面的残渣。这些残渣五花八门,除了残羹剩饭,还有旧鞋、用过的脏尿布,甚至瘾君子们留下的针管。

将加工过的地沟油喷在牲畜饲料上,对快速催肥十分有效;拌入宠物食品里,这些狗粮、猫粮罐头也变得更受欢迎。

靠这个生意,Dar Pro成为同行业的佼佼者。公司在美国42个州拥有120家工厂。全美一年要处理加工的动物废料有2600万吨之多,遍布各大小餐馆后巷的泔水桶里,装着的就是Dar Pro的滚滚财源。

从2003年起,Dar Pro尝试了各种可能从地沟油里捞出更多钱的方法,但并不顺利。“我们甚至尝试制造刨花板和假花,但都失败了。唯一看起来有希望的,是从泔水里提取有用成分制造生物汽油,”施杜威说。

在能源紧缺的年代,“地沟油变汽油”无疑是一笔前途大好的买卖。

实验证明,在清洗、过滤和化学处理后,地沟油转变成的生物燃油燃烧起来比普通油料清洁80%,甚至比玉米乙醇更低碳,不会影响土壤质量和粮食作物的种植。

根据2007年通过的联邦法规,到2022年前,美国运输用燃油中必须混入360亿加仑(1加仑约等于3.8升)生物燃油。对参与混合业务的炼油厂,每处理一加仑生物燃油,可以获得一美元补助。

这项奖励政策让一场地沟油的争夺战拉开了序幕。 警察也做起了地沟油生意

二三十年前,地沟油的生意还不像如今这么高端。那时,美国的餐馆老板没有谁意识到泔水可以卖钱,他们通常把剩饭剩菜倒进厨房后巷脏兮兮的泔水桶里,巴不得有收油人把它们处理掉。

按惯例,这些收油人在半夜出现,把满满的泔水桶拿走,再换上一个干净的空桶。谁也不欠谁,谁也不用给谁钱。

现年5 4岁的埃沃莱特·亨利(Everett Henly)是地沟油产业中独立小企业业主的代表。他年轻时是一名巡逻警察,在交到了女朋友乔恩后,他便对女友的家族生意—地沟油回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之前我从没听说过可以靠卖地沟油赚钱,”亨利说,“我着乔恩出去转了一个晚上,收了30桶油,卖给一个小炼油厂,人家立刻给了我一张780美元的支票。”

这比亨利两周的薪水还多。从那以后,亨利在业余时间就成了收油人。朋友们嘲笑他挣的钱臭,但他毫不在意:“对我来说,钱闻起来就是正宗的钱味儿。”

美国的炼油厂按照地沟油的干净程度分档付钱。很快,亨利掌握了这一行的窍门。最好的地沟油通常来自炸鸡店和教堂,因为前者的油换得勤,而且炸鸡的过程中不会混进太多杂质;最差的油则来自烧烤店,因为里面掺进了大量冰冻肉类释放出的水分。

亨利看到了地沟油中的利润,也不再满足于仅仅做个收油人。没多久,他和人合伙开了一家小型炼油厂,把从餐馆回收的地沟油加工处理后卖给饲料公司。

他还把加油站废弃的油罐和蒸汽加热管道改造成炼油设备,改进了提炼方法,从地沟油里榨出更多钱来。

于是,收油人亨利成了企业家亨利,他和妻子志同道合,把家族生意经营得顺风顺水。在地沟油变得像今天这样紧俏以前,美国许多小型炼油企业都和亨利的路数一样,靠提炼地沟油生存。 像保卫油田那样保卫泔水桶

随着生物燃料需求的增加,地沟油市场近年来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在美国,每公斤提纯地沟油的价格已经卖到了大约5元人民币,是十年前的四倍。

尽管生物燃料的广泛使用还在探索阶段,但眼光放远的大企业家们已开始争夺地盘,试图在产业形成之初便牢牢掌控最重要的原料来源:餐馆的泔水桶。

家族炼油企业Griffin公司采取的策略是,与餐馆老板签署独家协议,并向后者提供印着Griffin公司标志、带有坚固铁锁的特制泔水桶。每天夜里,Griffin的员工开着油罐车,将吸油管道接在特制的泔水桶上,将地沟油抽走。

过去那种拿走旧桶、换个新桶的传统被打破了。许多年来以收油为业的个体户以及依赖他们提供原料的小企业瞬间陷入危机。 偷油比偷表要好得多,因为一旦失手,法律很难界定地沟油到底属于废弃物还是私人财产。

大企业想垄断,小企业要生存;大企业想挤走小企业,小企业不能让它们得逞。油价上涨和地沟油争夺战催生了一个新“职业”:偷油贼。偷油贼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小偷,什么值钱他们就偷什么;另一类受雇于小型炼油企业。

加利福尼亚和弗吉尼亚的餐馆后巷是泔水被盗案件的重灾区,独家专供收油企业的泔水桶成为小偷们下手的主要目标。许多偷油贼以前都是职业收油人。他们借着夜色将企业油桶的铁锁撬开,或者用电焊枪在桶身上割个洞,再接上管道将油偷走。

“Dar Pro每年失窃的地沟油价值数百万美元,”施杜威说,“那些专业的偷油贼半个小时就可以偷到几千美金的油,简直和偷劳力士手表差不多。”

对小偷们来说,偷油比偷表要好得多,因为一旦失手,法律很难界定地沟油到底属于废弃物还是私人财产,更难给失窃的地沟油估价。因此,不少偷油贼可以侥幸脱罪。大公司不得不斥资和安保公司合作,保卫自己的地沟油。

一位炼油厂厂长说,如今地沟油的争夺就像过去政府军队在中东保护石油资源一样,毫不松口。

亨利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但打着生物燃料大旗的地沟油争夺战才刚刚开始。他的两个儿子已经正式表示要接过父母和祖辈的大旗,继续将大有可图的地沟油事业进行到底。

上一篇:当医生的,要么累死,要么被捅死 下一篇:新百伦:NB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