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想童年的味道

时间:2022-06-30 11:46:37

怀想童年的味道

【导语】童年的味道,总有一股股清香,伴随着那些有趣的故事;童年的歌谣,总是在梦里回荡,伴随着那些美好的记忆。曾经梦一般的憧憬,渐行渐远,变成了风中的流沙,消失在岁月的沙漏里。童年,就这样淘气俏皮地跑得无影无踪,直到再也抓不住它的尾巴……

最美好的时刻

文/格拉迪・贝尔

人的一生中都会有一段最美好的时刻。

记得我的这一时刻出现在八岁那一年。那是一个春天的夜晚,我突然醒了,睁开眼睛,看见屋子里洒满了月光,四周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温暖的空气里充满了梨花和忍冬树丛发出的清香。

我下了床,踮着脚轻轻地走出屋子,随手关上了门。母亲正坐在门廊的石阶上,她抬起头,看见我,笑了笑,一只手拉我挨着她坐下,另一只手就势把我揽在怀里。整个乡村万籁俱寂,临近的屋子都熄了灯,月光是那么明亮。远处,大约一英里外的那片树林,黑压压地呈现在眼前。看门狗在草坪上向我们跑来,舒服地躺在我们脚下,伸展了一下身子,把头枕在母亲外衣的下襟上。我们就这样待了很久,谁都不出声。

然而,在那片黑压压的树林里却并不那么宁静――野兔子和小松鼠、负鼠和金花鼠潮丁都在那儿奔跳、欢笑;还有那田野里,那花园的阴影处,花草树木都在悄悄地生长。

那些红的桃花,白的梨花,很快就会飘散零落,留下的将是初结的果实;那些野李子树也会长出滚圆的、像一盏盏灯笼似的野李子,又酸又甜,都是因为太阳烤炙的,风雨吹打的;还有那青青的瓜藤,绽开着南瓜似的花朵,花朵里满是蜜糖,等待着早晨蜜蜂的来临,但是过不了多久,你看见的将是一条条甜瓜,而不再是这些花朵了。啊,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生命――这种神秘的东西,它既摸不着,也听不见,只有大自然那无所不能、温柔可爱的手在抚弄着它――它在生长,它在壮大。

一个八岁的孩子当然不会想那么多,也许他还不知道自己正沉浸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不过,当他看见一颗星星挂在雪松的树梢上时,他也被迷住了;当他听见一只模仿鸟在月光下婉转啼鸣时,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当他的手触到母亲的手臂时,他感到自己是那么安全、那么舒坦。

生命在活动,地球在旋转,江河在奔流。这一切对他来说也许是莫名其妙的事情,也许已经使他模糊地意识到:这就是生命,这就是最美好的时刻。

【技法赏析】

捕捉触动心灵的点,留在记忆中的童年。留在我们心灵深处的记忆往往是特殊的,与众不同的那一刻或是感动,或是温暖,或者是什么独特的触动。在那一刻,生活教会我们重新认识人和事。在母亲温暖的怀里,亲情包围心田;在春天的夜晚,“野兔子和小松鼠、负鼠和金花鼠都在那儿奔跳、欢笑;还有那田野里,那花园的阴影处,花草树木都在悄悄地生长”。童年是这样美好,是这样温暖。在流淌的生命中,在最温馨的时刻,看最美好的景致,感受最温暖的爱,这就是触动我们心灵的那一个点。也许在不经意间你发现了谎言背后的善意;也许在不同寻常的一天,你发现了生活的美丽;也许在某一刻,你被人们的某个小动作感动了……这些都是记忆中最美的童年。

这里会长出一朵花

文/韩 寒

小野在她很小的时候从她奶奶这里学会了一套评判标准,那就是害虫和益虫。有天我正吃饭,她突然从旁边飞身而出,口中大喊一句“害虫,打死”,然后一只飞蛾就被她拍死了。我大吃一惊,说:“我去,小野,这是不对的。”

这句话的结果就是,小野又学会了一句“我去”。她说:“我去,是奶奶说的。”

这是我一直想和她探讨的一个问题,但我想了很久也没找到合适的措辞。为此我和我的母亲还争辩过:“对于那些虫族,所谓的有害与有益都是相对于人类而言,但你让小孩子有了这种二元对立、非黑即白、贴上标签即可捕杀的三五想法,并不利于她的身心。”我母亲反驳道:“那蚊子咬她怎么办?难道还要养起来?害虫就是害虫,小孩子不能好坏不分,“农夫与蛇”的故事你听过没有?”

