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农村能源项目助推节能减排建设

时间:2022-07-01 05:41:55

永川农村能源项目助推节能减排建设

永川区自从2003年进行以沼气为核心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以来,累计完成“一池三改”17870户,建成生态家园示范村67个。项目实施后,使我区广大农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房四周“粪水横流、垃圾遍地”的景象已成为过去,农村能源项目已经成为我区新农村建设的强力助推器。

一、彻底改变庭院环境卫生条件

实施农村能源项目,对改变农民庭院环境卫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胜利路办事处杨广桥村位于永川城区近郊,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农民有养猪的习惯。长期以来,由于人畜粪便全部采用露天粪池贮存,没有进行任何无害化处理,粪水四溢,蚊蝇乱飞,庭院周围“脏、乱、差”现象十分突出。之前,该村在全区210个村中没有一点名气,也没有值得任何夸耀的成绩。2004年,永川区农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该村农户养殖量大,比较适宜发展沼气池的特点,组织实施了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全村共实施“一池三改”330户,其中火烧屋基村民小组只有32户农户,当年新建沼气池32口,沼气入户率达100%,次年,有3户已建沼气池的农户由于切实体会到了沼气池带来的实惠,加上生猪饲养量较大,又自己出资再建了一口沼气池。未实施项目前,村民文从刚的住房大门前3米远就是另一村民的粪池,每天开门后第一眼看见的就满满一池子的人畜粪便。吃饭时,一边是香味可口的饭菜,一边却是蚊蝇乱飞,蛆虫乱爬的粪池,第一次在他家吃饭的人面对粪池简直难以下咽。生态家园项目实施后,通过沼气池发酵,使得原本被直接用作肥料,臭气熏天的人畜粪便变成了人们生活能源的发酵原料,原来污水横流、垃圾遍地,一到下雨天根本无法下脚的庭院变得干净、靓丽。文从刚门前让人厌恶的露天粪池被封闭的沼气池取代,前后变化天壤之别。人们兴奋地说:沼气池建设不但能锦上添花,而且还能点石成金。2005年,杨广桥村被评为农业部生态家园建设先进村,是重庆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村。2006年,永川区委、区政府在已经向重庆市上报了新农村建设“千村推进、百村示范”的示范村名单的情况下,又将该村追加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从2006年到现在,该村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外地参观考察团,成为永川区新农村建设的一张名片,极大地提升了该村名气。

二、解决农村生活能源,推进农村节能减排有效举措

永川区地处丘陵,长期以来,农民生活用能严重匮乏。近几年,国家实行封山育林政策后,农民只有依靠作物秸杆,煤等作为生活燃料,既浪费资源,也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要求。而使用液化气、煤气罐成本太高,多数群众不能承受。这一点在我区南部乡镇群众体会更深。何埂镇石笋山村位于我区南部,全村700多户人,区级风景旅游点石笋山位于该村内。以前村民的燃料主要靠上山砍柴,随着石笋山旅游开发力度的加大,整个山全部划入禁伐区。由于不能上山砍柴了,村民的燃料没有着落。为切实解决村民生活用能问题,巩固封山育林成果,在政府有关领导和村支两委的多次要求下,2006年,区农业部门将其纳入农村能源项目建设规划村,在该村掀起了沼气池建设热潮。当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沼气池有500口。从此,70%以上的村民足不出户就能用上清洁卫生的沼气能源,农村可再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巩固旅游区建设成果有了可靠保障。农村沼气建设已经成为推动农村节能减排的有效举措。

三、推动农村清洁工程建设

农村能源建设对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对改善环境卫生状况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为进一步农村能源项目示范作用,从2006年起,永川区农委在部分沼气国债项目村开展了“以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为主题的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利用沼气项目与农村清洁工程项目的互补性,在沼气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要求,配套建设了户用垃圾箱、公用垃圾池、户用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池等治污设施,同时对庭院公共场所、村民主要进出通道进行了硬化,对农户的房屋外观进行了统一整治。项目实施后,庭院风貌得到根本改观,成为新农村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目前,永川区已经建成的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有8个,900多户农户从中受益。

上一篇:软罩集气恒压燃烧沼气利用技术的实践探索 下一篇: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 促进农村能源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