菽豆硕果写人生

时间:2022-06-30 11:14:25

脚踏实地地耕耘,一生以大豆为伴,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培育适合中国种植的高产、广适大豆品种,为中国大豆产业作点贡献。如今,83岁高龄的他,仍然活跃在大豆科研第一线,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大豆遗传育种学家、农业部原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王连铮研究员。

悠悠半个多世纪,王连铮为他热爱的事业挥洒汗水,抒写人生,硕果卓著,即使在位高权重时期,也始终没有忘记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没有离开过为之奋斗的黄土地。他每周都要到中国农科院北京南口中试基地查看苗情。他说:“一个科研工作者,不搞科研算什么?”他主持选育大豆品种34个,累计推广面积1.5亿亩,其中国审品种10个,在广适和高产育种方面取得突破;培育出国内推广面积最大、适应范围最广的大豆品种“中黄13”和屡创全国大豆高产纪录的“中黄35”等优良品种,其中“中黄13”荣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创新大豆育种理论,提出了在育种上降低大豆株高的途径,改进了广适大豆品种的育种方法。

大豆育种成果斐然

从小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为座右铭的王连铮,出于对大自然的热爱,1949年1月,进入哈尔滨东北农学院学习农学专业,他的系主任是大豆育种学家王金陵教授,受王金陵授课所吸引,王连铮从此爱上了大豆育种。

1963年王连铮来到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和育种研究所,开始从事大豆遗传育种和栽培生理研究。

1967~1969年间,王连铮与王培英合作开展大豆辐射育种研究,育成了“黑农4号”“黑农6号”“黑农8号”和“哈钴1669”等大豆品种,其含油量可提高1~2个百分点。

1970~1987年间,王连铮与王彬如、胡立成共同主持育成大豆品种12个,其中“黑农35”获黑龙江科技进步二等奖,“黑农16”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0~1980年间,黑龙江省大豆生产部分地方发生倒伏,望着减产甚至绝收的大豆田,王连铮心急如焚,他是搞大豆品种研究的,不解决倒伏问题他寝食难安。经过细心观察和育种实践,王连铮于1980年提出了矮化育种目标,即降低大豆秸秆的高度,增加其强度,并提出了降低大豆株高的4种途径,即利用有限结荚品种与无限结荚品种杂交、有限结荚品种间杂交、辐射育种以及从地方品种筛选。这四种途径对指导育种有较大意义,他利用此种理论育成了2个大豆品种。

锲而不舍,成就“中黄13”

在王连铮的众多农业科研成果中,让国人至今都无法超越的“海拔”是大豆“中黄13”。提起“中黄13”,年过八旬的王连铮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这个品种最大的特点就是产量高,适应性广。”

“中黄13”的选育工作是1992年开始的,当时课题组以“豫豆8号”为母本、中90052-76为父本杂交,经过近6年的选育试验,其后代达到了王连铮要求的效果——产量高,品质好,株高整齐,性状不分离。王连铮说,在山西襄垣县良种场做试验时,“中黄13”的小面积亩产达到了312.4千克,大面积能达到250千克;蛋白质含量高达45.8%;籽粒大,商品品质好。

自1998年开始,“中黄13”开始接受生产鉴定评比,据测算,该品种可以实现增产20%~40%,并且由于它的广适性先后通过了国家以及安徽、河南、湖北、陕西、山西、北京、天津、辽宁和四川9个省市审定。

“一般的大豆品种能通过四五个省的审定就不错了,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没有一个大豆品种的适应性超过‘中黄13’。”王连铮自豪地说。

除了“远亲”杂交带来的优质“血缘”外,王连铮还揭开了“中黄13”的另一个秘密,那就是其体内的蓝光受体基因。原来,带有这种基因的大豆品种对光不太敏感,因此适应性才格外突出。

“中黄13”培育成功了,王连铮没有在成绩面前陶醉,他想的是尽快将这一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农业科技最重要的是服务生产,我们搞育种的,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新品种真正能给农民带来增产增收,所以育种、审定、推广是我们必须做的工作。”王连铮说。

善用人才,建立推广体系

研究种子的人都希望自己的成果被推广应用,王连铮也不例外。酒香也怕巷子深,多好的品种也怕藏于深闺无人识。如何让“中黄13”这个优良品种推广开来呢?需要人和先进合理的推广方式。

胡献忠的“闯”入,让王连铮喜出望外。胡献忠是河南省虞城县的种子公司老板。1997年,(下转14页)(上接17页)他来到中国农科院寻找好品种,见到了王连铮,那时,“中黄13”的名字叫“中作975”,还是个品系。

王连铮听说胡献忠有自己的种子公司,就把自己的成果毫无保留地交给了胡献忠,正是这种充分的信任对胡献忠产生了很大的鼓舞和推动作用。

2001年,“中黄13”通过了安徽省和天津市审定。这年,王连铮不仅向胡献忠要种子,还要人:“小胡,跟吧。”正是王连铮先生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理念,成就了胡献忠,也是“中黄13”经营联合体成功的关键所在。

肩负责任,心系大豆未来

当今,中国大豆正在面临着从未有过的一场危机:一些跨国公司带着“洋大豆”大举“入侵”,对我国大豆产业产生了严重的冲击。王连铮说:“人要有追求,学农一辈子,要为我国农业做点事。

近几年,我国大豆进口量不断增加,我是搞大豆育种的,应该为中国大豆产业尽力尽责,选出好品种,增加产量,减少进口量。”虽已83岁高龄,王连铮仍活跃在大豆科研第一线。

“我们国家13亿人口,粮食安全的压力很大,实现粮食增产是人民生活改善的基础,要综合运用良种和良法,才能保证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这就不断地对我们科研工作者提出新要求。”与大豆打了50年交道的王连铮,情怀依旧,责任依旧。

(据农业部新闻办公室)

上一篇:绽放在王湾村的“红玫瑰” 下一篇:选好 用好 管好干部之我见