毫无疑问,这事一直争不出个结果,但小野飞身杀虫让我很生气。我站了起来,以前所未有的严厉再次责问她:“你可以么?你可以这样做么?”

她从未见我如此,退了一步,有点畏怯道:“它是坏的小动物,它是苍蝇(那时候她把一切在空中飞的昆虫都叫苍蝇)。”

我突然思路开朗,构建出关于此事完整的哲学体系:“什么叫坏的,什么叫好的?伤害你的小动物就是坏的,不伤害你的小动物就是好的。这个会飞的小动物伤害你了么?你把它打死了,它的家人就找不到它了,会很难过,你知道吗?你这样做,它会很痛苦,所以你错了,你要做那些让它很快乐的事情,你知道吗?”

也许是我语气太严厉,小野突然一句不说,两眼通红,凝滞几秒,瞬间大哭了起来。我没有即刻安慰她,继续追问:“你说,你做错了吗?”小野已经哭得没法说一句完整的句子,但抽泣之中,她还是断断续续说:“我错了。”我上前抚了抚她的脑袋,语气缓和道:“那你现在要做什么呢?”小野哭着走到那只飞蛾那里,蹲下身子说:“对不起,你很痛苦。”

看着她好几滴泪都落到地板上,我心疼不已,更怕因此给她留下更大的心理创伤,便心生一计,说:“别哭了,我们一起帮助它好么?”

小野噙着泪水,道:“好。”我把飞蛾捡起,带上小铲子,牵上小野到了一片土地上。我挖了一个小坑,让小野把飞蛾放进去,告诉她这是飞蛾,不是苍蝇。我教小野把土盖上以后说:“这只飞蛾以前是个动物,现在它死了,我们把它埋了起来,它就会变成一朵花,变成另一种生命,就不会再痛苦了。小野你快去拿你的水壶来,我们要浇水了。”小野飞奔入屋。

我立刻起身,跑到十几米外摘了一朵花,返回去,把花插在刚才埋飞蛾的地方。刚完成这个动作,小野正好提着水壶从屋里出来。她走到那朵花前,惊讶得说不出话。我说:“你看,就在刚才,它变成了一朵花长了出来,说明它已经原谅你了。”

小野破涕为笑,依偎到我的怀里,说:“它这么快就有了花。”我亲了她一口,说:“是啊,我们又是它的好朋友了。它很快长了出来说明它很快乐。”小野开心地笑了。我说:“别难过了,小野,那只飞蛾变成了花,现在像我们一样快乐。”

夕阳西下,我抱起她,走向远方。我想所谓教育也许就是这样,爱与耐心,加上用孩子能明白的方式。这世界不是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但这世界上的很多东西不能只用好或者坏来形容。初秋,已经开始吹起凉风,但此情此景能温暖一切。

(选自《读者》,有删改)

【思考练习】

1.通读全文,说说文中的小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着从描写的角度,对画线语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否赞同文中“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会长出一朵花》

1.小野是一个善于模仿、好奇心强、心地善良、天真可爱的孩子。

2.示例:运用动作、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野向飞蛾道歉时的情形,表现了“她”心地的善良。

3.示例一:赞同。因为“我”用爱与耐心,用孩子能明白的一个美丽的谎言,引导孩子懂得了对待小动物要有一颗公正善良之心,值得借鉴。示例二:不赞同。再美丽的谎言,最终也是谎言,这会对孩子形成误导。(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4.我得到的启发是:这世界上的很多东西不能只用好或者坏来形容。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得出的判断就不一样。

上一篇:半命题作文“童年――”写作指导 下一篇:趣味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