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胰腺内镜黏膜下挖除术的护理体会1例

时间:2022-07-01 02:54:10

异位胰腺内镜黏膜下挖除术的护理体会1例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 异位胰腺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302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是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基础上发展而来,相比ESD,能够切除更深层次的黏膜下病变,近年来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物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2010年5月7日为1例胃窦后壁黏膜下肿物的患者行ESE。该患者术前行超声胃镜检查提示为黏膜下肿物,源于固有肌层。患者同意选择行ESE治疗,手术顺利,术后将切除的肿物送病检,提示为异位胰腺,基底及周边切除完整。术后1周复查内镜,溃疡形成、钛夹脱落,出院。现将ESE手术前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病历资料

患者,男,36岁,因上腹部不适、腹胀、嗳气行胃镜检查,胃镜提示,胃窦后壁见一半球形隆起型病灶,表面黏膜光滑,无分叶。超声胃镜检查提示:胃窦病灶处胃壁五层结构完整,病变来源于固有肌层,呈低回声,向腔内生长,约6.0mm×4.5mm大小,周边未探及肿大淋巴结。患者无心肺功能不全,无心律失常,凝血功能正常,无癫痫病史。5月7日行ESE治疗。术中顺利,用时50分钟。术后患者症状好转,无并发症。

ESE方法:使用Olympus GIF-260型电子胃镜,先端部安装Olympus D-201-11304透明帽进境。治疗过程:①标记:用KD-620LR型HOOK刀于病灶边缘电凝标记病灶切除大小。②黏膜下注射:用20ml甘油果糖加1ml肾上腺素加少量亚甲兰配制成混合溶液进行黏膜下注射。③挖除病变:用HOOK刀和KD-611L型Ⅱ代IT刀在病变下方对病变进行逐层剥离和挖除,期间反复黏膜下注射,有助于预防穿孔的发生。最后应用OlympusSD-210L-25型圈套器套扎,高频电切除。将切除后的病变吸入透明帽取出体内,病变切除完整,送病检。④创面处理:切除后的创面少量渗血,用氩离子血浆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凝固治疗,热活检钳电凝小血管。手术结束。

讨 论

护理:⑴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ESE的方法,消除紧张心理,引导患者配合治疗。②饮食护理:术前8小时禁食水,使胃排空。③术前准备:了解有无药物过敏史、有无烟酒嗜好及重要器官功能评估等情况;做好输血准备;常规备好ESE消毒器械及胃镜、高频电切装置、口垫、氧气、心电监护仪及抢救物品和药品,确保所有器械及附件功能正常;讲解治疗中头偏向一侧、插管过程中咽喉部会出现不适,以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和相应的措施,并请患者签知情同意书。⑵术中配合及护理:①一般护理: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取下活动假牙,给氧,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口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行咽喉部局部麻醉。配置好黏膜下注射混合液。连接好高频切开装置。建立静脉通路,放好口垫。②术中配合:密切配合术者,熟练掌握手术步骤:将塑料透明帽安装于胃镜先端部,术者进镜,仔细观察病变,将HOOK刀递与术者,电凝标记病变。将Olympus NM-200L-0425型注射针递与术者行黏膜下注射,观察为非抬举征(non-lifting sign)阳性。将高频电切装置调成Endocut模式,输出功率60W,根据术者习惯及要求交替使用HOOK刀及Ⅱ代IT刀进行剥离直至病变挖除,并在需要时多次黏膜下注射。期间要迅速、准确向术者递送器械,与术者形成默契,密切观察术野有无出血及微小穿孔:如有少量出血,用生理盐水冲洗,保持术野清晰,用HOOK刀电凝止血或用FD-410LR型热活检钳电凝小血管,APC凝固治疗;如有穿孔及时用钛夹夹闭。该患者有少量出血,未发生穿孔。反复剥离后,病变即将被挖除,但仍然与基底相连,HOOK刀与IT刀难以切除,将OlympusSD-210L-25型圈套器递与术者,采用高频电切除。将切除后的病变吸入透明帽取出。观察离体后的病变,触之质地较软,福尔马林固定后送病检。③术中观察: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呼吸、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手术结束后护送回病房由专人护理。⑶术后护理: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②遵医嘱合理用药:术后溃疡形成,应用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等。③并发症的预防:最常见并发症为出血和穿孔,应常规给予胃肠减压,密切观察有无呕血、黑便、腹胀、腹痛等,如出现血便、呕血提示创面出血,须内镜下做止血处理;腹胀、腹痛与治疗过程中向胃内注气有关,随着胃肠蠕动会消失,或有可能穿孔,如果比较小,行内镜下修补术,必要时按急腹症处理。该患者未发生并发症。④饮食护理:术后24小时内禁食,24~72小时流质饮食,3天后半流质饮食。⑤出院指导:饮食宜清淡细软,忌辛辣刺激食物;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后复查胃镜。

ESE是近年来在ESD(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项新技术。对于黏膜下肿物的切除,ESD能切除较大的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以往需要外科手术的消化道早期癌和部分黏膜下肿瘤,通过ESD可以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2009年1月~2010年6月完成ESD 33例,ESE 2例,其中异位胰腺完整挖除1例,即本文中报道的1例。ESE难度较高,较ESD更易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因此要求内镜医生有丰富的内镜治疗经验,配合护士要熟练掌握各种治疗器械及附件的运用,头脑清晰,反应迅速,及时处理术中出现的出血、穿孔等状况,医护密切配合。术前认真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术中仔细体会术者意图,能够与术者默契配合,术后密切观察并发症,做好术后随访工作。

参考文献

1 周平红,姚礼庆,徐美东,等.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8,14(10):3-4.

2 Ono H,Kondo H,Gotoda T,et al.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for treatment of early gastric cancer.Gut,2001,48:225-229.

3 叶红芳,陈湘玉.超声内镜指导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异位胰腺的护理.护理学杂志,2001,25(9):24-25.

4 李雯,陈湘玉.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的护理配合.护理学杂志,2007,22(13):31-32.

5 马丽黎,陈世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病变.胃肠病学,2008,13(8):495-497.

6 周平红,徐美东,陈巍峰,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病变.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7,24(1):4-7.

上一篇:麻疹患者115例的病情观察及并发症护理 下一篇: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